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ng听丨北京物种多样性调查:斑羚已到十三陵 华北豹何时回京?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11-30 17:09

住在北京,你知道这里有哪些野生动物吗?恐怕很多人都想不到,在昌平十三陵,有斑羚正在山坡上遥望着景区里的人流涌动。

今年5月,“猫盟”公益组织受十三陵林场的委托,展开生物多样性调查,令人欣喜的是,志愿者在十三陵潜山区不止一次拍到斑羚——这是一种十年前在北京根本见不到的动物。

志愿者估计,以北京目前生态恢复的速度,最快再有十年,在北京消失了三十多年的华北豹就要回家了。

在昌平十三陵 可能会见到斑羚

“猜猜这是什么动物?你们绝对猜不到。”当志愿者将野外红外相机拍下的一张照片传到“猫盟”办公室时,负责十三陵林场物种调研的王一晴先是吃了一惊,当看到那条黑色的尾巴时,她欣喜起来:是斑羚!

王一晴将照片发给了“猫盟”创始人宋大昭,宋大昭进行了仔细比对,并不是他们不认识斑羚,而是他根本没想到,会在十三陵拍到斑羚。他说,“当时我的内心是震惊的。”

照片是斑羚的背影,确切地说是斑羚的屁股,那条并不算长的黑尾巴正对镜头,背脊正好挡住脖颈,宋大昭一度担心这是附近村民喂养的家畜,但看到黑色的尾巴和短角,他确认这是斑羚。

此前,宋大昭已确认北京有斑羚存在,近年来,一些驴友、观鸟爱好者和环保志愿者都会偶尔与这种大型动物相遇,甚至有人曾用相机清晰拍到斑羚卧在山顶巨石上的场景。但那大多是在北京西部或北部更深的山林地带,那里人迹罕至,远离城市的喧嚣,是野生动物栖息的天然场所。

能够在十三陵林场这种潜山区拍到斑羚,说明这个种群正在北京的山林里扩大,他们的生活半径开始从深山进入潜山,走入到了城市的边缘。

此次拍到斑羚的红外相机,架设在万娘坟村后山果园上方的侧柏林里,下面的果园就是当地村民栽种的。在物种调查的过程中,王一晴曾来过这里,从村民口中得知,这里曾出现过斑羚,有人说见过斑羚从山上掉下来摔死在果园里。为了验证这一说法,志愿者们在这里架设了红外相机,果然捕捉到了野生斑羚的踪迹。

十三陵已能囊括北京现存大中型兽类

“猫盟”是此次十三陵林场物种调研的实施团队,这是一个以科学保护中国野生猫科动物为目的的公益环保组织,是国内猫科动物调查和保护经验最丰富的团队之一。

据“猫盟”创始人宋大昭介绍,其曾经只是一个观鸟爱好者,2008年开始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到一些环保工作中。2012年他辞去了工作创办了公益组织,开始亲身投入到保护野生动物的事业中。

“那时候并没有特别明确要做哪个方向,只是想要为恢复生态出力,后来想着什么能够代表生态的恢复呢?那肯定是顶级物种的恢复和保护,华北地区最顶级的物种就是豹子,而且大型猫科动物也是保护的热点,也存在着较大的生存问题,所以最后我们就确定以保护华北豹为首的猫科动物为主。”宋大昭说。

而负责此次物种调研的“猫盟”公益组织的工作人员王一晴,和志愿者们组成了一个十人左右的团队,从5月份开始进行调研。

调研工作要先按林场的面积位置确定红外相机的安装点位,然后由驴友志愿者帮忙上山安装,并且定期给相机充电或读取数据。此次物种调研主要是针对兽类,对于鸟类和昆虫的调研涉及不多,但也开展了一些工作。其中包括带专家利用走线法去记录鸟类的情况,以及用灯诱等方法来记录昆虫。

王一晴是从英国读完生物专业后回到国内,她的第一份工作就是进入“猫盟”成为一名全职的公益人士。虽然做公益很清贫,做物种调研很辛苦,这似乎与她“海归”的身份不相称。但王一晴说,自己学生物科学,为的就是亲近大自然保护生物,现在能够有机会实现梦想,接近大自然中的千万种生物,何乐而不为。

在野外进行物种调研是很辛苦的,好在此次调研的十三陵林场就在北京的潜山区,志愿者有时会在野外露营,多数时候他们还是可以返回城里或家中居住。

十三陵林场所处燕山山脉的最南端,最高海拔在沟崖分场,中峰顶海拔仅954.2米,平均海拔400米,整个林场由蟒山、龙山、南口、沟崖、长陵、北郝庄组成。总面积大约有86平方公里,是北京园林绿化局直属最大的国有公益林场。其中一些分场就在城区里面或边缘地带,经常会有附近的居民在山上锻炼休闲,即便是较远的分场,从昌平城区开车也不会超过半个小时,直线距离只有几公里。

