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现场丨“随手拍”用户破百万 还有重要更新 车不让人也可举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8-13 20:22

8月13日,北京市“文明驾车、礼让行人”专项行动正式开始,开车不礼让行人的行为也能“随手”举报了。

北青-北京头条记者获悉,北京交警“随手拍”投诉受理平台,上线一周年以来,67万起交通违法行为被有效处理。如今平台新增多项功能,不仅投诉结果可以自动弹窗,用户还能查“贡献率”。

数据

注册用户超百万 处置67万起交通违法

2020年8月5日,北京交管部门开发上线北京交警“随手拍”投诉受理平台,据统计,上线以来注册用户已达115万,截至目前仍以月均7万左右的速度持续增长。累计收到群众投诉线索233万条,日均6300余起,单日收到线索最多达1.2万起。每周使用次数超过1次的用户近万人。可见“随手拍”已成为群众反映交通诉求、参与城市交通治理的重要渠道。

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随手拍专班负责人焦以舲介绍,一年以来,平台以照片、视频两种形式接收交通违法行为投诉,对达到证据要求、形成完整证据链的67万起投诉线索,依法录入交管部门非现场执法系统予以处罚。需要进一步调查的,交管部门逐一落地开展核查取证,累计依法处罚7055起违法。

他指出,盲道停车、占用人行横道停车、停车妨碍他人通行等发生在市民身边的违法行为遭到举报的情况非常常见,机动车走公交车道、占用应急车道的投诉也相对集中。

据统计,今年以来非现场处罚机动车占用应急车道违法行为同比降低21.2%,机动车占用公交车道违法行为同比降低19.5%,机动车违法停车违法行为同比降低17.9%。

其中,处罚伪造变造号牌、假牌、套牌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2860起,拘留83人。同时对群众投诉的2928起交通信号灯故障类问题,均第一时间响应处置。

焦以舲表示,北京交警“随手拍”功能已形成手机端快速摄录上传、平台精准审核处置的闭环机制,成为交通管理中警民共建共治的绿色通道。

升级 

投诉结果自动弹 用户还能查“贡献率”

焦以舲介绍,“随手拍”运行以来,每天都能接到大量投诉的线索,每一起都是对交管部门工作的一种鞭策和监督。其中在“用户建议”的栏目中,一年来累计收到了近3万条意见和建议,为提升用户体验,平台便不断进行调整,进行功能优化与升级,目前已有三项新功能上线。

值得一提的是,平台新增了投诉结果反馈功能,可明确得知投诉是否成功。即在每一例投诉受理处罚的基础上,通过“系统消息”向用户发送反馈处理结果,对于未被采纳的,将告知具体原因,“比如比较常见的原因有时长不够、拍摄不清晰、地点和特征不明显等,用户可根据反馈针对性地改善拍摄方式,提高线索采纳率,这种方式能让大家形成与平台的高效、良性互动。” 焦以舲解释。

他介绍,拓展投诉受理范围,增加其他交通设施问题投诉是第二项新增的功能。除信号灯故障外,交通标志损坏、标线缺失、护栏移位等交通设施问题也可通过“随手拍”投诉。

此外,还增加了用户线索历史记录和统计情况,市民将可以看到本人已成功上传线索总条数和总体采纳情况,显示用户使用“随手拍”参与北京交通共治的活跃度排名。

拓展

不礼让行人也可“随手”举报

为进一步回应群众期待,规范路口通行秩序,提升首都交通文明形象,以安全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迎接2022年北京冬奥会,北京市交安联办、首都文明办、市交通委、市公安交通管理局联合组织开展的“文明驾车、礼让行人”专项行动也正式启动。

焦以舲表示,新版随手拍也可以拍摄路口的不文明行为,包括机动车不礼让行人、不礼让斑马线,“这些行为我们都欢迎群众积极进行举报和投诉。”

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高速公路支队秩序科科长杨琪表示,这项工作是全市性的机动车礼让行人专项交通整治活动,“要求机动车驾驶员行驶到斑马线前要减速,不管斑马线有没有人正在通行,如果行人在通行,则要停车让行。”

他强调,市民也要遵照交通信号灯的指示通行、文明过街,“过马路要走斑马线、地下通道、过街天桥等过街设施。”

在优化交通组织方面,综合考虑路口区位特点、交通流量、通行秩序等因素,在全市挑选了118个重点路口,“一口一策”优化交通组织,首批开展交通文明示范路口创建。通过完善交通标志标线、优化信号配时等方式,明确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交通流线和通行权限,为依法、有序、文明通行创造条件。

 “为了提醒司机注意礼让行人,我们针对118个示范路口的交通设施进行了更新和维护,在斑马线与机动车停止线间标注了‘礼让行人’的文字,并在斑马线处安装了反光道钉,用来提升斑马线清晰度。”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秩序处优化科副科长李磊表示,下一步还将全面排查全市路口,对基础设施缺失、存在安全隐患的,纳入全市交通综合治理,分批实施工程改造,优化通行环境。

提醒

随手拍举报要求行人未闯红灯

在执法管控方面则综合考虑群众反映诉求和路面实际情况,重点围绕危害交通安全、影响文明交通形象、干扰通行秩序等三方面10项突出交通违法,全面加大执法管理力度。结合违法情形、影响交通程度,针对性落实劝阻警告、批评教育、罚款处罚、扣车拘留等管理措施,切实提升警示震慑效应。重点加强带头违法行为人管束、处罚、教育,消除从众违法现象。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对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加塞并线、遇前方车辆排队受阻驶入路口等交通违法实施非现场执法,以有力管控惩处,维护良好秩序。

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科技信息通信处民警段皓仁解释,在非现场执法方面,前期主要是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北京市实施办法以及公安部颁布的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图像取证技术标准等一系列的取证规范去进行了算法研发,新的算法中需要采集行人与车辆的相对位置关系,再通过算法的抓拍,形成最终的违法取证图像。“这个图像中主要反映三项内容:车辆未到达人行横道的停止线,而行人已经出现在人行横道上;车辆继续行驶,进入到人行横道的范围,或已经通过人行横道,而行人仍未穿过机动车行驶范围;车辆的主要特征,比如车型、车身颜色、号牌等。”

段皓仁强调,非现场抓拍的前提就是行人必须不能闯红灯,经过前端的算法抓拍之后,数据会传到公安网的非现场执法录入平台,然后通过两次人工识别和审核,才能生成正式的违法图像。”

实习生 尹航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宋霞
编辑/白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