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世界捧到你面前——“双减”下移民乡村学校的书香寒假
新华视点 2022-02-03 12:35

斑驳的阳光从土房子的窗户上透过,投射在一张矮矮的桌子上。这个寒假,10岁的罗颖就坐在这里读书、写作业。

“在读完这个故事后,我懂得了要相信身边的朋友,在对待朋友时要更加真诚、友善,不能像列那狐一样耍尽阴谋。”“不要做贪婪的人哦!”“句子优美,必须积累。”……罗颖用稚嫩的笔迹记录下自己的读后心得。

罗颖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大河乡龙泉村人,就读于大河乡第九小学。今年寒假前,她从学校领到了《欧洲民间故事》《非洲民间故事》等几本课外书,这让小姑娘十分欣喜,寒假还未过半就已经快读完最后一本书。

微信图片_20220203123910.jpg

红寺堡区是我国最大的易地生态移民安置区,大河乡的村民主要是从曾经“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地区搬迁而来。青壮年多常年在外跑大车或务工,留守在家的妇女受教育程度不高,有的家长甚至不识字。

孩子的教育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完成,而当地的现实情况使得家庭教育成为薄弱环节。

“如果学校不下力气,孩子们可能就被耽误了!”大河乡中心校校长丁玉才说。

丁玉才从教20多年,绝大部分时间都在乡村学校。在“双减”政策落地后的第一个寒假,他选择在全乡10余所小学3300多名学生中推广阅读。

学校采购了一到六年级推荐课外书6000多本,每个学生平均能领到两本,邻近的学生还两两结对交换着看。

罗颖平时就酷爱读书,已读完家里仅有的十几本课外书,《三国演义》读了3遍,最喜欢足智多谋的诸葛亮。罗颖的奶奶说,孙女平时学习全靠自己,不需要大人催促,每天还会帮着做饭、收拾家务,非常懂事。

“学校发的书中,我最喜欢《非洲民间故事》,篇幅短、故事多,写的都是我没去过的地方,我不知道的新鲜事!”罗颖的同班同学夏紫涵兴致勃勃地说。

夏紫涵最近在读《格林童话》,这是她假期读的第四本书。她说,相比弟弟喜欢出去玩,她一直都更喜欢看书。上次去镇上书店,她还缠着妈妈买了《山海经》,因为里面有许多她没见过的珍奇动物。

夏紫涵家的物质条件在龙泉村算不错的,在跟随丁玉才走访的4个家庭中,只有她家有装满课外书的书柜。“平时只要看到对她有帮助的书就会买给她,希望她在积累词句和知识的同时,还能从书中获得更多的见识。”夏紫涵的妈妈和燕娥说。

XxjdzbC007028_20220129_CBMFN0A003 (1).jpg

然而,在大河乡,像和燕娥这样有阅读养成意识与相应物质条件的家长并不多。在另外一个家庭中,兄妹俩只拥有一本课外书;还有一些孩子看得最多的是教如何写作文的书。

在抓娃娃阅读的同时,丁玉才也在抓老师的阅读。他认为只有老师读书学习,才有充实的头脑教学;只有老师具有读书意识,才会关注学生读书习惯的养成。

因此,从2021年暑假开始,他就鼓励全校270多位老师每天阅读打卡,并坚持每天在群里提醒老师阅读。“可能有些老师会觉得我烦,假期还给加任务,但我相信长久坚持下去,他们会了解并认可这件事。”丁玉才说。

大河乡第九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师柳静然说,打卡一段日子下来,仿佛回到了大学时每天读书的“奢侈”时光,“我女儿三岁,每当我读书时她都静静在我身边写字画画,我想这就是最好的言传身教。”

XxjdzbC007028_20220129_CBMFN0A002.jpg

丁玉才告诉记者,前几天他和学校其他负责人专门抽出两天时间家访,很欣慰地看到娃娃们开始读书了。“我会坚持把这项工作做实做好,也希望社会上有更多人来关心支持乡村孩子的阅读,让他们读得更好、行得更远。”丁玉才说。

编辑/谭卫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