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化论坛之“文艺精品创作与传播”分论坛 专家共话塑造精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7-26 12:15

WechatIMG287.jpeg

7月26日上午,北京文化论坛继续进行,四场分论坛同步开展,分别为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分论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分论坛、文艺精品创作与传播分论坛、文化交流与合作分论坛。众多名家荟萃,开展观点分享和交流。

在“文艺精品创作与传播”分论坛上,以“创作文艺精品 引领美好时代”为主题,与会嘉宾通过嘉宾发言和圆桌对话等形式,共探新时代如何创作生产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在本场分论坛的嘉宾发言环节,大家围绕发挥文学精品书写时代、培根铸魂的作用、催生更多文艺精品、坚定文化自信弘扬北京冬奥精神等发表观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党组成员、副台长王晓真,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杨晋柏,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司长高长力,光明日报社副社长常戍等现场发言。作家王蒙、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视频发言。

关于创作文艺精品,王蒙表示:“我国是一个文学艺术大国,谈到文学,我们就会想到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每个时代都为后人留下了民族瑰宝。那么我们应该留点什么?我们要对自己有一个高度的要求。真正留到历史上的只能是其中最好的。”

王蒙还谈到了艺术创作的经典性,“经典性包含着创造性、想象力、观察力,突出生活细节的能力,还要通过想象力和创造力,既去写生活中看到的,又要有我们所希望的、期待的东西。要通过想象,要比生活还要再往前走一步,要更深一步,要比生活还要浓缩一步,去增加一种精神的力量。”

王蒙还表示,北京文艺生产活动受到各方面的关心,有很好的条件,北京市的文艺生产、传播,一定能取得越来越大的成就。

在致辞中,张艺谋回顾了自己担任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的相关经历。“从2008年的夏奥会到2022年的冬奥会,北京成为世界首个双奥之城,我也有幸成为双奥导演,两次奥运会见证了国家的繁荣发展。今年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自信开放的形象。”张艺谋说,本次冬奥会开幕式充分体现了人民性,比如选择了火遍中国大江南北的广场舞,还邀请了来自各行各业的人,有劳模,也有快递小哥等等。其次,开幕式也是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包括冬奥会开幕式当天是传统的立春日,还融入了24节气。闭幕式上,用了折柳送别这一细节,都是中国传统元素的充分体现。

对于本次北京文化论坛,张艺谋表示,这是北京深入推进文化建设的创新之举,也为广大文化工作者搭建了一个重要的交流平台,体现了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责任和担当。

本次分论坛还设置了两场圆桌对话。其中第一场圆桌对话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王一川主持。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濮存昕,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孙郁,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艺术总监沈晨就“如何创作生产文艺精品”展开对话,围绕如何理解和认识文艺精品、创作文艺精品需要把握哪些关键要素、如何理解城市和文艺创作的关系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关于对文艺精品的认识,范迪安表示,文艺精品是一个时代艺术创作高峰的标志,而新时代的文艺精品,就是要做到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这三个维度适用于不同的文艺创作,指出了新时代中国文艺发展所需要达到的目标、高度和水平。从美术创作来看,美术有自己的形式语言,以及感受世界、表现生活、塑造形象的方式,美术精品要能充分定格时代精神、塑造典型形象、创新视觉图式、体现精彩笔墨。

濮存昕则从戏剧的角度来分享了如何追求戏剧精品。他打了个比喻,要站在纵向和横向交叉点上,看自己站在哪个位置上。“纵向就是由老师、前辈、历史上的先贤所创造的水平,对照这些标准,你在哪里;在横向上,要看同行,看别的门派、剧团,谁的表演能让自己眼前一亮,就去学习他,同时还得放眼世界,去看世界的同行,特别是当代艺术,如话剧、歌剧、交响乐、芭蕾舞等等,做横向比较,看看自己的水平在哪里。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在这个网格上就能找到明确的自我判断,这样才能有前瞻性、不断发展自己,寻求艺术价值。”

孙郁认为,除了体现母语的活力,文艺精品就是能够发现生活的独特性,发现生活的盲区,带来独特的文艺体会。“好的文学作品,聚焦点一定是大家司空见惯的、但又没有被思考的盲区。从鲁迅到汪曾祺,他们都在北京生活多年,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大的启发,他们会发现很多被我们遗忘的东西,而这些恰恰是很重要的,甚至扎根在我们生活的土壤中。”就像巴金先生所倡导的,好的作品一定是有诚和爱,要有大的悲悯。

沈晨分享了经典三个必不可少的因素。“从作品的角度来看,首先,一部文艺精品一定具有不可复制性,就像四大名著、清明上河图,像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等等,其内容、题材、艺术性,独享于这个作品,是唯一的,可以借鉴的仅仅是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其次,一部好的文艺精品也不会受年代的限制,不论是20年、50年乃至百年后的人,他们虽然没有经历当年的社会环境,但他们看到这些精品时,同样可以看到他所喜欢的东西。第三,文艺精品出现,一定可以从各种社会科学领域去研究、探讨,具有学术价值,就像《红楼梦》产生的红学价值,不仅是文学,甚至是建筑、人文社科等领域,都可以去深入研究挖掘。”

第二场圆桌对话由北京电影学院副校长、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胡智锋主持。导演、北京市文联副主席、北京电影家协会主席黄建新,博纳影业集团董事长、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于冬,北京北广传媒影视股份有限公司艺术总监、导演张永新,演员于和伟就“新时代的影视精品创作”展开对话,围绕新时代重大主题影视创作有哪些突出的艺术创新和突破、重大主题影视创作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如何打动人心等话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崔峻
编辑/彭小菲

相关阅读
以精品为约 聚创作之力 首届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开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11
文化创新是一种绿色动能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20
文旅发展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引擎,“文化赋能:精神生活与产业发展”平行论坛举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20
“文化传播:影视制作与时代表达”平行论坛成功举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20
2024北京文化论坛将举办“文化传播:影视制作与时代表达”平行论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11
延庆出台办法设“妫川文艺奖”激励文艺创作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02
文艺专家学者出谋划策《北京评论》杂志呼之欲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10
“以文化人”三场圆桌对话为北京文化论坛收官:坚持自己心里的美学逻辑,看谁笑到最后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1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