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流动博物馆“边疆行”计划启动 聂耳冼星海“双星”展打响头炮
广州日报 2022-04-03 10:45

《双星耀中华——人民音乐家聂耳、冼星海的革命之路》展览于2022年4月2日在广州鲁迅纪念馆正式启动。记者从分管流动博物馆的广东省博物馆党委专职副书记吴武林处独家获悉,这个展览亦标志着广东省流动博物馆“边疆行”计划正式启动。

这个展览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云南省玉溪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玉溪市博物馆和番禺博物馆联合主办、广东省流动博物馆承办。吴武林介绍,展览在广州鲁迅纪念馆的第一站之后,还将在云南省玉溪市博物馆、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绍兴鲁迅纪念馆,及广东省内广州市越秀区博物馆、东源县博物馆、茂名市电白区博物馆、罗定市博物馆、揭阳市博物馆、阳春市博物馆等20家博物馆巡回展出。

吴武林表示,希望通过这个全新的“边疆行”计划,将广东的文化、文博资源传播到兄弟省份,尤其是边疆地区,实现文化共建共享。

广州日报:本次“双星”展的第二、四展分别选在了云南玉溪和新疆兵团博物馆,这是不是表明广东省流动博物馆的“边疆行”计划已经正式启动?能否给我们详细介绍一下这个计划的缘起、思路和接下来的计划?为什么选择“双星”展作为正式启动第一展?到云南玉溪和新疆兵团展的时候,是实物过去还是图片等为主?

吴武林:是的,代表着“边疆行”计划正式启动了。而且到云南玉溪和新疆兵团展,以及到外省其他博物馆展出,都是实物。

选择“双星”展作为正式启动第一展,一是今年是聂耳诞辰110周年,聂耳、冼星海对党史教育的意义不言而喻;二是受去年的党史教育的启发,加之今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更明确了我们将“双星展”作为第一展的思路。

广州日报:“边疆行”其实就是“走出广东”的一个方向,您怎样看广东省内的文博资源和展览资源的“走出去”?“外地”究竟需要哪些广东的文化资源,需要哪些广东的文化思路、模式等等“软实力”的东西?

吴武林:“边疆行”的确是广东省博物馆“走出广东”的一个方向。思路决定方向,流动博物馆正在以“流动博物馆+”“粤港澳大湾区流动博物馆”的发展理念推进,不只是局限在广东省博物馆本馆的文博资源,更多的是将广东的文化资源、文博单位的资源传播到兄弟省市自治区,尤其是边疆地区,实现文化共建共享的目的。比如我们与广西博物馆协会合作,今年要将“不作寻常粤剧家——粤剧名伶关德兴生平事迹展”“红线女与香港”两个实物展览推送到梧州、玉林、贵港、南宁、防城港、百色等博物馆。这既是“边疆行”的一个落脚点,也是将粤港澳大湾区文化推送出去。疫情结束后,我们还会进一步加大与港、澳有关博物馆的合作,策划更多的与粤港澳文化有关的展览,在边疆、在全国巡展。

再比如援助西藏林芝一整套的“背着房子去旅行——贝类动物的世界”,藏东南文化遗产博物馆将此展设为基本陈列。同时我们又征集了一批贝壳标本,在省内巡展,今年6月还将此展送到内蒙古赤峰博物馆展出。这都是以广东作为沿海省份的视角,从自然资源和科普的角度宣传环保意识。

广州日报:流动博物馆的“巡展”和文博展览界已经非常成熟的其他巡展的区别是什么?独特性体现在哪里?

吴武林:广东省流动博物馆和文博展览界已经非常成熟的其他巡展的区别是:它是广东省文旅厅和省文物局落实民生实事、实现广东文博综合资源共建共享的一个抓手,是省博物馆文化惠民的一个平台和触须,而不仅仅是一种常规的巡展业务工作。

广东省流动博物馆的展览充分考虑到基层博物馆场馆条件,既有灵活多样、快捷便利的图片展,常年也有实物展,而且展览内容非常丰富,包括文物、自然标本、非遗作品等。流动博物馆在大力推送实物展的同时,也广泛推广图片展。不能小看图片展的文化传播的威力,它可以惠及到最基层的农村、社区、学校、厂矿、军营等。比如去年我们将“那城  那镇 那村——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名村”图片展作为援藏项目送到墨脱,由当地文旅局推送到边境线上的军营和门巴、珞巴族的乡村、学校,让边境线上的观众了解到了广东文化。

广州日报:“双星”展计划明年初到绍兴鲁迅纪念馆展出,这是另外一个依托“鲁迅”IP的工作计划吗?

吴武林:与绍兴鲁迅纪念馆联系好,明年拟在该馆展出。选择在鲁迅纪念馆展出,是因为鲁迅和冼星海都是上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文总里的重要左翼文化人,鲁迅是中国左联的盟主,冼星海是左翼音乐运动的创作丰富的人民音乐家,两个人在各自领域中的地位不言而喻。还有一个原因是,冼星海曾为鲁迅殡仪谱写了《鲁迅挽歌》一曲,词作者是广东籍的中国左联成员任均。这倒不是依托“鲁迅”IP的一个工作计划。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卜松竹 通讯员黄苏哲

图/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提供

编辑/乔颖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