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糖”真的高枕无忧吗?不存在的!
天津科普说 2022-08-03 07:00

“0糖0卡”“0糖更健康”仔细回想一下,你是否在某些广告里听到过类似这样的概念?

这样的标语在无糖饮料的宣传中尤为常见,有些广告更是将无糖饮料和减肥人士、健身人士绑定在一起。

起初,你可能对此持怀疑态度,但当你拿起瓶身翻看上面的营养成分表,你发现上面赫然放着“0”,于是你感到放松,可以毫无心理负担地把它一饮而尽了!

啊......你等等!有没有一种可能,事情根本没这么简单?

什么才是真的“无糖”

我国对“无糖食品”有一套明确的标准,是指100克固体或者100毫升液体中所含的糖不超过0.5克。此外,还有一个“低糖食品”的概念,中国标准是每100克固体(或100毫升液体)中不超过5克糖。

那么注意啦!!!

“无糖”不仅仅是不含蔗糖,而是指不含有果糖、葡萄糖、乳糖、麦芽糖等等这些广义上的“糖”。所以不要傻傻以为“无蔗糖”就是不含糖啦~

另外如果你看到“100%无添加”字样,也不代表它就是“无糖”,不要忘记食物中本身的“糖”!比如果汁,即使无添加,水果本身就是含糖的。

无糖产品的甜味源自什么?

说到这个,就不得不说说带来甜味的大功臣——甜味剂了!

甜味剂分为两大类:糖醇类和非糖甜味剂。

糖醇类有:木糖醇、山梨糖醇等;

非糖的有:阿斯巴甜、安赛蜜等。

与传统的糖比起来,甜味剂的能量少得多,特别是非糖甜味剂,能量低到可以忽略不计!

而且它们的甜度很高,只要用一点点就会特别甜,可以压低成本,所以,这些甜味剂广泛地运用在食品中,除了无糖饮料,还有糖果、果冻、酸奶、饼干等。

“无糖”也不一定“0糖0能量”

刚刚我们说了甜味剂的能量非常低,甚至可以忽略不计。我掐指一算,一定会有人有这样的想法:“那无糖饮料岂不是'0糖0能量'的佳品?!”

答案是:不存在的!

且来看《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的规定:

“无糖”指每100毫升液体含糖量不高于0.5克,“零热量”表示每100毫升液体热量不超过17千焦(约4大卡)。

你看吧,它还是会有糖和能量的。所以说你想借“无糖”放飞自我,直接“吨吨吨~”还是省省吧......

注意!甜味剂另有危害

什么?你说你买“无糖”只是因为它比含糖的热量低,以后都买无糖的了?这可不行,这是有其他“代价”的。

部分糖醇类甜味剂吃多了容易腹胀、腹泻。

2.身体代谢存在缺陷的人食用阿斯巴甜会造成苯丙酮酸在体内蓄积,加重疾病。

3.大量研究表明,摄入人工合成的甜味剂的饮料,将增加多种疾病的患病风险:

(1)多项研究显示,长期吃代糖会刺激大脑摄食中枢兴奋,可能会让人无意识地摄入更多的糖。

这样一来会导致体重、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上升,危害健康。

(2)有研究者发现,饮用较多的含人工甜味剂的饮料的人,中风、冠心病等疾病的患病概率更高。

看到这里你还敢投入甜味剂的怀抱吗?总之我是不敢啦。

无糖产品的挑选

有句话是这么说:“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所以说对于无糖产品也不用退避三舍。只要挑选用点心,不要过量食用就没什么问题。下面我们来看看如何挑选无糖产品。

学会看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

关注无蔗糖产品是否含其他添加糖,如配料表中有麦芽糖、果葡糖浆、糊精等,不建议购买。需要注意的是,配料表成分的排序和添加量有关,成分含量越多,排序越靠前。

除了配料表,还要关注营养成分表,第一行的热量值如果达到每百克2000千焦左右,建议不要选。

重视甜味剂的选择

如果实在想吃甜食,建议优先选择用天然甜味剂(如甜菊糖)和糖醇(如木糖醇)作为代糖的加工食品。

目前,市场上的代糖种类很多,应尽量选择天然甜味剂、血糖生成指数低、安全性较高的代糖,如:甘草、甜菊糖、罗汉果甜苷、赤藓糖醇等,尽量不喝添加人工合成甜味剂的“无糖”饮料。

来源:科普中国、丁香医生

编辑/王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