据了解,目前在十三陵林场架设的红外相机拍摄到的兽类(不含蝙蝠、鼠类)已经有豹猫、貉、猪獾、狗獾、黄鼬、果子狸、中华斑羚、西伯利亚狍、野猪、东北刺猬、蒙古兔、北松鼠、花鼠、岩松鼠等14类物种,几乎囊括了北京现存所有大中型兽类。

 终极梦想让豹子回到北京的家

“猫盟”在北京做物种调研看到的令人欣喜的结果,也让宋大昭觉得自己“离梦更近了一步”。

他们的梦,就是“让豹回家”,而这里的家,指的就是北京。

北京为何被认为是华北豹的“家”?宋大昭介绍,据考证北京历史上就有过华北豹,而且华北豹亚种命名的标本也来自北京,所以华北豹按说也可以叫做“北京豹”。只是,随着人类的发展,北京不再适合野生豹的居住,它们“离家出走”了。

2010年,宋大昭和伙伴们曾经试图在北京寻找华北豹的踪迹,他们走遍了北京可能会有华北豹栖息的西北部山区,但是听到的只是华北豹的传说。

有村民告诉他们,二十年前曾经在山里见过豹子,对于住在山上的人来说,都知道山里有豹子生活。但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村民们就再也没有见过豹子。一路打听下来,宋大昭听说过的在北京距今最近的有真实证据存在的华北豹是在1995年,有人发现一只豹子死于密云白河的河道里。

“这是不是北京最后一只华北豹并不确定,但此后确实再没有人在北京地区见到过野生华北豹。从95年至今已经有快30年了。”宋大昭说。

虽然失望,但他也能够理解华北豹为何会离开北京。毕竟北京从元明清三代开始就是都城,为了修建宫殿庙宇,北京周围的林地遭受了不小的破坏。解放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北京的发展更为迅速,公路和旅游的发展让人类能够更方便快捷地进入山区休闲娱乐,这种情况下野生动物自然会避开人类,去更偏僻的地方生存。

“其实不仅仅华北豹,就是我们今天拍到的中华斑羚,其种群在北京的恢复也就是最近十几年的事。”宋大昭说,后来为了找寻华北豹的踪迹,他和伙伴们只能扩大范围,去了河北和山西,终于在那里找到了野生的华北豹。

要想“让豹回家”需要做的工作有很多,也不仅仅局限于保护和恢复北京的生态。一方面要保护好山西和河北的华北豹种群,让他们安全繁衍生息,种群扩大了,他们的栖息地才会扩大,才有可能向北京方向活动。而另一方面,北京的生态也要恢复,要有足够供华北豹种群栖息的山林,还要有足够的食物。

1998年,国务院发布了保护森林资源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重新修订,全国各地开始封山育林,这对于生态恢复的帮助是决定性的。随着封山育林政策的执行,野生动物栖息的环境在慢慢改善,只是需要时间耐心等待。

而“猫盟”要做的事情,就是在环境恢复的同时,让现有物种能够安全的繁衍生息下去。“猫盟”的公益志愿者们便常年在山西、河北等地活动,尤其是华北豹种群比较稳定的山西和顺县,这里,被宋大昭称为“梦开始的地方”。

华北豹第一县的生态样本

在和顺,“猫盟”志愿者们会挨家挨户宣传野生动物保护法,还会上山对当地物种进行监测和巡护,发现如兽夹等偷猎物品时便会马上清理,并将有关偷猎线索转交给公安机关。

随着保护的深入,一些野生动物开始与当地村民产生“人兽冲突”,野猪、黄鼬等野生动物进入村民家中糟蹋庄稼、吃掉家禽的情况时有发生,随着豹子种群的增加,甚至有老乡家的牛羊被吃掉。“豹子这么多,又不让打,俺家的牛就这么白白被吃了?”老乡们生气,公益组织就筹款为他们提供赔偿,避免村民与野生动物为敌。

多年来的保护成效显著。从2015年到2020年,“猫盟”在和顺县已经累计识别出89只华北豹成年个体,其中公豹25只,雌豹46只,未明确性别的个体18只。截至2020年,和顺县境内共有44只成年华北豹活动,其中有19只确认为长期在和顺县定居的豹子。

