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亿私募闹股权纠纷? 最新回应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2-09-10 17:06

日前,一家50多亿的量化私募机构的内部纠纷,引发市场关注。

相关信息显示,杭州会世资产的前员工侯贵程近期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因为相关股权纠纷。但是,基金君获悉的最新消息显示,会世资产与侯贵程发布联合公开声明称,双方在协商过程中发生的误会已经消除,不存在任何争议及纠纷。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来看看。

事实上,去年下半年百亿量化私募鸣石投资也传出股权之争。业内人士认为,投资者在买私募产品时,除了关注私募基金的业绩,内部治理结构也是重要的考察方面。

量化私募传出股权纠纷?公司:已消除误会,不存在争议

近期,私募圈传出一张涉及量化私募会世资产的截图,据截图内容,侯贵程自2020年底以合伙人、总经理身份加入会世资产,那时公司总规模不到两亿元。他入职时,与公司签订了股权对赌协议,核心内容是管理规模新增20亿元可获得3%股份,40亿元获得5%股份。

但是,到2022年7月底,会世资产总规模已有53亿元,达到解锁股权条件。但会世资产法定代表人张议夫并没有兑现,并要求其降低股份和提成比例。

后来,今年7月29日,侯贵程与会世资产重签了一份协议,协议约定8月底之前完成股份变更,但在今年8月31日兑付股权截止日,张议夫并未兑现承诺,并且在当日与侯贵程解除劳动合同。

基金君从此前的渠道路演材料中看到,侯贵程曾经担任会世资产总经理,负责公司运营管理、渠道沟通、产品设计等工作。

最新消息,基金君从相关人士处获悉,通过沟通交流,目前双方已经达成和解,消除误会,握手言和,互助顺利。

据《会世资产、侯贵程之联合公开声明》的内容,侯贵程曾系杭州会世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员工。现经双方友好协商一致,侯贵程离开会世资产,不再负责市场工作,双方在协商过程中引发的误会已经消除,不存在任何争议及纠纷。

同时,目前公司已安排合适人员接替侯贵程职位及工作,公司核心投研团队稳定,策略运行正常。

新晋量化私募主要做CTA策略 最新规模在50-100亿区间

基金业协会网站信息显示,杭州会世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2月8日,注册资本1000万元,主要股东包括张议夫、上海辅壹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分别持股90%、10%,穿透股权结构,背后的实控人是张议夫。

会世资产是在2018年6月19日完成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备案登记的,目前的管理规模区间在50-100亿元,备案的私募产品有66只。据了解公司主要的投资策略是量化CTA。

基金业协会资料显示,会世资产法定代表人、总经理张议夫2014年10月到2015年9月曾在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物理系担任访问学者;2015年10月到2017年9月在知名量化私募上海富善投资有限公司担任期货量化部高级研究员;2018年2月创立了杭州会世资产有限公司,担任公司法人、总经理、投资总监等职务。

私募圈股权纷争还不少 呼吁投资者关注私募治理结构

事实上,近年来私募圈发生股权纷争的情况还不少,比如去年10月百亿量化私募鸣石投资也传出股权之争,当时一张截图在业内广泛传播,疑似涉及鸣石投资创始人袁宇和总裁李硕之间的控制权纠纷。

10月18日凌晨,鸣石投资曾发布公告称,袁宇和李硕经过全面充分友好协商,已妥善解决好前期分歧,公司股权明晰确定,并将立即办理工商登记手续。袁宇继续担任公司策略技术部负责人,全面负责公司策略研发工作;李硕继续担任公司总裁,全面负责公司市场工作。

但是到了12月,基金君获悉,李硕退出了公司股东、法定代表人,也辞任了鸣石投资总裁及市场部负责人的职务;袁宇成为鸣石投资实控人,继续担任公司策略技术部负责人,兼任总经理、市场部负责人。

尽管这场股权纷争似乎落下帷幕,但是给了业内深刻的思考。结合近年来私募行业一些公司发生的内部纷争等问题,基金君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

华南某私募董事长表示,私募内部出现纠纷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是作为股东的创始人之间的经营理念出现分歧,其次是利益分配问题,私募行业具有显著的规模效应,在巨大利益面前,能否做到分配公平,考验的是团队的智慧。“总体而言,私募行业的发展历史并不长,因此私募公司治理也不像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那样相对成熟,这体现了私募行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一个特征。”

沪上某私募机构也认为,一家公司经营需要团队配合,很多合伙人或基金经理是怀着创业的心理到私募的,企业从“0到1”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但有了“1”之后的利益分配是很考验人性的。在权利和利益的双重因素下,首当其冲的就是股权问题,股权一方面体现尊重,一方面体现在公司的话语权,也间接体现利益的分配,当核心人员股权和贡献不匹配时,当初的共同创业理念将烟消云散。“这是目前私募普遍的问题,也是限制很多私募无法做大做强的因素之一,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圈,只有团队的力量才能走得更远。”

另外,某私募FOF机构人士表示,私募公司通过股权的方式激励员工,股权比例直接挂钩激励程度,如果在股权比例分配上未能达到预期往往也容易触发主要成员的出走。

有私募资深市场人士认为,私募行业会出现这些现象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管理层对公司治理结构不够重视。大部分投资者可能更多会去关注基金公司产品以及业绩,但其实这些成果都依赖于背后公司的整体运营,因此公司的治理结构、经营机制等方面都至关重要。(中国基金报记者 林雪)

编辑/田野

相关阅读
私募跑路 FOF踩雷!百亿机构最新回应……
证券时报 2023-11-15
多家百亿私募股权变动 公司治理结构有待完善
中国基金报 2023-07-03
多家公募Y份额产品扩容
经济参考报 2022-11-20
百亿私募股票仓位超过八成 私募行业投资情绪逐渐升温
经济参考报 2022-11-19
量化私募开启“抢人大战”
上海证券报 2022-09-18
对冲工具将再添利器 又一批量化私募争相布局
证券日报 2022-09-13
独家!头部量化私募产生股权纠纷?公司回应:误会已消除
上海证券报 2022-09-09
百亿级量化私募遇业绩寒潮 研发竞赛进入白热化阶段
上海证券报 2022-02-2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