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代表,我倡议,让我们一起携手争当地球家园的守护者、生态文明理念的践行者、全球环境治理的参与者,共同创造一个风调雨顺、清洁美丽的世界。”11月12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主题边会上,中华环保联合会青年代表,北京市第十八中学学生马艺原向全世界发出倡议。
随着生物多样性公约COP15的顺利举办,应对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协同已经成为国际趋势。为让国际社会进一步了解中国生态文明思想的传播和教育机制,以实际行动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华环保联合会主办了此次“生态文明与应对气候变化”主题边会。中央社会主义研究院陆琼博士、北京市丰台区教委主任杨晓辉、北京市第十八中学校长管杰、北京市第十八中学学生马艺原以及专注生态保护、可持续能源、塑料污染治理等领域的行业组织、企业代表线上、线下出席会议,并作主题分享。
丰台区教委主任杨晓辉在会上作了题为《让生态文明理念在学校落地生根》的主题演讲,从学校、家庭、社会实践、生态文明文化氛围四个方面分享了对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他表示,在学校开展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培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绿色价值观念,有利于提升保护环境的自发动力,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教育工作者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更是国家、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性、长期性、战略性工程。
会议期间,PTA植物联盟、全联新能源商会、绿色再生塑料供应链联合工作组(GRPG)、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推荐的代表,分别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能源、塑料污染、可持续消费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协同方式进行了案例分享。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代表青年群体发出倡议的马艺原同学,一直以来热心环保公益。她不仅与同学一起在校内外开展了一系列的环保项目与课题研究,还积极参与社区环保公益活动,宣传生态文明理念与知识,荣获了“中华环保小卫士”称号。“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和同学们一起研究设计了盲人垃圾分类垃圾桶,通过对脚踏盲道图案改良,帮助盲人在独自扔垃圾时,能分清不同的垃圾桶。道理简单,容易实现,也体现了对残疾人的一种人文关怀”马艺原说。
“我们希望生态文明的理念能够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一处细节,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马艺原的老师,也是北京十八中绿荫环保社辅导老师的汪涛说。他介绍,绿荫环保社是学校一个非常活跃的社团,孩子们在校内外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开展生态文明讲座、向校领导建言校园环保治理、进行“环保酵素”“直饮水检测”“回收利用化学废液“等实践研究。2018年,社团还获得了首都文明办授予的V蓝北京优秀环保公益组织称号。
据悉,北京十八中教育集团多年来致力于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青少年成长全过程,充分发挥集群牵头校的引领作用,通过课程建设、项目式学习、主题教育活动、教师培训、学校治理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共同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让“生态文明”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武文娟
编辑/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