大学生车祸后失忆 15年苦行大半个中国探寻“我是谁” 直至遇见他们……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1-28 19:01

他本是“全村的希望”,胸戴红花踏上求学之路;他也曾是父母的骄傲,品学兼优用知识改变命运,可这本该意气风发的人生却因一场车祸导致的失忆戛然而止。

1辆自行车、15年、23个省份、100余个城市,全国各地四处漂泊,“苦行僧式”寻家十余载……“我是谁?”这个最简单的问题,却让“小伟”这十余年苦苦追寻,找不到答案。

2022年10月,这位自称“小伟”的男子在流浪至黑龙江佳木斯市期间被巡逻民警发现。11月27日,记者从黑龙江警方获悉,经过佳木斯公安民警历时近一个月、抽丝剥茧般的比对了近万条信息后,终于帮其找到失散的家人。

“小弟,我是你姐。这二十年你跑哪去了,这是爸爸,你认得不?这是爸爸呀!”认亲现场,小伟的姐姐一把将他搂入怀中,一旁的父亲摩挲着小伟的脸痛哭流涕,尽管小伟一脸茫然,对面前两副面孔没有一丝印象,但他的眼泪仍止不住地往下掉,颤抖着问眼前的姐姐,“我,我终于找到你们了?”小伟难以置信地问。

迷途丨“我走丢了,丢了好多年,我的家在哪里?”

时间回到一个月前的一个深夜,佳木斯的一条高速路上已经很少见到来往车辆了,而一名破衣烂衫的男子正冒着萧瑟的寒风,低着头艰难地推车前行。佳木斯市公安局前进分局民警见到他后,随即询问他是否需要帮助,对方支支吾吾,说不清自己叫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来自哪里,只是自称“小伟”。正当民警准备细细盘问时,小伟却说道:“我走丢了,丢了好多年,您知不知道我的家在哪里?能不能帮帮我?”

听到小伟这么说,民警也是一愣,随后将其接到了派出所,并给他端上来温水和食物,细细询问。

小伟的行李很简单,一个书包,一卷铺盖,一辆破自行车。此时他已经3天粒米未进。小伟从民警手里端过热腾腾的方便面,几口就吃了下去,又连吃了几个面包,其间还时不时地向门口望去,确认“家当”是否还在,并慢慢讲述自己的经历。

而民警在其讲述过程中,也对其身份进行了核实,发现其并未在任何网逃名单或者悬赏公告内,并根据小伟提供的信息,与多地警方进行了核实,发现他确实失忆、走失后,随即将其安置在了救助站。民警第一时间向上级汇报了相关情况,佳木斯市公安局前进分局、刑侦支队、刑事技术支队等单位和警种成立专案组,发动市、区公安机关力量,组织多部门多警种开展“小伟”的寻亲工作。

行歌丨从南到北 从白到黑 一路十余载只想知道“我是谁”

之后,记者通过佳木斯市公安局民警联系上了身处救助站的小伟。

电话里,小伟的声音低沉,每一句回应都比正常人慢上一些,“您别介意,我出过车祸,头伤了,说话就这样。”小伟说,车祸的具体时间记不清了,而他最早的记忆就是在2007年左右,自己在街头突然清醒,不知道自己姓甚名谁,身处何方。

“我问周围的人,我怎么了,他们就说我出了车祸,没死是我命大。”小伟说,他找到路边一面反光的玻璃,看着自己身上穿着破旧的衣服,鞋子也不知道哪里去了,拨开脸上杂乱的头发和胡子,看到的是一张完全陌生的脸。

小伟说,以前的事儿他完全不记得,当时路边的商户说,自己被撞傻了,流浪了好久,“他们没有人知道我是谁,来自哪,也不相信我清醒了。”小伟长舒了口气说,“我的脑子糊涂了好久,慢慢的才想起来我要找家。”

“我是谁?”这个问题自那时起便不断萦绕在他的脑海里。

2008年左右,他开始找地方打零工,帮人收庄稼、挖煤、搬砖,对于一个长期流浪刚刚恢复神智的人来说,体力工作并不轻松,“但一天三十(元)、五十(元),够我吃顿饭的就行。”小伟说,自己有了点钱,就买了个凉席和被子,大部分时间住在桥洞、公园里,有时候碰到好心的老板,能给提供个住的地方就已经很开心了,不用担心会不会刮风下雨。

小伟说,太久以前的事他记得也不是很清晰,只记得自己攒了些钱,买了辆二手的自行车,从江苏骑到浙江,又到安徽、广西、广东,然后又向北方找去。每到一个地方就会找个零工养活自己,到处询问自己的特征是否符合当地走失的人员。他还到处问路人,“您听我的口音,像不像印象中的哪里人?”如果几天之后没有消息,他就攒点钱继续上路。

他一直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即便如此,小伟也没有停下询问的脚步。15年的时间里,他走遍了23个省份、100余个城市……小伟告诉北青报记者,他用最笨的方法走遍了全国大部分城市,真正理解了国土辽阔,可越走越是害怕,“这么大的国家,哪里才是我的家。”

“我的样子,估计也有四十多岁了吧,我知道总有一天会走不动,可我不能不找。”小伟说,这些年里他流落街头,不敢生病,不敢休息,怕没了继续找下去的力气。有一次他病倒在公园的长椅上,好像是发烧了,最后硬撑着走到药店,用身上最后的十几块钱买了盒药,才扛了过来。

