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辆近在咫尺,自主三强下月能否携手撞线?
中国经济网 2021-10-15 08:00 阅读量:5753

芯片供应短缺,让“金九”车市的成色不足;有着“自主三强”之称的吉利、长城、长安,其单月销量因此出现一定波动。不过,这并未影响到前三季度的整体态势。数据显示,1-9月,长安乘用车、吉利、长城的销量分别为928662辆、921796辆、884045辆,同比分别增长40.12%、5.3%、29.87%。以目前的销量数据和增长势头来看,“自主三强”完全有望在下个月携手撞线百万辆。

“三强”之外,被视作“潜力股”的比亚迪、奇瑞和上汽乘用车,正以高速增长的态势缩小着差距。数据显示,9月,上汽乘用车、比亚迪的销量分别为81007辆、80114辆,同比分别增长34.19%、89.92%;1-9月,上汽乘用车、比亚迪、奇瑞的销量分别为495362辆、452744辆、438615辆,同比分别增长22.84%、68.32%、67.2%。

新产品矩阵全面发力,长城以用户共创持续出圈

据长城汽车10月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长城汽车共销售新车100022辆,同比下滑15.1%;1-9月的累计销量达884045辆,同比增长29.9%,完成其原定销量目标(121万辆)的73.06%,约完成其修订后销量目标(149万辆)的59.33%。

分业务板块来看,长城汽车旗下哈弗、长城皮卡、魏牌、欧拉及坦克五大品牌在9月的销量分别为54561辆、20008辆、4662辆、12770辆、8021辆;1-9月的累计销量分别为543858辆、166726辆、36158辆、84731辆、52572辆。市场热度持续攀升的同时,长城汽车的终端订单也呈现稳定增长态势。面对芯片供应短缺造成的供不应求,长城汽车表示将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最大程度上满足用户购车需求。

笃行用户共创,长城汽车旗下五大品牌聚焦用户出行需求,推出多款全新车型,以全新的、更具竞争力的产品矩阵,助力长城汽车终端消费需求持续旺盛。其中,哈弗品牌在进一步探索用户个性需求的同时,打通了年轻用户的高阶潮玩之路,真正将用户运营实力出圈。

与用户共潮玩的同时,长城汽车还通过加大在软、硬等智能化领域的投入来为自身赋能。9月24日,长城汽车首次对外详细揭秘大禹电池技术相关理念和创新技术,并宣布将对全社会免费开放大禹电池技术超60项专利。“这一方面是为业内技术人员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希望能进一步提升电动车安全;另一方面,长城汽车以最大范围保障全球用户的安全,深刻诠释了头部企业的社会责任感”,长城汽车动力电池设计总监曹永强说。

放卫星造手机,吉利跨界打造用户生态链

几乎与长城汽车同步,吉利汽车(0175.HK)也发布了最新的销量快报。数据显示,9月,吉利汽车的销量(含领克品牌)为103936辆,同比减少约18%,环比上升约18%;1-9月的累计销量为921796辆,同比增长约5.3%,约完成其全年153万辆销量目标的60%。

吉利方面表示,“部分地区疫情和晶片全球供应短缺持续影响交付”,但这并未影响旗下新车上市的节奏。9月21日,远景X6 PRO上市;10月10日,博越X上市;此外,极氪001、领克09也将开始交付。

在稳步推进传统汽车业务的同时,吉利还不断加大在科技领域的投入。9月28日,由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创办的湖北星纪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纪时代”)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吉利正式宣布进军手机领域。

“手机是快速迭代的随身移动终端,是电子产品市场验证及软件创新的应用载体,既能让用户尽快分享创新成果,又能把安全、可靠的一部分成果转移到汽车中应用,实现车机和手机软件技术的紧密互动”,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直言,“未来跨界打造用户生态链,依法构建企业护城河已成大趋势,手机可以链接车联网、卫星互联网,打造丰富的消费场景,做强生态圈,为用户提供更便捷、更智能化、万物互联的多屏互动生活体验”。

9月27日,吉利打造的全国首个商业化卫星工厂首星下线。通过进军商业化卫星、无人机、飞行汽车等领域,吉利将实现手机、汽车等生态链的打通,助推自身完成向科技创新企业的转型。

持续构建核心能力,长安以创新加速转型科技公司

据长安汽车10月9日公布的成绩单显示,“1-9月,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销量突破135万,同比增长30.6%;长安系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突破90万,同比增长40.1%”。另据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长安品牌乘用车在9月销售新车9万辆,同比下滑12.1%,位列乘用车销量排行榜第6位。

不止整体的销量数据,长安乘用车在公布具体车型的销量数据时,也是遮遮掩掩让人难以理清。长安此次公布的数据中没有9月单月的销量,而只有前9个月的累计销量。具体来看,1-9月,长安CS75、CS55、CS35、逸动系列、新能源系列的累计销量分别为22.5万辆、8.6万辆、7万辆、13.8万辆、7.1万辆;此外,长安旗下UNI系列在前9个月的累计销量为9.1万辆。而涉及UNI-K、UNI-T单个车型,以及锐程CC的销量数据依然没有出现。

“面向未来,长安汽车要持续构建核心能力:明确新定位,全面加快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确立新目标,向世界级品牌迈进;构建新产业模式,携手战略伙伴,实施数字化转型升级”,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李伟日前在某活动上表示,“长安汽车要以创新为先,加速转型科技公司”。

根据此前的规划,未来五年,长安汽车在全产业链累计投入1500亿元,打造科技公司技术生态,加快构建软件和智能化能力。

文/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跃跃

编辑/温冲

相关阅读
民营车企三强“半年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7-09
渗透率超过10%,混动成为增长最快细分市场 合资、自主品牌加速入局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2-16
4月头部自主品牌销量:“传统三强”齐跌 比亚迪独涨
经济观察报 2022-05-14
新能源和高端车成抓手,自主车企今年能否冲刺50%市占率?
第一财经 2022-01-17
中国品牌车企创高位:三强竞争白热化 第二梯队冲击百万销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2-01-11
长城、吉利加速海外拓展,长安高端布局待解
中国经济网 2021-08-16
三甲占据两席 吉利保住10万+ 自主品牌这波赶超“稳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7-14
转型科技公司,自主三强谁更有希望?
盖世汽车 2021-06-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