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 中国地质灾害监测又增利器
上海科普 2022-02-11 13:00

前不久,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点火升空,将陆地探测一号01组A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陆地探测一号01组A星效果图(航天科技集团八院供图)

陆地探测一号01组A星可在千里之外的太空实现地表毫米级的形变测量,同时开展地表形变监测和地形测绘,为我国地质灾害自主卫星检测与防治工作提供支撑,维护国家资源,守护生态安全。

通过几组关键词了解这颗“星”

“有兄弟”:既能“各守一方”, 又能“跳交谊舞”

“陆地探测一号01组”由A、B两颗完全相同的卫星构成,A星并非“独生子”,它的兄弟——完全相同的B星,计划于今年2月底择机发射。

双星组网后, A星和B星可以互为“主角”“配角”,以跟飞、绕飞这2种在轨飞行模式展开工作,分别实现重复轨道差分干涉形变测量与干涉地形测绘,地表形变测量精度达毫米级。

陆地探测一号01组卫星副总设计师、执行总师魏春形象地将双星绕飞模式比作“跳交谊舞”——一颗卫星在轨道飞行,“舞伴”飞在它的左侧或右侧,两颗卫星一起看往同一方向。

“能穿透”:穿透林木

“陆地探测一号01组A星”填补了中国L波段合成孔径雷达卫星领域的多项空白。其“穿透力”,值得一提。

穿透能力主要看波长。L波段雷达的波长在23厘米左右,对植被具有更好的穿透力,能适应中国山地多、林木覆盖较广的特点。

“比如,在对森林地表进行观测时,L波段信号可以穿过20米高的大树,准确测量地面高度,而不是只能测出森林高度。”陆地探测一号01组卫星副总设计师、执行总师魏春介绍。

“看得清”:口径最大

除了“能穿透”,要胜任“千里之外毫米精度看地球”之职,卫星还得“火眼金睛”。

此次奔太空的“陆地探测一号01组A星”,搭载总面积超过33平方米的SAR(SAR指:合成孔径雷达)天线,是目前中国在轨口径最大的SAR卫星。其地面观测分辨率达到米级,形变测量精度达毫米级。

“陆地探测一号01组A星”的发射,将实现中国差分干涉SAR数据的自主可控,显著降低其地质、地震、应急等行业应用对国外SAR数据的依赖。

而待“陆地探测一号01组B星”升空,A、B双星将在太空组成“大口径组合”,为中国地质灾害监测增添利器。

本文源自科普中国、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日报、中国新闻网、中国航天报等

编辑/王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