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 | 外卖“安全锁”需要强制化标准化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7-18 15:30

今年以来,京津冀等多地陆续发出在网络餐饮外卖配送中推广使用“食安封签”的倡议或通知,通过胶条封口等方式,为外卖食品的“最后一公里”加一道“安全锁”。记者近期采访发现,“食安封签”的出现令消费者拍手称快,但推广并不顺利。“谁牵头”“谁出钱”“谁监管”等问题给餐饮从业者们带来了持续困扰。(7月18日《新华每日电讯》)

随着工作生活节奏加快和“懒人经济”兴起,点外卖已经成为许多人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过,由于外卖餐饮链条长、环节多,外卖骑手偷食、裸露、掉包外卖等问题时见报端,成为难点痛点。在这种情况下,使用“食安封签”日益成为共识。对外送餐食外包装进行一次性封口,可以有力防止运送过程中被人为拆启或意外破坏,解决“最后一公里”监督问题。

近年来,许多城市纷纷加快“食安封签”的推广普及。但总的来看,“食安封签”仍处于“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除了少数大型餐饮企业,商家在外卖食品中使用的比例并不高。受到打包时间、购置成本的影响,更多商家还停留在观望、犹豫阶段。

使用“食安封签”,给外卖加道“安全锁”,对于规范外卖餐饮行业,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大有裨益。有关部门应该认真分析症结,对症下药,推动“食安封签”落到实处。首先,推动“食安封签”强制化。目前一些地方对于“食安封签”只是提倡使用,缺乏法律强制约束力和执行力,由于是否执行全靠商家的自觉,实施效果并不明显。用业内人士的话说,“之前有封签的一直有,之前没有的还是没有”。

对于这一规定,浙江率先制定地方性法规进行强制约束。今年3月1日起施行的《浙江省电子商务条例》明确规定,“未按规定使用封签对配送的食品予以封口或者封签损坏的,网约配送员有权拒绝配送,消费者有权拒绝签收。”“未使用封签对配送的食品予以封口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这一做法值得借鉴推广,只有建立强制约束,让“食安封签”从自选动作变成规定动作,外卖“安全锁”才能真正成为标配。

其次,落实“食安封签”标准化。此前,由于缺乏统一标准,餐饮企业使用的外卖封签五花八门。在一些商家看来,采用订书钉、透明胶带等简易方式封口,或者给塑料袋多打几个结,就相当于上了“封签”,既节约成本,又节省时间。事实上,真正的“食安封签”必须是一次性封口包装件,具备拆启后无法恢复原状、无法重复使用的功能。使用订书钉、透明胶带等简易封口,显然达不到这一标准。

因此,有必要对“食安封签”予以规范。近年来,南京市、浙江省市场监管部门先后发布《餐饮外卖一次性封签使用规范》、《餐饮外卖封签规范使用指引》,对一次性封签的分类、材质、信息及使用进行明确规定,并对外卖封签的具体位置示例说明。根据《标准化法》第十条规定,对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以及满足经济社会管理基本需要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基于此,“食安封签”也应尽快制定强制性国标,为商家经营提供标准遵循,让外卖“安全锁”真正成为“放心锁”。

文/张淳艺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