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谱写促进性别平等新篇章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2-16 07:00
“永不言弃”是女性发展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核。每一个女性运动员在奥运赛场上奋力拼搏,都会带来一系列的涟漪效应,推动更多女性走向赛场,走到台前发光发亮。北京冬奥会浓墨重彩谱写了促进性别平等新篇章,通过奥运会这样的大型赛事,必定会有越来越多女性关注并热爱体育,树立起终身运动、永葆青春活力的目标,推动社会有关女性婚姻、家庭和成长等观念和价值不断进步。

国际奥委会和北京冬奥组委2月14日在例行发布会上介绍,北京冬奥会女性运动员参赛比例达45.4%,全部109个小项中有女性运动员参与的项目占比53%,是迄今女性参赛比例最高、参与项目最多的冬奥会。

促进性别平等和提高女性体育参与率是国际奥委会的核心任务之一。一百多年前,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肇始之时,女性参赛者的身影非常少见。1928年奥运会才首次允许女运动员参赛,女性运动项目也仅有5项。1975年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宣布“男女运动员均应得到平等对待”,并写入《奥林匹克宪章》。20世纪90年代起,国际奥委会制定了一系列推动男女平等的政策和规定。经过历届奥运会的不懈努力,越来越多的比赛项目向女性开放,女性运动员占比也越来越大。

今天,全世界都看到了北京冬奥会在践行男女平等方面作出的巨大努力。今年2月3日,北京冬奥组委发布《促进性别平等承诺》。依据中国“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遵循《国际奥委会性别平等和包容性目标(2021—2024)》的基本原则,以筹办和举办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为契机,北京冬奥组委在平等参赛和平等公正的宣传、为所有运动员和参赛者提供安全的体育运动环境、促进领导岗位和工作人员的性别平等、促进工作岗位的平等权益等四方面做出14项承诺,通过体育运动促进性别平等,并倡导所有利益相关方践行此承诺,采取积极行动,共同推动实现性别平等和包容性社会建设。

实行男女平等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在推动性别平等上,中国既有承诺,更有行动。在本次北京冬奥会上,中国派出176名运动员,其中87名女运动员,89名男运动员。谷爱凌、徐梦桃、范可新、荣格等女运动员奋勇拼搏,奉献出一场场精彩绝伦的比赛,在冰壶、冰球、花样滑冰、自由滑雪等项目不断刷新纪录,见证了“她”力量的茁壮成长。

“永不言弃”是女性发展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核。从第一届仅有十几名女性选手,到第三届开幕式出现第一位女旗手;从第七届冬奥会首位女性运动员代表运动员宣誓,到本届冬奥会1700多名女性参与,冬奥会的历史也是一部女性力量的发展史。

本届冬奥会上,各国参赛运动员中涌现出许多耀眼的女性,有参加过多届冬奥会依然保持热情与勇气的老将,有初登大赛锐气不可摧的00后姑娘,有戮力同心携手奋进的赛场姐妹花,还有“兼职”参赛,斩获铜牌的“天眷女子”……她们的出现让这个冰雪盛会变得更加闪耀动人、意义非凡,她们的登场集中代表了女性在体育舞台上撑起了半边天。

每一个女性运动员在奥运赛场上奋力拼搏,都会带来一系列的涟漪效应,推动更多女性走向赛场,走到台前发光发亮。北京冬奥会浓墨重彩谱写了促进性别平等新篇章,通过奥运会这样的大型赛事,必定会有越来越多女性关注并热爱体育,树立起终身运动、永葆青春活力的目标,推动社会有关女性婚姻、家庭和成长等观念和价值不断进步。

男女性别平等是现代文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贯彻和落实男女平等宪法原则和基本国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同时也要看到,在一些多领域仍然存在歧视女性、男女就业不平等、收入待遇差距大等问题,实现性别平等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北京冬奥会为女性参与提供了更大的舞台,在推动性别平等迈出了一大步,必将有利于推动中国女性积极参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体育等更多领域,为促进更高水平性别平等、实现所有人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文/北京青年报特约评论员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中国太保产险性别平等实践案例 入选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促进工作场所性别平等《指南》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1
国际奥委会:北京冬奥会创造了持续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2-02
法国巴黎小镇为显性别平等改名引争议
环球时报 2023-01-06
视界|中企承建的拉合尔市橙线地铁为当地居民出行带来便利
新华社 2022-11-01
德国队长再次盛赞北京冬奥会组织方,驳斥批评方荒谬言论
海外网 2022-02-0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