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减贫密码》为何能打动全球亿万观众
新华每日电讯 2021-10-18 10:08

今年的10月17日是第29个国际消除贫困日,也是我国的国家扶贫日。从2012年底拉开新时代脱贫攻坚序幕,到2020年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中国几千年历史上首次消灭绝对贫困,这是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是中华史诗的高音段落。

在脱贫攻坚战获得全胜的历史性节点,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发布重磅报告《中国减贫学》,从政治经济学视野阐释中国减贫理论与实践。同时,新华社CNC(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推出大型中英双语纪录片《中国减贫密码》,以融通中外的胸襟视野、极富感染力的视听语言、真实生动的案例、多国专家的访谈,展现中国脱贫攻坚战的壮丽征程。

传开了,叫响了!上线不足半月,该片的全网浏览量即超10亿,国内多家网站置顶推荐,相关微博话题总浏览量超过7800万;推出西文版和葡文版,在非洲、欧洲、美洲、亚太地区数十个国家的电视台、网站、互联网终端落地播出,覆盖全球超过36亿观众。

在日前举办的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中国减贫密码》获得纪录片单元入围奖。

一部倾情倾力的纪录片,散发出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戏里戏外的故事,汇聚成一首致敬脱贫攻坚的视觉奏鸣曲。

戏里到戏外

这首“曲子”,“曲”中有画,画里见人。一个案例即一条路,实践背后是理论,故事蕴含普遍原理。一部纪录片就是一串可资借鉴吸收的减贫密码。

浓雾锁村VS“浓雾”尽散

收获后的云南红河哈尼梯田,迎来一年中最美的时节。依山漫开的梯田像大地上的调色盘,蓝天、白云、绿植、红土,被梯田调出独有的色彩。

而这里有个“吝啬鬼”,没过几分钟,便要把一切景象从人们的眼前藏起来。它就是雾。

“前一秒小村庄还清清楚楚,下一秒就‘雾失楼台’。”导演李光正说。

只能靠等。李光正带领摄制组,在浓雾里架起相机,一守就是几个小时。硬是从浓雾的间歇里,拍到了明澈的梯田。

在这个叫阿者科的西南村庄里,除了等雾散,摄制组还要等一个人。

三年多前,中山大学为阿者科村量身打造了一套旅游脱贫方案。阿者科村由此多了一位“常住人口”——驻村干部王然玄。

后来被表彰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的王然玄,驻村多年,工作扎实,身上不缺故事,满足“完美拍摄对象”的要求,唯一的“缺点”就是太忙了。眼看到了约好的拍摄时间,一有村民找来,王然玄就走不开。

摄制组跟着王然玄进了村民家。梁上吊着干货,小猫在篝火旁理毛,老人抱着孙女。年轻的驻村干部,要拨快这里时光的节奏。

村里的大喇叭,响起召开村民大会的通知,伛偻着背的老伯、背着娃娃的妇女都来了。

发展旅游,让村庄和人心都活跃起来。曾经风吹日晒在外打工、为了生活努力支撑的高阿嫂,如今在家门口挣到了钱,脸上“浓雾”尽散,焕出阳光。

阿者科整村脱贫了,“我只是全国千千万万驻村干部当中普通的一位”。镜头里的王然玄,与背景中美丽的阿者科融为一体。

毁灭之恨VS再生之恩

“都说咱老百姓/是那满天星/群星簇拥才有/那个月呀月光明……”男子的歌声,在雪地针叶林中响起,带着回音。

50多岁的黑龙江省富裕县村民姜开义,打小就爱唱歌。可7岁那年村中暴发的一种地方性心肌病——克山病,击碎了他的音乐梦想。“我挺恨这个病。”这个“恨”字,仿佛从姜开义受过伤的心脏里发出。

也正是这个“恨”,让承担健康扶贫拍摄任务的导演孟菁及摄制组,决定将镜头对准克山病。

位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院内的克山病防治研究所,记录了中国政府治服这个曾在东北、西北肆虐的“厉鬼”,前后努力了70多年。其中,于维汉是一个不会被忘记的名字。

“于维汉留洋学医,跳交谊舞,西装革履。国家号召有志青年到最艰苦的地方去,他就到黑龙江农村治克山病,在这儿过了28个春节。”孟菁感动地说,“从于维汉到研究所现任学科带头人孙树秋,老百姓对他们的感激,如待再生父母。”

