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东西:去哪里找灵感
当代 2022-02-27 18:00

灵感是什么,去哪里找

灵感是存在的,它是突然的、骤然而降的、创造性的想法。

为什么选这个题目来讲?因为我在大学讲课时,好多同学都说,老师,我想写作但却不知道写什么。于是,我想当然地认为“去哪里找灵感”一定是同学们感兴趣的话题,尤其是想写作的同学。这个话题在考验一个写作者诚不诚实,像飞宇、艾伟他们就很少谈一篇小说的灵感来自哪里,我等一下谈自己的小说灵感时,你们都要保持怀疑的态度。我发现作家谈灵感的来源时每次都不尽相同,但每一次都仿佛是真的,这说明灵感这个东西比较复杂,它可能说不清楚,也可能灵感的来源不都是单一的。

灵感是什么?法国作家福楼拜就非常反对所谓的灵感。一天,他的学生莫泊桑兴冲冲地拿着小说请他指正,他看了看说,你家门前不是天天都有马车经过吗?你就站在门口,然后把你看见的忠实地写下来。莫泊桑真的这么做了,他发现这是锻炼写作最有效的办法。福楼拜认为写作靠的是勤奋。沈从文说:“作家最不道德处,是迷信‘天才’与‘灵感’的存在,因这点迷信,把自己弄得异常放纵与异常懒惰。”杰克·伦敦说:“你不能坐着等灵感,你得拿根棒子追寻它。”加西亚·马尔克斯说:“灵感既不是一种才能,也不是一种天赋,而是作家坚韧不拔的精神和精湛的技巧同他们所要表达的主题达成的一种和解。当一个人想写点东西的时候,这个人和他要表达的主题之间就会产生一种互相制约的紧张关系,因为写作的人要设法探究主题,而主题则力图设置种种障碍。”

但我们必须承认灵感是存在的,它是突然的、骤然而降的、创造性的想法。就像做酒的酒药,它虽然不是做酒的主要原料(主要原料是高粱、大米和小麦等),可没酒药,再多的原料也做不成酒。酒药是酵母,它由百多种草药发酵而成,把它按一定的比例放入主要原料中,主要原料才会发酵变成酒。写作也是这样,我们主攻的方向也许不是灵感,但如果没有灵感,我们那些储备的原料就不一定能变成小说。

那么,去哪里找灵感呢?我们现在提倡扎根生活,在生活中找灵感,大部分作家的灵感是这样找来的。所以,第一点,灵感来源于生活。

第一种灵感

那时候的作家,喜欢给他们的情人写信。

我先从19世纪作家们的灵感谈起,比如司汤达、福楼拜、托尔斯泰等,他们是怎么找到灵感的?从他们的灵感谈起稍微靠谱一点,因为那时的作家有什么想法就喜欢写信,尤其是喜欢给他们的情人写信。比如福楼拜就经常给他的情人路易斯·科莱写信,告诉她,自己为什么写这个小说,有哪些奇妙的想法。现在的作家们都不写长信了,有什么想法直接打电话,但打电话是没有证据的,话说完了没有记录,作家们完全可以否认自己曾经说过的话。所以,我们还是先说那些有迹可循的灵感。

190年前,即1830年,法国作家司汤达写出了著名小说《红与黑》。这个小说的灵感从何而来?司汤达说它来自一则新闻。当时他从法院出版的一张报纸上,看到这样一条新闻:1828年,一个铁匠的儿子被一个神父推荐去当家庭教师,家庭教师爱上了女主人,他们之间发生了私情。后来这个女主人要摆脱他,家庭教师非常生气、绝望,然后在教堂开枪把女主人打死了。看到这个新闻后,司汤达久久不能平静,决定用这个作为素材写一篇小说,题目叫《于连》,但是写了初稿后他不满意,便把题目改成《红与黑》,“红”象征法国的红军装,“黑”象征教士的黑袍。他把当时的政治和宗教放入小说,才觉得满意。虽然小说写得丰富厚实广阔,但它的灵感却来自一则有关私情的新闻。我们不要害怕小说的灵感来自新闻,关键是看我们有了灵感以后怎么写。灵感就是一个刺激,刺激后的写作那要看作家的功力。

