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再推34条助力企业恢复发展改革措施 涉及企业服务、网上办事等5大方面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8-17 10:47

8月17日,《北京市助企纾困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新闻发布会召开。北京青年报记者在会上获悉,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戴颖介绍,近日,北京市政府印发了《北京市助企纾困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此次出台的《若干措施》是贯彻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的具体举措,也是今年本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增长实施方案的配套政策之一,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立足“主动办”“加快办”“方便办”,推出一批针对性强、见效快、兑现方便的改革举措,推动政策精准直达快享,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帮助企业提振信心,加快恢复发展。

《若干措施》重点围绕涉企服务、网上办事、准入准营、扩大经营等5个方面,提出了34条改革举措。

第一、全面强化企业服务,助力企业加快恢复发展。加强主动服务意识,全面做好涉企服务,从企业“找服务”向政府“送服务”转变,主动了解企业所需所盼,及时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问题。

一是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防疫情、稳经济、助企纾困”走访服务活动。强化市、区、街乡三级企业服务机制,发挥“服务包”机制作用,针对企业急难问题和困难行业集中诉求,采取“一企一策”“一业一策”等多种方式,加大协调解决力度。坚持“接诉即办”“一诺千金,一抓到底”,对于纳入“服务包”的咨询类事项,24小时内予以答复;对于复工复产类诉求,7日内办结。上半年,累计服务企业数量达到1.3万余家。

二是更好发挥12345企业服务热线作用。企业在助企纾困政策落地过程中,可以拨打12345企业服务热线进行咨询或反映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办理效率,12345企业服务热线将建立企业诉求分级分类办理机制,高效办理企业问题和诉求。1-7月,12345企业服务热线累计受理问题3.45万个,解决率86.38%,满意率92.70%,有效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和复工复产。

第二、大力推进“全程网办”,全面提升线上服务。积极回应疫情期间企业远程办公需求,在推广电子证照和电子印章应用、惠企政策线上兑现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让企业办事更加便利。

一是推动全部涉企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目前,本市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比例已达到97%以上,在此基础上,将加快建设“全程网办、集成联办、跨省通办、移动可办”的数字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更加智能化、精准化、个性化的政务服务。同时,持续推动中小微企业首贷补贴和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等事项网上办理,加快实现全部涉企服务事项“全程网办”。

二是实行惠企政策网上查询和兑现。为有效提升政策可获得性,各级政府门户网站将于8月底前开设惠企政策专区,提供快速准确查询服务,并对新出台的政策同步发布政策解读、办理指南和联系方式。为便于企业及时了解和享受各类税费优惠政策,通过电子税务局主动甄别、自动推送阶段性免征增值税、减征地方“六税两费”等政策,所有符合享受条件的企业“免申即享”、自动减免。

三是加快优化企业网上办公环境。持续推广电子印章应用,继续为新开办企业免费发放电子印章,同时鼓励存量企业办理电子印章,重点在政务服务、金融、商务等领域推广电子印章应用,企业使用电子印章可办理各类政务服务事项和开展银行开户、银行贷款、签订合同、政府采购、招标投标、出具证明等经营活动。2021年1月为新开办企业免费发放电子印章以来,已累计发放290多万枚,并实现在政务服务领域广泛应用,为企业“不见面”办事打下良好基础。

第三、更加便利企业开办经营,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着力推进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实现更多市场主体“准入即准营”,进一步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一是全面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化、智能化水平。为了让企业能够顺利即时获取注册名称,将进一步优化企业开办名称自主申报服务,实现名称自动精准比对。着力提高外资企业开办便利度,推动持有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的外籍人员在线身份认证,实现外资企业设立、变更、注销业务全流程线上办理。

二是便利企业快速准入准营。对于餐饮、零售、文娱、乡村民宿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消费领域,加快推行“一业一证”,并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企业开办“一业一证”综合窗口,实现办理经营许可时“一次告知、一套材料、一证准营”。目前,以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设书店为例,由改革前需办理出版物零售单位设立许可、设立出版物出租企业备案、公共场所卫生许可、食品经营许可等4个许可证(备案表)变为仅需办理1个综合许可证,从跑4次变为跑1次,办理时间由25.5个工作日缩短为5个工作日,申请表单从4份减为1份,申报材料从39份减到最少只需10份。

三是优化许可办理流程。为加快涉企经营许可办理,减少企业现场核查等待时间,探索开展特殊食品生产许可、餐饮领域食品经营许可远程核查,允许企业通过视频等方式提交核查和整改内容,市场监管部门线上审核发证。针对企业因疫情影响不能及时办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经营许可证等证件的,允许延期换证。

四是完善歇业备案制度。3月份,本市出台市场主体歇业备案制度,截至目前,已为210余家企业办理了歇业备案。《若干措施》进一步明确,市场主体歇业期间通过登记的住所或经营场所无法联系、开业后自行停业连续6个月以上的,不视为违法行为;为职工缴存住房公积金确有困难的,可在1%—4%范围内申请降低缴存比例或缓缴,让企业能够“歇歇脚再出发”。

第四、大力支持企业拓展业务,营造更好发展环境。聚焦企业关注的业务拓展、资金困难、柔性监管等方面,推动政府采购、纳税、跨境贸易、信用监管等领域出台一批小切口、针对性强的改革举措,为企业加快恢复发展注入信心和动力。

一是加大对小微企业开展业务支持力度。完善政府采购工程招标文件示范文本,增加预留中小微企业份额、给予价格扣除优惠等内容,提升中小微企业在政府采购中的竞争力。将政府货物采购和服务采购项目给予小微企业的价格扣除优惠幅度由6%—10%提高至10%—20%;大中型企业与小微企业组成联合体或者大中型企业向小微企业分包的,将价格扣除优惠幅度由2%—3%提高至4%—6%,为中小微企业中标政府采购创造更多机会。

二是采取多种方式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对受疫情影响申报、缴纳税款有困难的企业,进一步压减审批时限,申请当日完成延期申报审批、9个工作日内完成延期缴税审批。优化企业出口退税办理流程,将正常出口退税业务平均办理时间压减至6个工作日以内,对出口退税信用好的企业阶段性实行3个工作日内退税到位,加快企业资金回笼。

三是精准施策帮助企业拓展业务。优化不动产登记网上办理,完善网上信息查询功能,提供房屋面积、用途、是否存在抵押、查封、预告登记、异议登记以及地籍图等信息服务,逐步实现“以图查房”。加强二手车交易管理和服务,取消二手车过户发票工商验证事项,在全市各交易市场提供“一站式”交易服务。

四是拓展企业信用修复渠道。对于受疫情影响未按时申报2021年度年报的市场主体,免予相关行政处罚;9月30日前申报的,不予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或标记为经营异常状态。对于列入异常名录的企业,完成地址变更或年报的,简化异常名录移出手续,受理后3个工作日内办理移出。在信用中国(北京)网站开通被处罚企业“信用豁免申请”服务和破产重整企业信用修复“一口申报”渠道,为企业信用修复提供便利;对受疫情影响产生的企业、个人延期还贷等失信行为,由银行等机构按照人民银行有关规定,分类采取针对性纾困措施,相关逾期贷款可以不作逾期记录报送、对于已报送的予以调整、依调整后还款安排报送信用记录。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武文娟
编辑/谭卫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