从2005年起,中国将慢型克山病患者纳入国家医疗救助体系,疾控中心的医生为患者送药上门。病情得以控制的姜开义,在半百之年从零开始学习声乐。

纪录片总导演武笛和姜开义是老乡,用家乡话唠了一天,后者已敞开心扉,“我妈知道我喜欢唱歌,一直希望能看见我在舞台上演出,但一直没有如愿。”

武笛带着摄制组走向他的舞台——辽阔的黑土地,阳光透过玉米秆,姜开义目视前方,唱得格外认真。

“无论你在干啥,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咱的妈。”最后一个音唱毕,姜开义用尽力气大喊:妈——!随即,50多岁的汉子闭上双眼,放声大哭。

这一幕,被完整地记录下来。很多观众说,这是全片的泪点。而那天,在那零下几十摄氏度的田野里,武笛、孟菁、摄影师吴鲁和孙少光——在场所有的见证者,都热泪满面。

赛场台VS入场券

向西,是青藏高原的皑皑雪山;向东,是刀劈斧削的金沙河谷。这里,是大凉山,水缠着水,一山放过一山拦。

一个少年,正在一座桥上奔跑。无人机镜头里,群山无言,除了一江瑟瑟,只有少年在跃动。

他叫金鑫。面对镜头,他的母亲吉克衣五莫用彝语说:“我是那种哪怕死了都会供孩子读书的人……因为我什么都不懂。”

发展教育,斩断穷根。为了呈现“扶贫先扶智”这一减贫密码,导演苏轶人和摄制组踏访大江南北多所学校,见证基层教育的巨大进步。一些藏在山里或者边远地区的学校,除了建起现代化的校舍,还请来乐队、组建球队,给孩子们播种更丰富的梦想。

手写屏上的板书,讲台上的雕像,画素描的学生……金鑫的母校泸沽中学就是这么一所重视学生全面发展的特色学校。而“对抗性强、耐力出众”的金鑫,成了一名少年拳击手。

“金鑫特别打动我的是他的单纯。我问他走出大山的愿望是什么,他悄悄说,我想顿顿都吃肉,我不想再吃土豆了。”苏轶人说,“他又有年轻人的那种执着和斗志,练拳击,就要‘当拳王’。”

金鑫等的就是它——四川省队选拔赛。第一局,金鑫打空几记重拳,落了下风。场下,男同学伸长脖子、张大嘴巴,女同学紧张得把下巴埋进衣领里,眼睛却眨也不眨。教练袁伟珂喊“不要丢点”“上下都要有”,金鑫又挥起拳……

这些场面,都“收”进了摄制组的镜头里。

几个月后,苏轶人再次联系金鑫,他已经是省队的拳击手了。

镜头内外的她与她VS镜头同框的她们

川、塬、峁、墚,每一抔黄土都在说,这里是陕西。

蔡亚玲和丈夫开着农用三轮车,风尘仆仆地行驶在陕西省富平县的乡间小路上。车上,是一箱箱柿饼,合作社300名村民的生计。

可是疫情席卷,柿饼滞销了。本该飞入千家万户的数吨柿饼,堆压在仓库里,无处可去。

什么样的魔法能让柿饼再次飞入千家万户?答案是电商。

电商主播薇娅,拥有8000万粉丝,发起过上百场扶贫助农直播。

她来到1300公里外的富平。一番细致考察后,一场直播,为蔡亚玲的合作社卖掉15000斤柿饼。

难关已渡,日子继续流淌。制作柿饼的大瓮顶着“红盖头”,阳光照进小院,蔡亚玲坐在大瓮旁说:“咱们不能靠薇娅啊,咱们还得靠咱们自己啊。”

在薇娅那场直播半年后,蔡亚玲又来到1300公里外的杭州,找薇娅取经。蔡亚玲走进薇娅直播间,和她一同“带货”;薇娅给她出主意——建立标准化,打造爆款,让产品变成有竞争力的商品……