小伟说,这些年自己一直流浪,打零工,对于吃吃喝喝的没有什么追求,只希望能睡个安稳觉。他多年来都会做一个奇怪的梦,都是相似的场景:一间老宅的院里有个小孩,用木棍在地上胡乱地拨弄着,旁边站着一位身穿着深蓝色中山装的老人,看着小孩的模样宠溺地笑着……

每次梦中,小伟想要呼唤老人,都会眼含热泪地醒来,“分不清是梦还是记忆,我只想回家。我也想过放弃,但还是想着再到下一个城市看看,也许下一个,就有希望了呢。”小伟说,直到今年10月,他遇到了佳木斯的警察,命运才出现了转折。

“警察对我很好,带我来到救助站,每天都来看我,这里有我十几年来睡过最软的床,还有电视,还能洗澡,还有饭吃……警察们答应我,一定会帮我找到家人。”小伟兴奋地介绍着那些已经相熟的民警和生活情况,不再提起以往自己吃过的苦,他说,很庆幸十余载里,终于吃上了一次立冬的饺子。

欣幸丨“我们找到了你的家人,终于知道你是谁了”

小伟的特殊遭遇,给公安民警帮助找寻其家人的工作带来了诸多难题。

据介绍,针对小伟的情况,在初步确定相关讯息后,佳木斯警方兵分两路开展工作:一方面市局刑侦、刑事技术等相关警种开展DNA比对等相关工作,进一步确定人员身份信息;另一方面民警时刻关注身在救助站的小伟的生活情况,时常探望并鼓励他耐心等待。

为了能快速帮助小伟找到家人,佳木斯市公安局多警种联动,刑侦部门依照“小伟”的信息情况在全国“团圆行动”数据库进行分析比对,但结果均不甚理想。随后刑侦联合刑事技术部门又依次进行DNA及人像比对,不放过任何一点线索和可能性,经过20余个日夜的连续奋战、数十万条数据的层层筛选对比和人工走访核实,终于发现“小伟”的DNA信息与一山东籍家族相似度极高。

得到这一重要线索后,民警们倍感振奋,立即与该家族关联人取得了联系,其表示确实有一名亲属在2007年与正在上大学的孩子失联至今。随后经过两地DNA比对及多种手段反复调查核实,最终确定小伟正是山东籍走失男子“司源(化名)”。

警方从家属口中了解到,司源曾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当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安徽一所大学的计算机专业。有一天司源突然失联,家里也曾经来到安徽找过几次,报过几次警把能问的问遍了,能找的也都找过了,仍没有一点消息。

“小伟,我们找到了你的家人。”第二天一早,民警带着好消息找到了小伟,小伟怔在原地。

小伟:“你们说的是真的?”

民警:“是真的。”

小伟:“100%?”

民警:“确实是真的。”

在得到反复确认后,小伟跪地掩面而泣,“谢谢,谢谢,谢谢你们……”他从一开始撕心裂肺的嚎啕,到张着嘴无声地哭泣,瘫跪在地,两个民警上前搀扶了半天,才勉强将他扶了起来。

当天下午,小伟的姐姐和父亲乘车赶到了佳木斯。一见面,小伟的姐姐就一把搂住了小伟,抽泣着说,“小弟,我是你姐。这二十年你跑哪去了,这是爸爸,你认得不?这是爸爸呀!”一旁的父亲摩挲着小伟的脸痛哭流涕,又将其搂入怀中。

此时的小伟显得手足无措,一脸茫然,尽管对面前两副面孔没有一丝印象,但他的眼泪仍止不住地往下掉,颤抖着用不敢置信的声音问,“我,我终于找到你们了?”

当天晚上,经过与家人一夜共叙思念,小伟第二天再见到民警时,状态已经好了许多,对这个家庭也有了一些归属感。

此时,另一个问题又摆在了民警的面前:由于失踪多年,小伟在老家的户口已经被注销,身份证件也遗失的他无法购买回家的票。为了让这个家庭尽快团聚,佳木斯警方和救助站为小伟开具了临时身份证明,还联系了铁路警方,帮他买好了车票。在佳木斯公安民警的倾力协助下,11月21日一早,小伟终于登上了回家的高铁。

回家后,小伟的姐姐特意给佳木斯警方发来了一段视频,视频中,一家老小围坐在桌子旁,终于吃上了久违的团圆饭。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浩雄
编辑/朱葳
校对/李克明

相关阅读
山火旁的白孜村一夜 村民守在山脚下观察火情 大半个夜空被火光照亮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7
东北老工业基地佳木斯转型发展渐入“佳”境
新华社 2023-04-25
1500余人跨越大半个中国,游戏国风晚会《少年奇妙游》8月13日播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8-05
15岁少女来粤打工遇车祸失忆20载,多方联动助她踏上回乡路
南方PLUS 2022-04-14
17层楼顶,一女子大半个身体都悬在半空
中国长安网 2022-03-05
佳木斯公安户政部门回应“孙卓非法户籍”:与佳木斯市无关
澎湃新闻 2021-12-16
视窗|内蒙古为大半个中国“雪中送炭”
新华社 2021-11-25
内蒙古:为大半个中国“雪中送炭”
新华网 2021-11-2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