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保险、上市公司股东、百亿量化私募 2021年打新“黑名单”上都有谁?
中国证券报 2021-12-29 11:43

今年以来新股弃购案例不断出现。对于未全额缴款的投资者而言,弃购不仅会损失新股上市后可能的丰厚收益,更有可能被列入打新限制名单,从而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与新股无缘。

据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记者统计,截至12月28日,2021年中国证券业协会已开出13份打新限制名单及黑名单,累计有513名对象因存在违规行为被限制参与打新半年至一年不等;除个人投资者外,券商、险企、上市公司股东及百亿量化私募也赫然在列。

弃购获配新股是主因

截至12月28日记者发稿,年初至今协会已累计下发2份公开发行股票配售对象黑名单、6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配售对象限制名单以及5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配售对象黑名单,共有513名对象“上榜”。

从被限账户性质看,占据多数的是个人投资者账户,共有397户,占比77.39%;公司账户合计79户,占比15.40%;私募基金及资管计划相对较少,合计37户,占比7.21%。

从时间上看,上述被列入限制名单的账户,被限制参与打新的时间从半年至一年不等,绝大多数账户目前已获“解禁”。仍有39个账户需等到2022年,最晚的将到2022年7月才能重新参与打新,这意味着接下来大半年时间其都将与新股无缘。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账户打新被限?梳理发现,弃购获配新股是一大重要原因。从不少今年以来新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看,不少账户都出现全额弃购或部分弃购获配新股的情形,甚至有的机构获配金额只有几千元,竟然也没有缴款,因而受到处罚。

以北京涵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旗下涵德清源量化2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为例,根据工大高科发布的公告,该基金初步获配820股,获配金额仅9454.60元,但该基金最终实际缴款金额为0,也因此受到了协会的处罚。

券商、保险、量化私募“上榜”

梳理今年以来打新被限的机构投资者账户发现,其中不乏知名券商、保险公司、上市公司股东以及量化私募产品的身影。

4月28日,协会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配售对象限制名单(2021年第2号),被限的14个账户中出现了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自营投资账户和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自营账户,两家券商账户均被限制参与打新半年。

资料显示,信达证券是国内AMC系第一家证券公司,由中国信达、中海信托、中国中材共同发起设立,今年2月公司IPO申请刚获得证监会书面反馈;平安证券是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重要成员,前身为1991年8月创立的平安保险证券业务部。

在上个月发布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配售对象限制名单(2021年第6号)中,一家保险公司也因违规“上榜”。根据公告,国任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被限制参与打新半年。根据国任保险官网介绍,公司总部位于深圳,是深圳市属国资控制的唯一财产保险公司。

不少上市公司股东对于打新颇为热衷,但出现违规也将与可能的收益失之交臂。根据协会今年以来发布的限制名单,完美世界控股股东完美世界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恒顺醋业(16.090, 0.00, 0.00%)控股股东江苏恒顺集团有限公司、西藏药业第二大股东西藏华西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公司的自营账户,均因存在违规行为而被协会限制参与打新。

“量化私募”是今年下半年市场热门词,梳理发现,今年打新被限的私募产品中,不少背后管理人为量化私募,一些私募资产管理规模甚至超百亿元。

根据协会9月9日发布的公告,量锐资产-招享指数增强6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因弃购获配新股被限制参与打新半年,该基金管理人为百亿量化私募宁波金戈量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11月15日,鸣石金选15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因上述原因同被协会限制参与打新半年,该基金管理人为另一家百亿量化私募鸣石投资。

制度建设持续完善

除上述监管外,今年7月17日,协会曾宣布对11家存在违规情形的网下投资者采取相应自律措施,其中对1家基金公司子公司、1家私募基金管理人暂停网下投资者资格3个月,对1家私募基金管理人、1家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暂停网下投资者资格1个月,对7家私募基金管理人予以警示。1个月后的8月13日,协会再次宣布对19家网下投资者采取自律措施。

在加强监管同时,协会近年来也在持续推进相关制度建设。此前协会发布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承销业务规范》中即已明确网下投资者在参与网下询价时存在的违规情形,其中就包括“提供有效报价但未参与申购”“未按时足额缴付认购资金”等。

针对开市不久的北交所,本月协会还发布《北京证券交易所股票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并上市网下投资者管理特别条款》,明确对网下投资者所管理的配售对象在公开发行并上市股票网下报价后存在“提供有效报价但未参与申购或未足额申购”等情形的,协会将采取自律措施,并明确“被列入限制名单期间,该配售对象不得参与北交所、上交所、深交所股票市场各板块相关项目的网下询价和配售。”

编辑/范辉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