在保护的过程中,和顺县政府也参与进来,宋大昭说,政府部门一旦行动起来,爆发的能量比民间组织要大得多。

很快,和顺县政府就把将近全县一半面积区域拿出来划成了“和顺县西部生态功能保护区”,不搞污染性工矿企业,避免大规模开发破坏。为了保护华北豹栖息地,一条原本设计会穿越华北豹栖息地的高速公路联络线都被改变了选址。

为了保护华北豹,和顺政府和百姓付出了努力,如何让这些努力能够得到回报呢?于是,打造“华北豹第一县”的品牌出炉了。通过“华北豹第一县”的影响力,和顺开始发展各种绿色环保产业,同时打造华北豹保护的生态科研基地,和顺要以华北豹保护为跳板,向国家级保护区迈进。

和顺华北豹的种群稳定和扩大后,“让豹回家”的可能性就在逐渐增大。“猫盟”近年来在河北和山西交界的小五台、驼梁、赤峰等地进行野外物种监测,发现这些地方的物种种类和数量都在上升,而且已经发现了华北豹的踪迹。

2019年,在河北驼梁发现了定居生活的华北豹。“驼梁距离石家庄138公里,距离北京也就200多公里,这是我们目前知道的距北京最近的豹子。”宋大昭说。

宋大昭乐观的估计,以目前生态恢复的速度来看,再有十年,华北豹就有可能“回家”。

不过,宋大昭告诉北青-北京头条记者,华北豹回到北京的概念需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所说的“让豹回家”是在北京能够有定居的华北豹种群,而并非只是在北京出现华北豹。

“2012年时,我们在小五台曾经拍到过豹子,那个豹子离北京很近了,翻过山就到了北京,但不能说那是距离北京最近的豹子。因为后来我们发现,那只豹子出现在小五台,也只是路过。”宋大昭介绍,华北豹是典型的猫科动物,一只母豹的栖息地需要有60到70平方公里以上,换算下来跟北京二环以内的面积差不多,如果是公豹需要的面积会更大。在这么大的面积里,要有华北豹种群足够的食物,才能保证稳定的生活下来。尽管现在北京的物种在恢复,种类丰富了,数量变多了,但总体来说,还没有达到足够养活一个华北豹种群定居的数量。

让豹子回家北京有这个自然条件

“华北豹要想‘回家’,北京要做的就是‘筑巢引凤’。而就政府部门来说,应该加强京冀晋之间的合作,就太行山山脉的生物种群进行统一的保护。”宋大昭认为,种群保护不分省市,如果一个地方做的不好,相邻的地方也会受到影响。

在他看来,北京的物种条件的基础其实是很好的,北京有非常大面积的山林,而且地形复杂,物种多样,这在国内的大型城市几乎很少见到,甚至在世界上都位于前列。

今年以来,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都出现了很多野生动物进入到城区的事情,宋大昭认为,这一方面说明野生动物确实在增加,但另一方面作为北京来说,根本不用担心会爆发过分的“人兽冲突”,因为北京的山林面积太大了。

“南京的野猪跑到了街头,很多人说这是野猪多了,证明南京的环境好了。但其实北京的野猪肯定比南京多,野猪不进城,能说北京的环境就不如南京吗?同样,上海的貉也是这个道理。北京的野猪和貉在山林里就足够生活了,没有必要跑到大街上和小区里去住。相比平原地区为主的南京、上海等城市,北京有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北京才有可能有豹子这种食物链顶端的动物。”

宋大昭觉得,北京的华北豹应该比肩洛杉矶好莱坞山下的美洲狮。在他的脑海里,始终有这样一个画面:十年后,一只雌性华北豹从山西或河北,惬意的来到了北京的山林里,与一只雄性华北豹相遇,于是一个华北豹的种群在北京的山林里繁衍生息,他们不断的迁徙活动,与北京的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白天,八达岭长城上游人如织,华北豹在山林中仰望敌楼上的游人;黑夜,这只华北豹登上空无一人的北八楼好汉坡向东遥望即将的黎明。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子渊
编辑/白龙

相关阅读
北京延庆时隔5年再次发现野生中华斑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01
河北今冬首次拍摄到成年华北豹影像
北京日报 2023-12-01
山西华北豹分布北扩
中国新闻网 2023-11-16
北京这处野生华北豹原始栖息地,“小豹北北”来报到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05-24
豹啊!京西林密,可缓缓归矣!
新华每日电讯 2023-05-22
北京连续三年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 已累计记录物种6408种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22
北京连续三年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已累计记录物种6408种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05-22
山西连通“两纵六横”生态廊道 扩增华北豹分布版图
中国新闻网 2023-05-2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