法国作家福楼拜出版于1856年的《包法利夫人》,灵感来自何处?司汤达是现代小说之父,福楼拜则拓展了现代小说,左拉说他是自然主义之父。他的这个长篇小说,同样缘起于一则社会新闻。福楼拜的父亲在医院工作,他有一名学生娶了一个年轻姑娘,这个姑娘嫁人后,又先后养了两任情夫,欠了很多钱,情夫又跑了,她只能自杀。听到这个故事,福楼拜觉得可以写成小说,于是他就写了《包法利夫人》。书成后,记者问福楼拜,你写的这个包法利夫人是写谁?福楼拜说写的是他自己。福楼拜有癫痫病,想象力非常丰富,他能把包法利夫人的心理写得那么细腻,靠的就是他非凡的想象力。他在小说里除了加入自己的想象,也加入了他和情人科莱的故事,他甚至把科莱的一些性格特点放到了包法利夫人艾玛的身上。我们也可以说,《包法利夫人》的灵感来自身边的故事,来自花边新闻。

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成书于1877年,开写于1873年。这部小说的灵感来自于一个作者身边的故事,一位名叫安娜的农妇投身火车轮下,死了,原因是她的情人爱上了家庭教师,把她抛弃了。托尔斯泰和他夫人刚巧认识安娜的情人,他们是邻居。据说,托尔斯泰还参与了收拾死者的尸体,死者模糊的面容让托尔斯泰难以释怀。这个故事触发了他的写作欲望。再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这部小说的灵感来自他接触到的人。1849年,他因反政府言论被流放到西伯利亚,认识了跟他一起被流放的狱友,这个人是因为弑父而被关进去的,但是十年之后被平反,原来是错案。陀思妥耶夫斯基觉得这个故事应该可以写一个小说,于是1879至1880年他写了这个小说,而且把他狱友的相貌身材以及性格特征放到了小说人物老卡拉马佐夫的大儿子德米特里身上。

1950年,海明威的写作遇到了瓶颈期。到了中年以后每个作家的写作都会遇到瓶颈,怎么突破自己,怎么写出超越自己的小说?遇到瓶颈是一个作家非常苦恼的事情。1950年海明威就遇到这样的情况,很多人质疑海明威写不出好小说了。他很痛苦,也想超越。他想到1936年他写的长篇通讯《蓝色的海洋上》,发表于当时的《老爷》杂志。那时候海明威移居古巴,认识了一位叫富恩特斯的老渔民,他在海上救过海明威。海明威喜欢钓鱼,喜欢独自驾船出海,有一次船遇到风浪,他差点死掉,是这个渔民把他救了起来。渔民给他讲了一个自己经历的故事,说他有一次在海上钓了一条非常大的鱼,但是返程途中被鲨鱼袭击,他把大鱼都喂了鲨鱼,把这条鱼拉回码头时,只剩下一副骨架。我们知道海明威是记者出身,他写过许多新闻稿。1951年,海明威突然想起1936年写的通讯,这就是灵感。他把这个故事重新挖出来,用了八周时间,写成了中篇小说《老人与海》。五十六天,他写出了一篇经典。小说《老人与海》在杂志上发表后,创造了奇迹,两天内卖出530万份。海明威靠这部小说翻身了。

美国作家卡波特,是非虚构小说的鼻祖。他的代表作《冷血》的创作灵感是怎么来的?1959年11月,堪萨斯州霍尔科姆村名叫克拉特的农场主,一家四口被人杀害,手段极其残忍,但警方破案后,发现歹徒只从克拉特家里抢走了四十美金、一副望远镜和一只便携式收音机。四十美元,四条人命,卡波特被这则新闻震惊了,他受《纽约客》杂志之邀,前往堪萨斯州采访。他深入案发现场,采访了许多相关人员,记了六千多页的笔记,最后写出了名著《冷血》。这个非虚构小说一出来,立即成为畅销书,就像案件那样轰动了美国。我非常喜欢这部作品,特别喜欢这个标题,它对人性的概括非常准确。

电影《辛德勒的名单》是斯皮尔伯格导演的。但是这个小说是怎么来的?1980年,澳大利亚作家托马斯·肯尼利到美国宣传新书,刚刚做完签售活动,在购物时走进一家皮包店。当店主费弗伯格知道他是作家后,跟他说了辛德勒救犹太人的故事,并向他提供了一些资料,这位店主就是被辛德勒救下来的人。托马斯被这个故事感动,走访了五十多个犹太人幸存者,然后写下了长篇小说《辛德勒的名单》。托马斯写这部小说的灵感是听来的,所以同学们真要写作,还得多听、多看、多交朋友,就像蒲松龄开茶馆,听别人讲奇闻趣事,这样才能找到写作灵感。

第二种灵感

鲁迅先生写人物的灵感,却是从不同地方得来。

第二个灵感来源,来自阅读与思考。

当年韩少功先生的长篇小说《马桥词典》出版后,有人讨论这个小说的灵感来源,我喜欢这个小说,觉得构思巧妙,就想了解他的灵感来源。我觉得这个小说的灵感,很有可能来自他对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阅读和翻译。当然,这事我没有向少功先生求证过,保留神秘是对作家的尊重。我在看他和韩刚翻译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时,曾被米兰·昆德拉的叙述吸引,尤其对他在“误解的词”部分使用的“误解小词典”着迷。他用一个个词条,比如“女人”“忠诚与背叛”“音乐”“光明与黑暗”等来代替传统的连贯的叙述,真是绝妙的想法。这部韩氏翻译作品是1989年作家出版社作为内部资料出版的,我在1990年阅读,而少功先生的《马桥词典》是1996年首版的。我想,用词典体写小说,少功是不是在翻译米兰·昆德拉时得到了启发?

