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本该成为家庭生活的必修课
中国教育报 2022-02-02 08:29

中小学生体质差,已经成为不争的现实。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忽视体育、孩子缺乏运动,是一个重要原因。

一项对6个城市2000多名中小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在课余时间缺乏体育运动的孩子中,他们的父母有60.6%平时不进行体育锻炼,而父母平时喜欢运动,孩子参与运动的比例也相应更高。

好动原本就是孩子的天性,如果引导得当,体育运动完全可以成为他们的自觉行动。可是在现实中却存在着各种障碍。

不少父母对好孩子的评价标准是“静”而非“动”,希望自己的孩子安静稳当。时常看到有父母这样训斥孩子:“你看人家孩子多稳当,你怎么就坐不住呢?”久而久之,有的孩子便在无形中受到约束,运动细胞也逐渐萎缩了。

在相当一些家庭中,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成了教育的“盲点”。有的父母认为孩子的学习最重要,学习负担已经够重了,哪有时间浪费在运动上;有的父母认为孩子不生病就可以了,没必要专门花时间进行体育锻炼,运动被排斥在家庭生活之外;还有的父母对孩子呵护过度,生怕孩子运动时累着、摔着、碰着,对孩子运动百般限制……其实,运动对孩子综合素质的培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生理意义上说,儿童阶段生长发育的状况将对其一生产生重要影响。运动能使人体内各种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比如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强肺功能、提高人体供氧能力、促进消化和代谢功能、促进动作协调、增强抵抗力等。对生长发育中的孩子来说,运动就像阳光、空气和水一样,是他们健康成长的原动力。

从心理意义上说,运动有助于孩子增强自信心、责任感、荣誉感和合作精神,有助于培养持久性、果敢性、自制力、独立性等个性品质,使他们性格开朗乐观、精神振奋、充满生气。通过体育运动,还可以缓解孩子的学习压力,消除心理疲劳,释放不良情绪,得到身体上的放松和心理上的愉悦。

从社会交往的意义上说,孩子参加自己喜欢的或者擅长的运动项目,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融洽与伙伴、与家长的关系,形成一种与他人合作的习惯,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为未来走入社会打好基础。

从培养道德规范的意义上说,体育运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活动,不仅为孩子提供社会生活需要的行为能力,而且可让他们学到社会生活的一般规则,培养他们尊重权利、履行义务的意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理解公平竞争的含义等。

从提高生活质量的意义上说,体育运动具有很高的娱乐价值。现代体育项目多具挑战性、刺激性、冒险性、新颖性、趣味性等特征,是人们在激烈竞争中表现自我、张扬个性、施展才华的重要方式。孩子们在体育运动中所获得的身心的满足和愉悦,往往是在课堂上和书本学习中很难得到的。

父母如果希望孩子健康成长,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首先要转变教育价值观,重视家庭体育并身体力行,让运动成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父母可以想一些办法让运动融入家庭生活,让大人孩子都受益。

一是挖掘家里的运动资源。住高层的家庭可以在周末或节假日里,大人和孩子一起进行“拒绝电梯”爬楼运动,还可以来个爬楼比赛;有的小区没有运动条件,可以选择在自家房间或阳台上锻炼,比如举哑铃、顶球、玩飞镖、做仰卧起坐等,还可利用墙壁、窗台做些压腿、压肩、踢腿等练习。

二是将运动与游戏相结合。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游戏有很多体育价值。他根据孩子年龄把游戏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孩子五六岁前,即用玩具玩耍进行室内游戏时期;第二个阶段转向室外活动性游戏,开始对同伴和集体游戏发生兴趣;第三个阶段的游戏有了更严格的集体形式,并逐渐成为竞技运动的游戏。总之让孩子在自己喜欢的游戏中,跑跑跳跳、追追赶赶,就可以达到运动健身的目的。

三是多一些户外活动。户外活动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周末外出时可以不开车、不打车,大人和孩子一起骑单车出行,既可以呼吸新鲜空气、晒晒太阳,还可以活动腿部肌肉;节假日父母与孩子一起外出旅游,在领略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的同时也陶冶身心。

四是在家务劳动中运动。在学习之余从事家务劳动同样能有运动健身的效果。比如擦地、收拾物品可以活动上肢;上街购物时手提重物可以增加臂力等。让孩子养成劳动的习惯,经常在劳动中出点儿力、出点儿汗,能够增强身体的代谢功能,促进体格发育。

只要重视运动习惯的培养,平时的生活中都可以见缝插针,让孩子在学习的间隙或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锻炼。全家人在共同运动中感受体育的乐趣,亲子关系也会更融洽。

作者/关颖

编辑/崔毅飞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