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汤山|300年鼓声不息 匠心世代传承!
北青社区报昌平版 2022-03-28 10:15

用“花钹大鼓”为舞蹈元素创编的群舞《梦絮漫舞花钹情》获北京市第二十届学生艺术节金奖。

花钹大鼓是一种以鼓、钹为道具和伴奏乐器的传统民间舞蹈。这是铜钹、大鼓两种传统乐器相结合,配合欢快的舞蹈动作的表演。

扔腿接钹、弹跳步对钹、换跳步单对钹、双对钹……主要的表演套路有“老八架”“三钹起鼓”“长行鼓”“龙通通”“上调不带架”等。小汤山镇后牛坊村“花钹大鼓”俗称“大鼓会”,也叫“雷音圣会·子弟花钹”。这8个字点出了它的特点——鼓声如雷。

2001年6月,经过创编加工的后牛坊村“花钹大鼓”,在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举办的“长城杯”中华鼓舞大赛中,荣获了最高奖——“山花奖”。2002年11月组队到日本板柳町进行了文化交流演出。2006年3月,参加了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走进小汤山”大型演唱会。“2011北京铁人三项世界锦标赛”开幕式表演活动、中央电视台《鉴宝》栏目演出、《乡村大世界》走进昌平节目的录制均获得圆满成功。2008年,花钹大鼓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成绩是对后牛坊村人民的鼓舞,也是后牛坊村“花钹大鼓”传承发展的动力。

300年的不解之缘,从零开始重振花钹大鼓

在后牛坊村,记者见到了花钹大鼓的第五代传承人——77岁的高如常先生。听老人家讲述后牛坊村和花钹大鼓近300年的不解之缘。

花钹大鼓的起源可上溯到清乾隆年间。当时山西受灾,有位无家可归的白胡子老爷爷流落到后牛坊村,淳朴善良的村民妥善安置了这位老爷爷。为了报答村民的这份恩情,老爷爷把花钹大鼓的技艺传给了村中高、郝两姓人家,这也成就了一段关于报恩的人间佳话。

在农耕时代,后牛坊的村民们用鼓钹和舞蹈表露心声,用“月牙”“天下太平”“万象更新”等舞蹈造型表达心愿,“花钹大鼓”成了人们的精神寄托,世世代代被人们所喜爱。

1957年荣获全国民间舞蹈大赛金奖,并受到周恩来总理和彭真市长的亲自接见

1957年5月1日,后牛坊村表演队以50面大鼓、250副铜锣的阵容参加了天安门前游行和广场表演。时年12岁的高如常和他的小伙伴表演的花钹大鼓荣获全国民间舞蹈大赛金奖,同年3月,为欢迎捷克斯洛伐克总理威廉·西罗基访华进行演出,受到周恩来总理和彭真市长的亲自接见。

由于历史原因,花钹大鼓逐渐退出了时代的舞台。直到1973年,原昌平县文化馆准备让后牛坊村的花钹大鼓参加当年北京市举办的庙会。

高如常回忆道:“村里的郝维栋以及几位老艺人一起,从挑选小演员到置办鼓钹、服装,几乎一切从零开始。当时只有四面旧鼓,其中两个还有大窟窿。政府给了5000块钱,买了4面鼓。村里几个老艺人带着24个孩子去演出。大年三十那天下大雪,孩子们是又冷又饿,都冻哭了。黑夜中村民们就冒着大雪在村口焦急地等待着,等着孩子们演出归来。”

在此后的日子里,高如常和村里的这些老艺人们一边工作维持生计,一边教孩子们花钹大鼓,几十年如一日。一批又一批的孩子在鼓钹声中长大,高如常也在雷音回响里不知不觉步入了古稀之年。

入选国家非遗名录,他把心血写进遗嘱里

热爱是传承最大的动力。2000年,高如常花费了半年的时间,四处搜集资料,记录整理了花钹大鼓的起源、古谱和动作队形。“我从9岁开始学习花钹大鼓,我们家有8个人都会这个技艺,我的3个孙子从小就学习花钹大鼓,我曾写下遗嘱,要儿子一定要把这些资料这项技艺传承下去。”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后牛坊村花钹大鼓不仅入选了市级“非遗”,还在2008年成功跻身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后牛坊村村民郝维栋、高如常被确定为花钹大鼓第五代传承人。郝旭红和高如常的大儿子高振鹏是第六代传承人。

