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艺开展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活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5-23 15:55

以青年演员接力朗读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原文的形式,北京人艺拉开了纪念《讲话》发表80周年纪念活动的帷幕。在5月22日这天,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组织党员及青年演员代表重温《讲话》原文,畅谈学习体会。同时,北京人艺还将于5月23日晚在北京青年报等多平台放送经典话剧《龙须沟》全剧影像,在回看历史中不忘艺术初心,传承延安精神。

接力诵读《讲话》重温精神内涵

5月22日,冯远征、王斑等带领人艺40余名青年演员以诵读和座谈形式重温讲话精神,两代人艺艺术创作者接力诵读了《讲话》原文,在掷地有声的文字中感受历史的温度。雷佳、闫锐、李小萌、韩清、杨明鑫、伍宇辰柠等青年演员结合在人艺的创作和学习经历,对《讲话》传递的精神内涵进行了解读。大家不约而同地谈到《讲话》超越时代的生命力和指导性,感到北京人艺一代代艺术家传承至今的创作方法和艺术追求就是对《讲话》精神的最佳诠释,谈到如何更坚定地把“以人民为中心”融入到今天的创作实践中。

微信图片_20220523155519.jpg

闫锐表示,“在这几年的创作中剧院给了我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这两年我参与的《名优之死》《原野》《天下第一楼》都是老戏新排。该如何继承如何创新?首先秉承焦菊隐先生建院时曾提出的‘立格·破格·创新’的创作要求,融民族化之精髓,使现实主义创作富有凝练鲜明的表现和疏阔的东方之美。沿着焦先生的民族化道路,进行将戏曲美学精神和话剧审美追求相结合的探索。在传承中创新,传承就是学习的过程,只有充分地理解、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才能做到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

雷佳则表示,“作为一个从业时间近二十年的演员,在工作的过程中有时会有一些疲惫感,会松懈,会有消极的情绪出现,再加上现在是多元化的时代,我们每天接收到的信息很多很杂,各种观念,各种声音都一股脑儿地砸过来,这对我们这些没有经历过动荡岁月的年轻人来说,多少会有些迷茫。在这个时间点上,重新学习《讲话》,对我来说是一种激励,更是一种自检,它让我认识到作为一个艺术创作者肩负的责任、目标,并告诉我应该怎么去做。至于如何为群众的问题,我们现在的观众大多都是年轻一代,他们接触的文化是多样的,他们有个性,擅表达,如何面对他们,我觉得首先要了解他们,其次是找到一个能与他们沟通的表达方式,把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的民族精神用他们喜欢和接受的方式传递给他们。”

微信图片_20220523155534.jpg

现实主义经典《龙须沟》线上影像放送

此外,5月23日19:30,北京人艺还将通过北京青年报等平台,限时放送剧院经典现实主义剧作《龙须沟》的戏剧影像。该剧对北京人艺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它取材于新中国成立初期老北京的底层人民生活,以一条臭水沟旁的贫民窟为舞台,通过讲述居民们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不同命运,体现了人民政府为人民的中心思想以及人民对党对政府的拥护和热爱,具备极佳艺术性的同时,也升华了全剧的主旨。

该剧上世纪50年代由文学大家老舍创作,剧本完成后,在焦菊隐导演的现实主义技法指导下,由于是之、叶子、郑榕、英若诚等老一辈表演艺术家塑造出一大批鲜活灵动的人物形象,感染了几代观众。以此剧为开端,北京人艺初步奠定了独树一帜的演剧风格,剧作者老舍也因这部作品被北京市政府授予 “人民艺术家”称号。

此次放映版本为2009年顾威导演重排的《龙须沟》,杨立新、夏立言等担纲主演。这次重排,可以说在继承原剧风格的基础上,又赋予了作品新的时代意义。而演出前,副院长冯远征也将对该剧进行导赏。

微信图片_20220523155616.jpg

北京人艺有着延安基因

1942年5月,刚从前线赶来的八路军120师战斗剧社社长、后来成为北京人艺重要创始人的欧阳山尊导演亲身经历了延安文艺座谈会这场对中国文艺事业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会议。在聆听了毛主席关于“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重要论述后,欧阳山尊发言说:“战士和老百姓对于文艺工作者的要求是很多的,他们要你唱歌,要你演戏,要你画漫画,要你写文章,并且还要求你教会他们干这些。看起来似乎你付出去的很多,但事实上,你从他们身上收到的、学到的东西更多。”会后,他与几名同事一同将参会后的所思所想写成信件寄给了毛泽东,并收到了回信。这次会后,包括欧阳山尊等人在内的大批文艺工作者更加坚定了革命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信念。

1952年,北京人艺建院之初,关于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剧院,被称为“建院四巨头”的曹禺、焦菊隐、赵起扬和欧阳山尊做了著名的42小时谈话,深入探讨了北京人艺未来如何建设。鲜有人知的是,为了更好地把握建院方向,四人在这期间特别学习了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赵起扬回忆说:我们认识了这是对马列主义文艺观做出最全面最系统阐述的经典文献,也是我们建设新中国话剧艺术的指南……

6月12日,这座以“人民”命名的艺术剧院,将迎来70周年院庆,继续在话剧舞台上挥洒赤子之心,接受来自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郭佳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晓溪
编辑/贺梦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