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国艺术史的亲历者与见证人,是西方研究中国艺术史的学术标杆;
他被誉为“艺术界的马可·波罗”——最早将中国艺术引介到西方世界,并将一生奉献于中国艺术的研究与传播。
他就是中国艺术史权威学者、牛津大学荣休教授迈克尔·苏立文(MichaelSullivan,1916—2013)。
最近,全新修订的《中国艺术史》面世,也是作者迈克尔·苏立文教授生前最后一次修订的版本,不仅增加了书法、女性及21世纪当代艺术,译文和插图也有全面升级。
作为著名艺术史家、牛津大学荣休教授,苏立文长期致力于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艺术。他不仅在专业领域成绩斐然,他富有传奇性的一生更与中国艺术密不可分。
《中国艺术史(全新修订版)》[英]迈克尔·苏立文著;徐坚译;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2022年6月
在战火中与中国结缘
苏立文1916年出生于加拿大的一个英国家庭,三岁时回到英国。1936至1940年,他在剑桥大学攻读建筑学。毕业后不久,他参加国际红十字会作为国际志愿者前往中国。自此以后的七十多年中,苏立文的工作与生活都与中国密不可分。
到达昆明后的两年多时间里,苏立文驾着卡车,往返于西南各地,运送药品物资。还结识了刚从菲律宾取得医学学位,回国支援抗战的吴宝环(亦名吴环)女士。他们后在红十字会贵阳分会共事,最终相爱并结为夫妻。
1943年苏立文和吴环结婚纪念照
1942年,苏立文成为时任华西协和大学博物馆馆长、考古学家郑德坤的助手。实际上,这份邀请最初发给了吴环,但吴环转而推荐了苏立文。他们因此来到成都。苏立文协助整理馆藏,并参与了前蜀王建墓的发掘。
在成都期间,苏立文正式成婚,还进入了驻留当地的艺术家圈子,与庞薰琹、吴作人、刘开渠、丁聪等艺术家结下终身友谊,还曾向关山月学习中国画。苏立文夫妇不断收到艺术家朋友的馈赠,积累成为他们最早一批中国艺术收藏。
走上中国艺术史研究之路
抗战胜利后,苏立文偕夫人返回英国。与中国艺术深深结缘的他,选择到牛津大学继续学习中国艺术史。1950年,他又获得奖学金,前往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随后继续完成博士后研究。
中国艺术史研究当时在英美并非显学,苏立文的学习生活一度相当艰苦,吴环也要时常外出工作支持家用。妻子不仅能在生活上支持他,帮助他跨越语言的隔阂,还通过自己的文化修养,使苏立文这个异乡人,对中国艺术与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
在研究中国古代艺术的同时,苏立文也持续关心现代艺术。最初返回英国时,他还带着几年间积累的有关现代艺术的资料,但箱子不幸遗失。庞薰琹帮他向中国的艺术家收集资料并寄送到英国。与他素未谋面的黄宾虹在听闻后,还特意寄去一幅小画。
这些心血的最终结晶,是1959年出版的《20世纪的中国艺术》。苏立文曾说,“五十到七十年代里,西方对中国艺术几乎毫无兴趣”。这本书在出版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这一题材唯一的西方语言叙述。
战后学界的中坚力量
19世纪后期,伴随着中国文物和艺术品的外流,欧美国家对中国艺术史的研究也随之发展。通过翟理斯、喜龙仁、福开森等学者的研究和译介,初步建立起中国艺术史的研究领域。但这时的研究还有一些不足,有待后继学者修补、完善。
“二战”后的学者继续推动海外中国艺术史研究,他们与各地的藏家和学者积极互动,在语言能力和对作品、文献材料的掌握和解读上都超越前人。苏立文与高居翰、方闻、傅申等人共同成为这一代学者的代表。
1954年,苏立文前往马来亚大学任教(今新加坡大学)。1966年,他回到美国,在斯坦福大学担任东亚美术系主任。他不出版了《东西方艺术的交会》等著作,首版于1961年的《中国艺术史》在此后数十年内多次再版,成为耶鲁、普林斯顿等多所大学中国艺术史的教材。
几十年中,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他与中国朋友们的通信逐渐中断,但这并未阻断他与中国艺术的联系。在新加坡期间,他又结识了居住在当地的钟泗滨等艺术家,并帮助大学建立了艺术博物馆。他也往返于世界各地观摩作品,还曾在1970年代中来到中国参观。
苏立文与张大千,1967年
中国艺术界的“马克·波罗”
1970年代后期,苏立文逐渐与中国艺术家恢复联络,也更频繁地回到中国。他还参观了第二届“星星画展”,持续关注正在发生的当代艺术运动。
到了1980年代,年届七旬的苏立文返回牛津大学,随后作为圣凯瑟琳学院院士荣休,但他并未停止工作。1990年代起,苏立文的几部主要著作陆续被翻译为中文,并多次到中国发表讲座、参与研讨。2012年,中国美术馆举办《苏立文与20世纪中国美术》特展,时任馆长、策展人范迪安曾评价:“有了斯诺,西方了解了中国革命,有了苏立文,西方了解了中国美术。”
与他相伴60年的吴环晚年罹患阿兹海默症,苏立文除了参加学术活动,平日里承担起照顾妻子的重任,直至她2003年逝世。十年后的2013年9月,97岁高龄的苏立文在英国逝世,而在一个多月前,他还亲自参加了《20世纪中国艺术与艺术家》在上海书展的发布会。
苏立文久被誉为中国艺术界的“马克·波罗”,他和妻子收藏的400多件中国艺术品,便是与中国艺术文化交流的见证。按照苏立文生前遗嘱,全部藏品悉数赠与牛津大学阿什莫林美术馆。这400余件捐赠包括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既有齐白石、张大千、黄宾虹、傅抱石、李可染、林风眠、丁聪等人作品,也有徐冰2002年创作的《地书》。苏立文的著作同样发挥着持久影响。多次再版并经过他本人最终修订的《中国艺术史》,也将把更多中外读者领入中国艺术之门。
文/文景
编辑/韩世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