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 | 建设书香中国需要更多的“开放式图书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4-23 15:00

全民阅读正当时,最是书香能致远。4月23日是第27个世界读书日,近段时间全国各地都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大力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首届全民阅读大会23日在京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席习近平发来贺信,表示热烈的祝贺。

生命因阅读而有力,生活因读书而精彩。人的心灵就如同身体一样,也需要摄取营养,而书籍就是供给心灵的最重要的精神养料。全民阅读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需要我们把阅读融入血液,让阅读成为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发乎于心践之于行。

前不久,媒体报道杭州育才中学在校门口家长接送等候区设立“开放式图书馆”的做法,令人深有感触。在注重打造书香校园的当下,每一所学校都有图书馆,但把图书馆开到校门口的却鲜有听闻。这个给包括路人在内的所有人提供读书机会的图书馆,被称作“共读会”。图书馆从校内开到校门口,看起来只是空间上的一点变化,但其产生的影响却十分深远。

近水楼台先得月,学生和家长当然是直接受益者。据老师们观察,最常来“共读会”看书的,是等候孩子放学的家长和等爸妈来接的学生。孩子们固然可以从书籍中汲取很多课外知识,开阔眼界提升素养,平时忙忙碌碌几乎难以静下心来读书的家长,等娃放学的时间也是“见缝插针”翻阅书籍的大好契机。开卷有益,尤其是家庭教育类的书,对于亲子关系处理不太理想的家长,还能起到“指点迷津”的作用,有助于形成家校合力,给孩子的成长提供更大的帮助。

在一个倡导全民阅读的年代,校门口设立“开放式图书馆”,其所衍生的社会效应同样不容忽视。据悉,附近的居民尤其是退休的爷爷奶奶也有不少人来看书。还有不少是在学校周边工作的人,或者经过的路人,常常能看到来这里边休息边读书的外卖小哥和城市卫生保洁人员。

人类的阅读史就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在中华民族的精神谱系里,重视阅读是源远流长的优良传统。但在一个知识快速迭代、信息大量过剩的时代,很多国人却很难静下心来阅读。数字化阅读固然极其便利,但难免有碎片化和浮躁之虞,出现为人诟病的“浅阅读”现象,使我们越来越远离书香墨香。据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20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仅为4.70本,成年国民人均每天读纸质书时间为20.04分钟。

阅读,是获取知识、增长智慧的重要方式,更是传承文明、提高国民素养的重要途径。为此,2020年中央宣传部印发《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提出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建设书香社会、书香中国。疫情之下,何以解忧?非常时期,有人戏言应该以“读”攻毒,阅读更被赋予了某些特殊的意义。在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开幕式上,中宣部部长黄坤明表示,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加强阅读引领,涵育阅读风尚,构建覆盖城乡的阅读推广服务体系,推动全民阅读扩大覆盖、提升品质、增强实效。

建设书香社会,当然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作为社会的精神高地,学校责无旁贷。开设在校门口的“开放式图书馆”,不仅给所有人提供了读书的机会,更是在默默涵养社会读书氛围,为建设书香社会提供坚实助力。据悉,校门口“共读会”设立的三年多时间里,不但一本书没有少,还多了不少宝贝——老师、毕业生、在校生会把自己心爱的图书放到这里,和大家分享;周围的居民也会把家里的书拿来,形成了小型的“图书漂流”。最是书香能育人,这样的美好画面,不正是书香社会的精神长相吗?倡导全民阅读的当下,这样的开放式图书馆,多多益善。

文/胡欣红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