莫言先生在谈创作的时候,说马尔克斯和福克纳是他的两座高炉,他不能靠得太近,靠得太近就会被熔化掉。这就是阅读对作家的影响,包括对作家创作灵感的影响。我对莫言先生的长篇小说《生死疲劳》的灵感来源也曾充满好奇,这是多么巧妙的构思呀,一个人变了六次,一世为驴,一世为牛,一世为猪,一世为狗,一世为猴,一世为人……莫言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说,他的灵感来自佛教的“六道轮回”,我相信这个说法。但仅仅是受启于“六道轮回”吗?他会不会也同时从卡夫卡的《变形记》里得到了启发?如果没有对《变形记》的阅读,他会想到让一个人物变形六次吗?他让人物变了六次,超过了卡夫卡的变一次,是“变形”的集大成构思。凡是阅读过的作品都会被作家储存,某个时刻,作家有了感悟就会产生联想,调动记忆,于是灵感就产生了。创作有复合式的灵感,也有单一式的灵感。

那么,卡夫卡《变形记》的灵感又是怎么来的呢?他怎么就想到了把人变成甲虫,而不是变成一只蟑螂、一只蜻蜓?卡夫卡跟父亲的关系一直紧张,父亲对他就是一个巨大的压力。三十六岁那年,他给父亲写了一封几十页纸的长信,试图缓解这种关系,他在信中提到他欣赏一位犹太演员洛伊,而父亲却以不屑一顾的语气将那位演员比作一只甲虫。这是不是就是卡夫卡写《变形记》的灵感来源?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曾经说过,他看完卡夫卡的《变形记》后惊着了,原来小说可以这样写,简直为他打开了一扇想象的大门。后来,他写《百年孤独》时,一直找不到叙述的腔调,总觉得怎么写都不真实,有一天他突然想到他外婆讲故事的腔调,灵感一下就降临了。他说从来没有人质疑他外婆讲故事的真实性,所以,也不会有人质疑《百年孤独》的真实性。

我在阅读时,经常想司汤达的小说有没有影响过福楼拜?福楼拜的小说有没有影响过托尔斯泰?他们的三部小说《红与黑》《包法利夫人》《安娜·卡列尼娜》都是写女人婚内出轨的事,当然《红与黑》更多写于连,但里面却写到了德·雷纳尔夫人的婚内出轨,她对于连的爱有点像包法利夫人对罗尔多夫和赖昂的爱、安娜对渥伦斯基的爱。《红与黑》写德·雷纳尔夫人跟家庭教师于连的私情,《安娜·卡列尼娜》的开篇写的就是安娜的哥哥跟家庭女教师的私情被嫂子发现了,看来家庭教师都纳入了他们的写作灵感之中,也说明家庭教师这个角色对婚姻是有威胁的。

现在的中国作家写小说,只要敢从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里面切一小块灵感来写,很可能就能写出好小说来,比如“国民性”这一点,好多作家都曾经写过,他们受没受过鲁迅先生的影响?而鲁迅先生写人物的灵感,却是从不同地方得来,他说他作品中的人物常常是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

第三种灵感

秋天的一个深夜,我在梦中忽然闻到酒香。

第三种灵感来源方式,就是南宋词人陆游所说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就是偶然得到。

今天我们会佩服福克纳的小说《喧哗与骚动》多角度叙述的结构,但这部小说的结构灵感是怎么来的?偶然得来的。他先让班吉把故事讲一遍,但写出来之后不满意,于是又用昆丁的视角把故事讲了一遍,还是不满意,再用杰生的视角把故事讲一遍,仍然不满意。三兄弟的讲述他都不满意,最后则由黑人女佣迪尔西对前三部分的有限视角进行补充,再讲了一遍。他把这四个视角的故事订在一起,创造了一个故事四个角度的讲述结构,不小心弄成了名著。

