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记|呵护“一江清水两岸青山”——来自漓江生态保护的答卷
新华社 2022-06-14 16:00

生态修复改造后的漓江伏龙洲景色(4月10日摄,无人机照片)。近年来,桂林市坚持生态立市、绿色发展,切实践行“两山理论”,漓江生态综合治理取得显著成效。近日,记者从漓江之源到漓江之尾,探访漓江生态之治,深刻感受到漓江生态之变。

在广西桂林阳朔县兴坪镇拍摄的漓江风光(2020年5月19日摄,无人机全景照片)。行走在漓江两岸,沿途可见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漓江之水婀娜多姿,竹筏摇曳,两岸青峰林立,翠竹婆娑,一栋栋桂北特色民居掩映其间。可是谁能想到,清澈见底的漓江水也曾遭遇危机。鱼餐馆泛滥,禽畜养殖污水直排,风景名胜区内采石场达18家,让这条美丽之河蒙羞。

漓江沿岸木龙湖及建设中的古宋城街区(4月10日摄,无人机照片)。“治乱、治水、治山、治本”,桂林人打响了漓江生态综合治理攻坚战,漓江流域采石场全部关停复绿,风景名胜区内养殖场全部关闭。如今的漓江流域森林覆盖率超过80%,干流水质常年保持Ⅱ类标准,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提升到99%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保持100%。

游客在广西桂林阳朔县兴坪镇欣赏漓江风光(2018年11月4日摄,无人机照片)。“桂林正把干流保护的做法向全流域拓展。”漓江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副主任秦荣军说,漓江流域水系发达,除160多公里干流外,还有450多条支流,这样做目的是打造更美更辽阔的山水画卷。

伏龙洲原居民黄岗(右)带着儿子、孙子重回改造后的伏龙洲游玩(4月10日摄)。在漓江支流甘棠江沿岸,记者看到不少群众正在露营踏青。据介绍,甘棠江两岸原有钢铁厂、水泥厂等多家企业,废水直排江里,废渣堆满河滩,如今这些企业都已搬迁至工业园区,河畔变成了休闲公园。

广西桂林阳朔县境内的漓江支流遇龙河风光(4月11日摄,无人机照片)。谈起漓江治理,秦荣军感慨万千。10余年前,他带着十几个工作队员去查处非法采石,结果被巨石封路,遭到几十人围攻。“这样的故事当时有很多,问题在于漓江治理的相关法规不健全。”

筏工在广西桂林阳朔县境内的漓江支流遇龙河上撑竹筏(4月12日摄)。2012年,广西开始实施第一部地方综合性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广西壮族自治区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2013年,《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3-2025年)》正式出台。立法推动着漓江生态治理机制从行政管控迈向全域法治化保护。

广西桂林漓江景色(2021年11月25日摄)。越来越绿的不仅是两岸青山,还有产业体系。桂林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是象山区引进的重点企业,按照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区里最终决定企业只能在桂林建设纺纱、制衣等零排放的生产线。

广西桂林市城区景色(2021年11月24日摄,无人机照片)。据了解,目前桂林已将漓江流域的项目审批权上收到市级层面,全面构建与最严生态保护相适应的绿色工业体系,目前逐步建成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

广西桂林漓江沿岸风光(2021年11月24日摄,无人机照片)。今日漓江,山青水碧生态美,绿色发展的成果正转化为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漓江的生态一天天变好,我们的生活水平也跟着水涨船高。”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漓江游船分公司船队船长黄有才说。

文字/新华社记者 陈国军 王军伟 卢羡婷 黄浩铭

摄影/新华社记者 周华

编辑/杨小嘉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