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指导、国家图书馆主办、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馆承办的“中国儿童阅读发展论坛”10日在国家图书馆举行。
论坛以“公共图书馆与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为主题,围绕儿童优先与阅读生态构建等话题,着重探讨如何通过城市公共文化事业的优先规划、文化资源的优先配置,推动儿童优先原则融入儿童阅读领域。
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一级巡视员陈彬斌指出,文化和旅游部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的文化权益,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充分考虑儿童的利益和诉求,将“儿童优先”原则纳入相关法律法规和顶层设计,不断扩大面向少年儿童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
国家图书馆馆长熊远明在题为《总结经验 开拓创新——推动我国公共图书馆少年儿童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主旨报告中,从服务规范建设、服务体系建立、资源共建共享、智慧化转型、阅读推广拓展等8个方面对我国公共图书馆少年儿童服务未来发展愿景作了展望。
他在主旨报告中透露,近年来,我国公共图书馆少年儿童服务品质逐步提升,少儿馆数量和分馆数量显著增加,办馆条件明显改善。截至2020年底,我国独立建制少儿馆已经增加到146家,建成分馆1319家,各地公共图书馆普遍提供少儿阅览服务;通过总分馆建设,图书馆少年儿童服务覆盖人群和地域得到明显改善。少儿馆办馆条件也得到明显改善。据统计,少儿馆的书库面积从2010年的4.52万平方米,提高到2020年的10.63万平方米;阅览室总面积由2010年的7.14万平方米,提高到2020年的21.82万平方米,增长逾3倍。
同时,馆藏资源多元化建设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截至2020年,我国少儿馆文献存藏总量近5748万册,较2010年增长了近1.7倍;文献提供类型更为多样化,除普通纸本图书外,视听文献、电子图书等类型也逐渐成为文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专题报告环节,南开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系教授柯平、武汉大学二级教授黄如花、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馆馆长李晓明、首都图书馆馆长毛雅君等绕未成年人服务评估、少年儿童信息素养教育、公共图书馆少儿读者延伸服务、未成年人阅读生态构建、面向少年儿童的智慧图书馆建设、少儿图书馆空间设计、未成年人服务体系化建设、城市特色文化空间建设等开展深入探讨,分享公共图书馆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中的新理念、新思路、新经验。
编辑/叶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