回到合作社,蔡亚玲以古朴的院墙、枝头挂着的红灯笼和一串串柿饼为背景,在面前支起手机,开启了自己的直播。镜头里,她笑脸盈盈。

而导演韩曦乐和摄制组的镜头,不仅记录下她的笑,还有那次滞销带来的压力。回忆化成一行又一行泪水,打湿了她的口罩。

生无可恋VS人间值得

天还没亮,空中挂着一弯浅月。准备赶着牦牛去吃草的西藏那曲桑多村村民普次仁,眼里闪烁着月亮的清辉。

“原来生活过得很艰难,最差的时候就连糌粑都吃不上。”镜头对准他的脸,一道道皱纹和沟壑,恰如这里一道道绵延的山。

山,是这里的主角。因为时间紧,摄制组飞抵拉萨后,没给身体留下适应期,直接上到海拔4500米的那曲。这里意味着绝美的风光,也意味着绝对的艰辛。“远在阿里,苦在那曲”,导演刘帅、洛登高反严重,背着氧气罐,吸一口拍一会儿,甚至需要新华社西藏分社的两位司机来完成录音工作。

接下来摄制组却收获了个“人间值得”的故事。

脱贫攻坚战打响,中国开始为每一个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普次仁的致贫原因是“交通落后”,精准扶贫的第一步,就是搬出大山。

普次仁一家住进离那曲市区只有半小时车程的新宅。小院方方正正,依然保留藏式民居的特点。普次仁在大门挂上洁白的哈达。

搬出来,还得留得下。在家门口的现代化畜牧业示范基地,普次仁和妻子、儿子都找到了工作,成为“同事”。基地分红,普次仁数着钞票,脸上的皱纹又延展开来。

乘风破浪的哥哥VS踉踉跄跄的无人机

天还没亮,灯光在渔船上升起。一群“乘风破浪的哥哥”,正往海里驶去,陈志东是其中之一。

目的地是一座巨型海洋牧场。远远近近的圆圈,像是洋面上绽开的花朵。事实上,这是近600口深海养殖网箱。这一片蔚蓝的海水“牧草”里,养着数千万斤金鲳鱼。

它们,是海南省临高县产业扶贫项目的“海上银行”。贫困户可以将政府发放的扶贫资金注入公司,每年能拿到15%的分红。陈志东既是股东,也是员工,负责网箱维护。

寒潮将至,陈志东出海换网箱,摄制组随他前往。海风很大,导演丁汀、吴飞座在剧烈起伏的海浪中晕了船,无人机也被吹得踉踉跄跄,“拍到的画面根本没法用”。

第二天,新华社海南分社出动一架大型拍摄用无人机,渔船化身“航空母舰”,承接无人机的起降。海浪没有停歇,摄制组像前一天一样,每个人“从头吐到尾”。

也正是这样,摄制组拍到了工人如何在水下拿着很粗的“针”缝补渔网,拍到了成百上千条金鲳鱼灵活游动的身影。

暂别海上的生计,陈志东与伙伴们投入岸上的烟火。不管多累,陈志东总会在下午4点,接上2个女儿,穿过闹市回家。

面对“甜蜜的负担”,陈志东并不担心,海里欢游的金鲳鱼,以及临高县的特色产业,是脱贫政策授予他的“鱼”与“渔”。

戏外到戏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

新华社社长何平定调指挥,副社长张宿堂4次审改,CNC负责同志阎涛与总编室负责同志协同修改——只为打造一部细节动人、情感充沛,国外受众也喜欢看、愿意“转赞评”的纪录片,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生命的河流VS命运的石头

拍摄团队12名核心成员中,有9人曾长驻非洲工作,触摸过极端的贫困和生存压力。“片子里,每个人故事的开始和结束都有巨大的不同。”武笛说,“在时代之手的推动下,他们生命的河流拐了一个大弯。”

“新华社这部片子不应止于‘记录’,还应对其他国家有启发作用。”阎涛在立项之初就提出,此片要能触动中外观众共通的情感,不说教,靠“打动”,并要有海外视频素材。

最终,片子里的故事,发生在冰川脚下、山的那边、海的尽头、地球那端,虽然拍摄难度大,但团队不惜脚力。“我们希望从画面和故事的多样性中,体现脱贫攻坚战‘横扫’中国乃至世界的每一个村落。”制片人王璐说,记者扎进老百姓,用脚多走几遍角角落落,才能找到最打动人心的故事。

“去到那些山高路远的地方,目睹他们生活的变化,看这些变化在他们的眼神中留下的印记,我真心觉得国家做的这一切都非常值得。”苏轶人说。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片尾一一呈现片中贫困户的面孔、名字、脱贫时间。”武笛说,“我们希望观众记住这些面孔,记住这些被改变的命运。”

极致挑战VS极致水准

一部包含国内外十余个拍摄地、数十位中外籍采访对象、时长50余分钟的纪录片,制作难度有多大?

