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各类孵化机构超500家 带动就业人数达32.5万人
中国新闻网 2022-09-11 20:56

北京现有各类孵化机构超过500家,服务创业企业7万余家,带动就业人数达32.5万人。这是记者今天从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了解到的。

2020年9月以来,北京坚持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两区”建设,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主动对接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推出了一系列首创或突破性政策,落地了一批服务型平台,为北京以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开放合作是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发力点,北京已形成诸多先发优势。目前,北京集聚了90余所高校、1000多家各类科研院所、102家独角兽企业和2.7万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现总收入8.4万亿元,同比增长16.8%。前瞻布局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医药健康“双引擎”。

负责人称,北京以开放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构建国际一流的创新创业生态。其中,首创性、突破性改革举措成效显著,比如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报备即批准”政策试点,对申请企业试行“直报联审”,采取全程网办,较常规审批流程大幅压缩80%以上;营造一流国际科技创新生态,现有各类孵化机构超过500家,服务创业企业7万余家,带动就业人数达32.5万人;加强京津冀三地技术市场融通合作,2022年1-7月,向津冀技术输出技术合同2819项,同比增长3.9%;成交额207.2亿元,增长7.3%。

北京国际交流合作进一步扩大科技创新开放共享。促进创新要素双向流动,在京建立北京剑桥创新中心、戴姆勒1886创新平台等跨国企业研发中心;支持新型研发机构举办国际学术交流活动,邀请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等国家知名科学家和顶尖学者交流探讨。

负责人还表示,北京制订外资研发中心政策,引导外商扩大研发投入。比如,今年3月发布《北京市关于支持外资研发中心设立和发展的规定》,明确外资研发中心的定义,并提出“研发创新中心”和“开放创新平台”两种形态,鼓励不同类型的外资研发中心在京设立和发展,填补了此前北京关于外资研发中心设立和发展的政策空白。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北京“两区”建设五周年:万人发明专利量同比增长20.4%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6-19
今年一季度韩国在京投资达3.1亿美元 同比增长63.5倍 ‌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5-14
北京万亿产业+1 2024年北京医药健康产业规模达1.06万亿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3-20
未来3年实施六大行动 在京外资研发中心将达到300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03
北京未来3年推动开展100项国际联合研发项目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02
2024年北京市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应用大赛启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27
中关村U30 2024年度招募选拔工作在中关村论坛启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8
半两财经|多个新型研发机构在京落地 一批原创科研成果已有重大进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