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健康风险提示
疾控U健康 2022-08-02 15:30
8月夏秋之际,依然是炎热天气。戴口罩、测核酸、扫场所码,成为生活中的标准动作。炎热环境下,我们继续与新冠病毒战斗,同时也要警惕高温中暑。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关注原因: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全球累计确诊病例数已超过5.6亿,多国疫情严重。近期,全国各地先后发生暴发疫情,全国疫情范围扩大,随着上海前一轮疫情下降而下降的境内疫情又有大幅抬头;上海本轮KTV暴发疫情虽有趋缓迹象,但我市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仍要落实好各项常态化防控措施,谨防本市疫情反弹和疫情输入。广大市民朋友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做好个人防护。

预防措施:

1.积极接种新冠疫苗。在没有接种禁忌症的情况下,符合条件的人尽早接种疫苗,已经完成全程接种的尽快接种第三针。

2.继续做好个人防护,继续做好“防疫三件套”“防护五还要”的基础上,还要做到“两必须”。无论是否接种过新冠疫苗,仍要做好个人防护。坚持“防疫三件套”: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做好个人卫生。牢记“防护五还要”:口罩还要戴、社交距离还要留、咳嗽喷嚏还要遮、双手还要经常洗、窗户还要尽量开。遵守“两必须”:必须按要求做核酸检测,必须扫场所码。

3.进行自我症状监测。如果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做好个人防护,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并主动告知发病前7天的旅行或居住史、与新冠病毒感染者的接触史或者其他检测异常情况。

4.如需跨省市出行。关注权威部门发布的疫情动态,及时了解相关地区疫情防控要求,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

出行防护tips:

①关注疫情动态(国务院客户端-疫情风险查询/各地防控政策)。

②携带充足防护用品。

③保留行程记录、支付记录、游玩票据等。

④注意饮食卫生。

⑤做好出行前、出行中、出行后全过程的个人防护与健康监测;若出现发热或流感症状,不建议随便吃药,应第一时间做好个人防护、前往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并告知相关行程。

5. 来自或途经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主动报告、主动检测、主动就诊,配合落实防控措施。抵沪后要第一时间主动向所在社区居委会或入住的宾馆报备,主动进行核酸检测。如果出现发热、咳嗽、咽痛乏力等等不适症状,要主动就诊。

高温中暑

关注原因:根据往年气象经验,新区8月份出现37℃以上高温天气可能性较大;梅雨季节可能出现高温、高湿环境;露天作业或体质虚弱的特殊人群,如果不重视防暑降温,可能发生高温中暑。

重点场所:室外工作场所、农田,一些高温且不通风的环境等。

重点人群:婴幼儿及儿童、慢性病患者、孕产妇、室外作业人员、独居老人、长时间穿着医用防护服的防疫人员等。

预防措施:

1.所有人在夏季注意防晒,尽量避免正午外出和太阳直晒;衣着要宽松,舒适透气;少量多次饮水,以淡盐水或运动饮料为佳,不要大口喝冰水,以防胃痉挛;清淡饮食,多多补充水果蔬菜;保持充沛的睡眠,维持良好的精力也有助于预防中暑。

2.婴儿和儿童对高温敏感,并且对不舒服的反馈往往不够清晰和准确,家长们要注意观察,及时帮助他们调节环境温度,及时补充水分。

3.老年人体温调节功能减弱,对抗高温能力较差,高温天气下,应待在阴凉的室内,必要时打开空调降温;生活在农村地区的老人,应避免日间的田间劳作;独居老人,子女应给予更多关心,早晚各打电话问询。

4.慢性病患者高温中暑的风险要高于健康人群,要注意服用的药物是否影响体温调节中枢和外周神经,必要时可以咨询临床医生。

5.室外工作者应严格遵守国家高温作业时间要求。因生产需要,不能按规定停止高温作业时,应规范穿戴长袖工作服、防护手套、劳保鞋、防护面罩等防护用品,应适当调整作息时间,采取“做两头、歇中间”的方法,严格控制室外作业时间。

6.防疫人员根据所接触的人、物、环境风险程度,选择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科学防疫;同时采取换班轮休、缩短工作时间、配置降温设施等措施,降低中暑风险。

此外,8月依然要注意饮食卫生,注意防蚊。暑假期间家长需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用眼卫生。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防止溺水、交通事故及其他意外伤害发生。

撰稿:业务办 传防科 环职科

来源:疾控U健康

编辑/韩世容

相关阅读
北京疾控:中秋假期健康提示
北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4-09-17
2024年8月健康防护提示
中国疾控中心 2024-08-12
2024年7月健康防护提示
中国疾控中心 2024-07-12
国家卫健委发布高温作业及高温天气作业职业健康风险提示
国家卫健委 2024-06-19
北京疾控发布端午假期健康提示:做好相关传染病的预防
北京市疾控 2024-06-07
北京疾控:端午假期健康提示
北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4-06-07
北京疾控发布“五一”假期健康提示 建议错峰出行、做好防护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30
疾控中心4月健康风险提示!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24-04-0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