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首破千万 ,“00后”找工作不再迷信“大厂”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2-03-25 11:14

1076万人,这是教育部公布的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同比增加167万,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

这个就业季,有点不一样——今年夏天毕业的大学本科生,多数出生在1999年和2000年,他们是“00后”,他们属于“Z世代”,他们对就业、创业和人生的规划,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

突破

还没毕业 已经创业

突如其来的春雪,让北京城在上周体验了一把春寒料峭。而在西南边陲云南,首都师范大学2018级的本科生宋潇,却在阳光充沛的果园,收获着沃柑。

“很不一样。”说起自己的大学生活,宋潇用了这四个字来形容,因为疫情,他暂时还不能返校。“我和同学们在大学四年中大概有两年,其实都不在学校。毕业会是什么样的场面,我现在也无法想象。”

从遥远的云南昭通市考进北京的大学,刚读了一年半,疫情就来了。学习、交流都改到了线上,同学、老师,天各一方。疫情改变了太多事,但对宋潇的创业,却有一些积极的影响。

从小喜欢“捣鼓”东西的宋潇,学的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2019年7月8日,他就注册了第一家公司,进行擅长的软件开发和物流网技术工作。疫情之后,宋潇回到云南昭通老家,有了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开始认真思考未来。

“我不喜欢朝九晚五那种上班族的生活,想自己做事。”宋潇发现,自己所做的物联网技术可以运用在智慧农业领域。云南,正好有丰富的农业资源,亟待开发和推广。

“这个季节,就是沃柑、粑粑柑等柑橘类。另外,我们这边有很多特产,比如辣椒酱,但是缺乏包装和设计,所以卖不出去。”在云贵川地区,宋潇广泛发掘农特产品,又利用线上技术,联络合作伙伴。2020年底,宋潇注册成立了一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小程序也在随后上线。今年22岁的宋潇,现在是公司的执行董事。他的团队里,年纪最大的出生于1992年,最小的出生于2003年。智慧农业、远程办公、机械喷灌、无人运输……这些高新科技,现在都运用到宋潇的创业项目中。宋潇的团队,也因出色的表现,荣获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一等奖。

现在,打开小程序,可以买到云南的鲜花饼、四川的麻辣牛肉、陕西的苹果。宋潇说,他目前没有继续深造的想法。2022年夏天,他将本科毕业,全身心投入到自己创业项目中去,跟同样热爱乡土的团队成员一起,挖掘更多值得推荐的农特产品。“疫情会好起来,一切都会好起来,我觉得机会无限。”

选择

有人留京 有人回乡

1999年末出生的王奕霖是北京交通大学2018级本科生。老家在内蒙古赤峰的他,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寒假,利用“北交就业”公众号上的招聘信息,找到了工作单位。

疫情之下,就业也更多通过互联网完成。“北交就业”公众号可以通过职位订阅来实现精准推送。坐在家里,王奕霖就完成了线上面试。“是一家大型央企。我跟人力资源约定了时间,通过微信视频电话面试。”确定了意向,王奕霖3月初返校后,进行签约等相关工作。

“我对自己的职业前景还是很看好的,也跟同在这家企业的师兄交流过,觉得学到的知识,可以用上。”更远的事,比如晋升、买房、成家,王奕霖还没过多考虑。

从北京到赤峰,坐高铁2个多小时就可以回家,王奕霖没觉得离家太远。跟他同届毕业的北京交通大学学生丰硕,则有不一样的选择。

丰硕出生在2000年,老家距离武汉只有一个小时车程。来北京之前,他对大学生活有很多憧憬,但憧憬转化成现实,只维持了一年半的时间。2021年10月,他就确定了自己工作单位。“我的目标很明确,回家,回湖北。”只用了一两天的时间思考,丰硕与武汉的交通企业迅速签了约。

“有很多原因决定了我的选择。更多是考虑家庭。虽然现在交通很方便,但我是独生子,一人在外,还是很挂念父母,希望能离他们近一点。”

丰硕说,同宿舍的同学,除了考研深造,其他选择就业的,都不约而同选择回乡。“现在中国发展越来越均衡,很多省会城市都非常不错。”

变化

“大厂情结”被打破

从去年下半年以来截至今年三月,“00后”用户求职简历的投递,在多个招聘网站出现了明显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以往校招季季节性很明显,过了“金九银十”,应届生的求职热情往往会缓慢下降。但去年下半年以来,一些招聘平台上“00后”应届生的活跃度,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在简历投递上,以往校招季应届生的简历大都是集中式投递,今年相对分散。可能是受疫情影响,传统意义上的“春招季”和“秋招季”没有以前那么明显。

在求职地域和行业上,新一代年轻人表现得更有特点。从BOSS直聘平台的数据来看,年轻人就业选择的整体趋势更多元。“应届生扎堆一线城市的现象有所缓解,许多年轻人把意向城市定在了二线城市。在意向行业方面,数字技术领域依然受年轻人的青睐,代表行业如互联网、电信和科学技术服务行业。新基建领域行业,如5G、云计算、自动驾驶等也吸引了很多理工科学生。”BOSS直聘分析师单恭介绍说,新一代的求职偏好也正在打破传统的性别划分。一个例子是,“00后”求职用户中,投递工程造价、技术研发等“男性主导”岗位的女性占比高于“80后”和“90后”。

“大厂情结”也在被打破,“00后”对小微企业的接受度进一步提高。据介绍,相比公司的知名度,年轻人往往更看重岗位适配度、公司氛围、老板个性等。他们对灵活用工的接受度也更高,更偏爱自由、弹性的工作环境,不少人会选择在暑期灵活用工,或者长期从事摄影、文案等兼职工作。

单恭透露,年轻人在线上与人力、老板“搭话”、开聊的姿态也更主动积极,但在选择职位时,又相对谨慎。他们更注重职场平等,对性别歧视、学历歧视等问题更加敏感,对企业是否有“五险一金”,是否经常加班更在意。

建议

找准优势大胆创业

“不同年代的人的特征,跟当时生活的环境直接相关。体现在就业方面,就与其童年生活、受教育经历以及各种社会现实相关。”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新一代年轻人成长的背后,有互联网及其相关产业发展的大背景。

储朝晖表示,年轻人在虚拟情境下学习生活得比较多。进入互联网时代后,互联网产业有比较大的需求空间,但根基依然在现实中。年轻人可能对社会的深层次就业岗位了解不多,但从社会产业结构、国家政策倡导等等来说,第二产业依旧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传统产业、制造业的转型提升,还需要大量人才。

此外,他还鼓励年轻人有更高更强的创业意识。“我们学生创业的比例,在世界上是比较低的。一味争考公务员、事业单位,显得有些狭窄。从个体自身的成长发展来看,应当有相对超越性的角度,来找到自己的工作定位,这也有利于社会的资源优化配置。”

对于现实中一些年轻人喜欢“挑老板”、频繁跳槽等现象,储朝晖表示,应当客观来看。“社会就业问题,深层次来看要复杂得多。‘挑老板’也好,跳槽也罢,有一定积极意义,但还是看问题和选择过于天真、过于简单,应该沉下心选择就业和谋求个人发展。”

制图/宋溪

编辑/彭小菲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