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民俗文化千古传承 忙趁东风放纸鸢
北京日报 2022-04-01 11:09

清明节的民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千古传承,至今不辍。

清人潘荣陛所著《帝京岁时纪胜》说:“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京制纸鸢极尽工巧,有价值数金者,琉璃厂为市易之。”记载了清明扫墓后放风筝的情景以及市场上风筝制作交易的情况。有首流行北京市井的童谣说:“阳春三月柳条青,结伴郊外放风筝,女孩喜爱花蝴蝶,男孩爱放大老鹰。”

张儒刚绘

风筝,古时称“风鸢”“鹞子”,初时为木质所造,据说发明者为墨子。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科学家,被誉为“科圣”。《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一日而败。”工匠鲁班在墨子设计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创新和发展。《墨子·鲁问》记载,鲁班把竹子劈开削光滑,用火烤弯曲,做成喜鹊的样子,称为“木鹊”,可在空中飞翔达三天之久。这些都是风筝的最早版本,可以说是风筝的源头。

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唐朝时,随着造纸业的发展,民间用纸来裱糊风筝已经很普遍,清明节放风筝也很盛行。唐代诗人唐采在《纸鸢赋》中说:“代有游童,乐事末工。饰素纸以成鸟,像飞鸢之戾空;翻兮将度振沙之鹭,杳兮空光渐陆之鸿,抑之则有限,纵之则无穷,动息乎丝纶之际,行藏乎掌挥之中。”当时有人在风筝上装弦和笛,放飞时风吹发出响声,还有人在风筝上安装小灯笼,夜晚风筝升空时,就像是闪烁的星星,被称为“神灯”。唐代诗人高骈《风筝》诗曰:“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移将别调中。”

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广泛的户外活动。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中写道:“桥上少年郎,竞纵纸鸢,以相勾引,相牵翦截,以线绝者为负。”

明清时期,风筝在大小、样式、扎制技术、装饰和放飞技艺上都有超越前代的巨大进步。当时的文人亲手扎绘风筝,除自己放飞外,还赠送亲友,并认为这是一种极为风雅的活动。清代诗人高鼎《村居》描写了一群儿童在明媚的春天里放风筝的快乐情景:“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在古人看来,放风筝不仅仅是一种游艺活动,还可以放走晦气。所以很多人在放风筝时,会将自己的病症写在纸鸢上,等风筝飞高时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走,也就代表着所有的疾病、晦气远离自己而去了。这种习俗,在民间又叫“放断鹞”。

旧时在和平门外虎坊桥南、陶然亭东边有一大片空旷之地,附近有一座教堂,高耸的钟楼四面镶嵌时钟,被称为“四面钟”,这里是放风筝的好地方,常有人在此“放断鹞”。

明清时期,北京与天津、山东潍坊、江苏南通被称为风筝四大产地,当时北京风筝的种类繁多,大体造型分七种:扎燕、硬翅、软翅、对燕、拍子、串儿、筒儿,其中有活翅膀的老鹰,活翅膀、活眼睛的蜻蜓等。最具代表性的是“扎燕”,也叫“沙燕儿”,外形好像一个“大”字。燕子每到春天要飞回北方,象征大地回春,以燕子为题制作风筝体现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北京有“北城‘风筝金’,南城‘风筝哈’”和“南城大沙燕,北城黑锅底”的说法。金氏风筝在地安门火神庙外大街上摆摊出售,所做风筝尤以“黑锅底”誉满京城。所谓“黑锅底”是以烧柴禾的锅底灰当颜料画成的,也有用墨画的,黑白分明,与燕子的颜色相似,真实感很强。哈氏风筝常年在和平门外西琉璃厂的两间简陋平房制作售卖,其“瘦沙燕”风筝用料考究,骨架平整坚固,画工生动,十分精美,既好看又能飞得高稳,曾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过银奖。

(原标题:忙趁东风放纸鸢)

文/郑学富

来源/北京日报

编辑/乔颖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