说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高如常说:“必须原汁原味,口传心授。鼓是灵魂,鼓师如天魂一样要雄赳赳气昂昂,要大气。钹得打得响,舞要节奏明快舒展大方飘逸。我太喜欢花钹大鼓了,怕它失传。”

据后牛坊村支委刘文革介绍,“村里现在有一支有60人参加的女子表演队,人员相对固定,表演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经常代表村里参加各种表演活动。”

守住乡音、留住乡愁,后牛坊村人对花钹大鼓的喜爱,已经融于血脉之中,这种充满着浓郁乡土气息的民间舞蹈艺术,近300年来承载着小汤山人民集体的审美与文化的认同,这种传承已经成为一代又一代后牛坊人的集体记忆,一代传一代,成为我们身边最鲜活、最宝贵的传统文化资源。

我要一直教到走不动为止......

在小汤山中心小学操场,鼓声响起,孩子们一次又一次地击钹起舞,对钹、勺钹、踢腿、扔腿、接腿,他们踩着鼓点儿变换阵形,在阳光下尽情地跳跃。指导老师高如常老人的脸上全是舒展的笑容,孩子们踏着节奏旋转起舞,鼓声也越打越激昂、欢快……

“现在每周还是3节课,有些动作我已经不能做了,我还可以在场上指导年轻的老师做动作,”高如常老人说,“只有让花钹大鼓走进校园,让孩子们爱上花钹大鼓,鼓声才能传承下去。只要有学生想学花钹大鼓,我就去教,一直教到我走不动为止......”

小汤山中心小学教师陈庆林、秦晶莹、孙莉妹、夏和意、吴洪捷拜传承人高如常先生为师

小汤山中心小学陈庆林老师拜师时留影

近日,记者采访到了高如常老人提到的年轻老师——小汤山中心小学的秦晶莹老师,她这样说道,“一年四季,无论是刮风下雪,还是寒冬酷暑,老师们都是骑着自行车过来,手把手的教我们,从动作到神韵,孩子们点点滴滴的进步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

“2009年4月2日,我永远记得这个日子,那是我走进小汤山中心小学教学的第一天。”第六代传承人郝旭红清晰的记得这个有纪念意义的日子,13年的时光倏忽而过,她还是和当初一样为培养这些花钹大鼓的传承人,倾注着全部的心血。

2009年起,在各方支持下,花钹大鼓走进校园。郝维栋、高如常和郝旭红、高振鹏等人开始在小汤山中心小学、小汤山中学里教授花钹大鼓。

近年来,小汤山小学和中学先后有500多名学生参加了学习,有60多名学员多次参加了各类重要的演出,获得了多项荣誉。

2015年,小汤山镇中心幼儿园也将此项活动引进校园,在教师中广泛推广。至此,“花钹大鼓”在小汤山镇形成了幼儿园、小学、中学无缝衔接的传承模式。

多年来,小汤山镇党委、镇政府积极鼓励、大力支持花钹大鼓这项活动,2013年,后牛坊村文化广场建立了“花钹大鼓”传承基地,其中场馆占地500平方米,展厅240平方米,排练厅260平方米,使“花钹大鼓”的历史得到了更好地保存。2015年镇里拨款近百万元,对相关单位基地建设、购置器材等工作进行扶持。小汤山镇后续也将继续为后牛坊村“花钹大鼓”传承发展提供支持。

鼓声阵阵,花钹舞动,小汤山后牛坊的国家非遗,多么令人自豪和骄傲!非遗的价值不仅仅在外化的形态,更在于非遗所承载的一代又一代的文化记忆,一代又一代小汤山人,传承着、守护着精神家园,他们知家乡、爱家乡,他们把乡音守护下去,孩子们把乡音传承下去!这跳动的音乐符号已化为小汤山一张熠熠生辉的文化名片,闪耀着夺目的光芒!

文/北青社区报 郁蕾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赵亚辉

相关阅读
00后“守艺人”指尖的浪漫与传承
中国青年报 2024-11-26
6000万粉丝江苏小伙表演“炭花舞”上了新闻联播
扬子晚报 2024-10-03
Qnews|90后女子辞职返乡染土布 传承山东“平阴蓝印花布印染技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22
昌盛小街首届年货大集开市 商户自发众筹年货大礼包送给快递小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02
艺术|敲响断档近五十年的神胆 震醒记忆里的京味民俗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23
图记 | 匠心造“龙”——福建“龙舟村”传承造船技艺数百年
新华社 2023-06-16
海淀苏家坨镇延续百年习俗 千余村民“食粥度立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06
春节元宵节广泛开展非遗传承实践活动 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连接点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2-2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