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发表在国际医学期刊《自然通讯》上的一项研究,对860项观察性研究进行了系统性评价,分析发现:
食物或营养素摄入量与11种原发恶性肿瘤发病或死亡风险之间有确切关联。
这些不良饮食习惯,
是癌症帮凶!
1. 爱吃油煎、油炸食物
经过油煎、淋油等操作,食物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损失都较大,而且脂肪含量也大量增加,多吃不利健康。
油炸(即高温处理)的动物蛋白和脂肪,会产生一种名为“杂环胺类”的致癌物质,与肠癌发病紧密相关。
2. 爱吃烫食、热饮趁热喝
像火锅这类食物温度比较高,比较烫口,长期保持这样的饮食习惯,容易损伤食管黏膜,反复修复,长期循环很容易导致癌症。
3. 爱吃腌制、熏制、烧烤食物
咸菜和腌制品里面含有较多的亚硝酸盐,进入体内会和胃内的蛋白分解物结合,形成致癌物亚硝胺。烧烤或者熏制的方法制作过程中就可能会产生杂环胺和多环芳烃。
4. 霉烂变质食物挑拣后继续吃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早在1993年就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1类致癌物,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是氰化钾的10倍,致癌能力是二甲基亚硝胺的70倍,对肝脏组织的破坏性极强。经常摄入可能增加患肝癌风险。
5. 酗酒、酒精饮料摄入
酒精饮料摄入有关的乙醛被列为1类致癌物。2014年世界癌症报告中作出了一个统计——3.5%的癌症是由酒精造成的,同时每30个癌症死亡患者中就有一个是酒精造成。
哪些是癌症的高危人群?
食管癌
高危人群:我国食管癌高发区(位于河北、河南、山西三省交界的太行山南侧,在秦岭、大别山、川北、闽粤、苏北、新疆等地也有相对集中的高发区)、有经常性的恶心、呕吐、反酸的人群,有食管癌家族史的人群、患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人群,长期吸烟、酗酒人群等。
胃癌
发病率有年轻化的趋势。
高危人群:经常熬夜、长期精神紧张的慢性胃病人群,经常高盐饮食、吃腌制食品的人群,长期吸烟、酗酒的人群,既往有胃癌家族史人群,年龄超过40岁以上人群,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人群等。
大肠癌
在40-50岁以后发病率显著提升。
高危人群:40岁以上有两周肛肠症状(大便习惯、形状等改变)的人群、大肠腺瘤治疗后的人群,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人群,有大肠肠癌家族史的人群,年龄超过50岁以上人群。
肺癌
高危人群:有长期吸烟史的人群,有肺癌家族史的人群,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和肺结核等肺部慢性疾病的人群,工作中接触致癌物质的人群。
乳腺癌
高危人群:月经初潮早、绝经晚的人群,有乳腺癌家族史人群,第一胎在30岁以后的女性人群,常接触电离辐射的人群,饮食习惯不健康的人群(经常吃烧烤、吸烟、酗酒等)。
甲状腺癌
男女发生比率约1:4,多发于20-40岁女性。
高危人群:肥胖人群,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群 (如饮酒、吸烟、熬夜、抑郁、焦虑等),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过多接触辐射的人群。
肝癌
高危人群: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感染人群,酗酒人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人群,长期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人群,各种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人群,有肝癌家族史人群。
以上人群中,年龄>40岁的男性人群患病风险更高。
宫颈癌
发病率呈逐年升高和年轻化趋势。
高危人群:性生活过早、多孕早产或有多个性伴侣的女性人群,有宫颈癌家族史人群,有宫颈病变(长期慢性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等)的人群,曾患有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的女性人群,高危亚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人群。
胰腺癌
致死率高,发病率呈现年轻化趋势。
高危人群:长期吸烟、喝酒者,有胰腺癌家族史的人群,长期接触重金属的人群,糖尿病人群,慢性胰腺炎人群。
前列腺癌
高危人群:老年男性人群,有前列腺癌家族史人群,喜欢吃动物脂肪和红色肉类饮食的人群。
如何预防癌症?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远离烟草,减少酒精摄入。
2、积极锻炼身体,控制体重,避免肥胖。
3、改善饮食,营养均衡,避免高脂高蛋白饮食,不吃霉变食物,少吃烧烤、腌制食品,多吃粗粮、新鲜蔬菜水果等,保持大便通畅,减少便秘。
4、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劳,避免暴露于辐射和滥用药物。
5、多饮水,少憋尿,避免久坐,学会减压放松和保持良好心情。
6、定期体检,抽血化验肿瘤标志物,接种疫苗,如乙肝疫苗、HPV疫苗。
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