像这种偶然得之的灵感,我也曾经经历过。我想讲讲我自己的灵感来源也许更为可靠一些。1991年夏天,我父亲去世了。秋天的一个深夜,我在梦中忽然闻到酒香。醒来,一动不动,生怕跳跳眼皮状况就会消失。可不管多么小心,酒香也只在我鼻尖前保留了不到一秒钟。我继续一动不动,回忆它的味道。那是粮食的香,准确地说是苞谷酒的香,夹杂些许焦煳。脑海顿时出现父亲站在土灶旁熬酒的画面,甑子、墙壁、水蒸气以及哔剥燃烧的木柴也都一一浮现,包括整个村庄都复活了。父亲喜欢喝两盅,特别是在劳累了一天之后或者来了客人的时候,喝得满脸通红,话声连绵。由于财力有限,父亲喝的酒大都是私人定制,也就是用自家的苞谷自酿自熬。熬酒那天,他穿得干净利索,像过节日。父亲熬酒的画面在我身上产生了化学反应,我在暗夜里想象他的一生,想象他的爱情,想象他的秘密,想象他喝醉后的想象……这么反复琢磨,天还没亮,我就决定以父亲为原型,写一篇他熬酒的小说。后来我把这篇短篇小说写出来了,叫《幻想村庄》。

改变我命运的一个小说叫《没有语言的生活》,这个小说获得了首届鲁迅文学奖。写这个小说时我还在河池日报社工作。1994年广东青年文学院在全国招聘了8位青年作家,包括余华、陈染、韩东等,靠诗人杨克的提携,我有幸位列其中。余华已经大名鼎鼎,写出了小说《活着》。跟他们在一起,我当然有压力,就想写一篇自己的代表作。1995年春节,我回到家乡,我姐姐告诉我上个月村里来了一个聋人,都不知道他从哪里来的,住了半个月就走了,也不知道他到了哪里去。哪家给他吃的他就帮哪家干活,但由于没法交流,你喊他去砍柴他就会去锄地,你喊他割草他会去割菜,就是指令和结果错位。我觉得这可以写一个小说,很像我们的现实,就像省里下一个文件说“打预防针”,到市里变成了“打针”,到了县里很可能就变成了“打”,信号损耗非常大。春节后,我回到河池,开始用《哑谜》作为标题写这个小说,但写着写着,我突然没有了信心,因为想起了史铁生的小说《命若琴弦》,这是写盲人的,又想起了韩少功的《风吹唢呐声》,作品中写到了吹唢呐的哑人。如果我再写个聋人,怎么超越他们?于是我停下来,在书房里徘徊。一周过去了,一天下午我突然想为什么不把盲人、聋人和哑人放在一起写?灵感从天而降,我兴奋不已,双手击掌。有了这个灵感,我就有了写好这篇小说的信心。后来我把这个小说投给了《收获》,投出去一周,我认为标题不好,赶紧给责编钟红明写信,让她把标题改为《没有语言的生活》。

当记者问我长篇小说《篡改的命》创作灵感来自何处时,我有两个版本的回答,一个是每年回乡,看见小时候的同学们都站在村口遥望,他们遥望他们进城打工的孩子什么时候出现在坳口,由此我想到他们下一代如何改变命运的问题。通过正常的渠道改变当然可以,但比以前难了,于是我想到了一个极端的改变方法,就是小说中那种狡猾的不道德的改变方法。另一个灵感说是因为现实流行“拼爹”,没有爹可拼就拼个干爹什么的,所以小说其实是写一个拼爹的故事,为了证明这个说法,我甚至想起读高中时的一个情景,那就是我天天到体育用品商店去看一双白球袜,很贵,两块多钱,那时老师的工资也就三十来块,我怎么买得起?当时就想,要是我有一个有钱的爹就好了。也就是说,在我的意识深处,是多么渴望有个富爸爸。这是人的本性,它早就埋藏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我的两个回答都是真实的,这说明灵感很复杂,有时我们说出来的部分不一定是灵感的全部。

灵感来源于生活,来源于阅读与思考,来源于偶然。

作者简介:东西,本名田代琳,1966年生于广西,著有长篇小说《回响》《耳光响亮》《后悔录》《篡改的命》和中篇小说《没有语言的生活》等。曾获第四届华语文学传媒“年度小说家”,中篇小说《没有语言的生活》获首届鲁迅文学奖,长篇小说《回响》入选《当代》长篇论坛2021年度长篇五佳作品。其作品分别改编为电影《天上的恋人》《姐姐词典》和电视连续剧《耳光响亮》《没有语言的生活》《我们的父亲》《爱你一生》《放爱一条生路》等。部分作品翻译为英、法、瑞典、俄、韩、越南、德、捷克和丹麦文等出版。现为广西民族大学创作中心主任。

此文系2020年11月21日

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的演讲稿

选自《花城》2021年第6期, 原刊责编李嘉平

来源:当代

编辑/韩世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