调研、采访、拍摄、剪辑、配音、配乐、翻译、包装……这还不包括设备配置、资源调度、采访对接、版权事宜……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而团队只有两三个月时间。

“团队要做的事只剩一件——完成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王璐给工作群起名为“见证奇迹的时刻”。

“虽是‘极致挑战’,我们也始终追求‘极致水准’。在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个注定载入史册的节点,新华社不出一个有分量、高水平的大片,就对不起国社的品质。”被称为“团队主心骨”的王璐说,“非一般的速度背后,是整个团队非一般的磨合与信赖、热爱与付出。”

这是一个“功勋团队”,曾制作过《与非洲同行》《一带一路上的智者》等扛鼎之作。“中文好,外语棒,导演全部会摄像。”王璐说,团队成员常常“一人分饰多角”,坚赞摄像、航拍兼制片,孟菁负责英译初稿,韩曦乐组织各摄制组航拍,李丽洋、朱龙川等数十位团队成员随时在线提供内容、技术或后勤支持……

不仅技术“全能”,而且战斗力强。丁汀领到任务后,立即把年幼的孩子安顿给亲人照顾;黑龙江不到下午四点天就黑了,摄制组凌晨起床“天放光就开机”,午饭都不吃;洛登“高烧不下火线”,李光正、孟菁“带伤不停机”;经常开会到凌晨一两点,再“单线对接”到三四点……

领命一周后,确定思路和框架——中国经验、世界实践,见人见事,用事实证理论;不到两周,各组开始“犬牙交错式”接续拍摄;四周后,杀青;六周后,粗片完成。

在拍摄一线,什么艰难险阻都可能遇到,可遇到什么艰难险阻都得克服。这是制片主任牛小溪的工作难点,也是她的本事所在——把千头万绪,理得条分缕析。团队成员“最怕接到她的电话,因为这意味着有必须按时完成的事”,而遇到困难想起她就有了信心,“牛主任永远有办法”。

最终——天光、云影、薄雾、晨曦,群山、冰川、树林、麦地,高楼、道路、村落、牧场……天南海北的航拍画面,前后接续。

孩子的脸,老人的脸,父亲的脸,母亲的脸,有的天真地笑,有的出神地望,有的无声地哭……细腻多元的特写镜头,气质如一。

如今对比成片与手册,武笛非常自豪:“大家100%完成,无一遗漏,无一打折。”

“通过这部片子的专业探索、经验积累,CNC乃至整个新华社的纪录片摄制水平都提高了。”王璐说,“工业化流程与艺术性创作的结合,以及团队成员如何无差池地契合其间,都是意义远超一部纪录片的宝贵财富。”

片子首发的那天清晨,苏轶人揣着杜比版本,走在下着雨的长安街上,心想,自己怀里是一颗磨了三个月的珍珠。

观众识珠。发布不到半月,《中国减贫密码》全网浏览量已超过10亿次,登陆非洲、欧洲、亚太地区数十国的电视台及网站,海外社交媒体转载“全面开花”,西文版和葡文版也与拉美国家观众见面,还有多国将片子翻译成自己国家的语言播放。

“这是张国立的纪录片配音首秀,点赞!”“中国共产党说到做到,共产党人言出必行。”“超好看,充满艺术感染力!”

片子赢得了观众的心,无论海内外。各国学界和媒体界亦传来诸多赞美。法国智库席勒研究所研究员克里斯蒂娜·毕埃尔说,在中国宣布消除绝对贫困之际,新华社运用视觉语言,通过典型事例,将脱贫攻坚伟大创举浓缩于一部50分钟的纪录片,非常值得一看。

最后,团队的slogan从“见证奇迹的时刻”变成了这一句:“能够记录下中国减贫密码,是我们的荣幸。”

文/王若辰

编辑/倪家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