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专利正从量向质转变 智慧金融、医疗健康和能源三领域质量最高
证券日报 2021-10-27 16:51

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其核心驱动力数字科技的迅速突破。作为衡量数字科技发展水平重要指标的专利数量,也在相关政策的扶持下爆发式增长的同时呈现从数量向质量飞跃的趋势。

零壹智库目前发布的《2021年区块链专利质量发展报告》(下称:《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区块链专利已覆盖了智慧金融、智慧交通、智能汽车等40多个行业。其中,高质量专利主要集中分布在智慧金融、医疗健康和能源3个领域。

区块链专利 正向“质”转变

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区块链重大项目评审专家、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区块链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陈晓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数字科技的发展,带来的不仅是数字技术,更重要的是通过数据科学改造了生产力和创新模式,改变了全球经济竞争格局,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

早在2021年6月份,工信部和网信办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的指导建议》(下称《指导建议》),明确提出要在2025年培育3家至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和一批创新引领型企业。专利,作为一家区块链企业建立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也出现在《指导建议》中,提出要加强区块链知识产权管理,培育一批高价值专利,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知识产权体系。

对于企业而言,国际专利可以在保护自身专利的同时,还可以提升国际竞争力。

零壹智库的统计显示,从2015年,全球有47个国家和地区、近7800家公司参与区块链专利申请,合计5.49万件。其中,中国是目前专利申请数量最多的国家,全球近60%的专利申请来自中国企业。

“我们调研后统计发现,我国正在从追求专利数量向注重专利质量转变。”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对《证券日报》记者称。

从可以量化数据的专利引用情况来看,中国有7445件专利被引用过,占专利申请总数的23%,涉及1733家公司。其中,专利被引用数量最多的3家公司分别是蚂蚁集团(733件)、平安集团(647件)和腾讯(492件)。具体来看,蚂蚁集团授权专利数量达到2057件,从影响力来看,733件专利发生过被引用情况,位居全球之首;从技术分布情况来看,有4288件专利是关于区块链底层技术,占其申请总数的62%。

“专利是激励数字经济持续创新的关键。”易观高级分析师苏筱芮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专利保护带动企业创新,可以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区块链技术作为数字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技术,其应用正渗透到生产、生活场景的方方面面,为简化传统业务流程等起到了促进作用,使生产生活朝更加智能化、数字化方向进化。

金融成为区块链技术应用 最频繁行业

目前我国区块链专利并已覆盖智慧金融、医疗健康、能源、智慧交通、智能汽车、电信等40多个行业。从行业分布情况来看,高质量专利主要集中分布在智慧金融、医疗健康和能源3个领域。且相继有1400家公司申请了区块链+金融相关专利,合计约5000件,有714件获得授权,授权占比为13%。

同时,由于区块链技术不可篡改、去中心化、可溯源等特性,受到金融行业的青睐。报告显示,金融是区块链技术应用最为频繁的行业。授权专利数量也最为突出,截至2021年6月份,我国有281家公司、714件智慧金融专利获得授权。其次是医疗健康和能源行业,分别有105件和92件专利获得授权。

于百程表示,区块链的相关特性有助于金融机构简化金融业务办理流程、节约运营成本、提高数据质量、降低欺诈分析和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所以受到金融业和金融机构的青睐。

而从区块链金融行业应用情况来看,根据各企业专利申请情况及研发结果,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联合征信是区块链技术在金融行业最受关注的3个场景。

其中,供应链金融是银行以核心企业为出发点,将其上下游的中小企业联系在一起,并为这些企业提供融资的服务。区块链应用正助力传统供应链金融解决核心企业信用不能跨级传递;贷款企业履约风险高以及信息孤岛等痛点。

在资产证券化方面,区块链相关应用正助力解决债券融资各参与方信息割裂,信息不对称;底层资产无法穿透;难以对产品全面信息进行掌控等痛点。在联合征信领域,区块链相关技术应用正在助力解决信息孤岛;保障数据安全数据修改追溯困难等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根据《2019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数据显示,我国国内有效专利实施率为55.4%,大量专利并没有得到充分实施落地应用。

于百程建议,相关机构应该专注科技创新,减少低质量专利申请,着重专注细分赛道,将区块链技术落地使专利能够得到充分实施。

文/证券日报记者 李冰

编辑/范辉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