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体育比赛变得更“好看”
光明日报 2021-08-10 10:30

东京奥运会已圆满结束。过去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参赛运动员们用拼搏与努力挑战极限,让全球观众通过实时转播领略了一场又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

无论是持续关注赛事的资深体育迷,还是4年看一次奥运的观众,都能明显地感受到,近些年来比赛越来越好看,即观赏性更强了。这有赖于规则调整给项目对抗激烈程度带来的变化,更离不开诸多关键的场外因素。

比如被讨论最多的比赛之一,中国短跑运动员苏炳添在田径百米半决赛中跑出打破亚洲纪录的好成绩——9秒83,成功闯入决赛。根据苏炳添此前发表的论文可知,奇迹并非出自偶然,“科研型教练”团队参照“冠军模型”进行全面诊断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的训练方案,是其身体素质、技术能力得到提升的重要原因。

技术上的进步,除了被用于科学训练以延长运动员的职业生涯,还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比赛的公平性和观赏性。像网球、排球、羽毛球等项目,即时回放技术的引入,让运动员可以在对判罚不满意时申请鹰眼挑战,从而更准确地判断一个争议球处于界内还是界外、有没有过网击球等。挑战过程增加了单一得分的悬念,还可能影响到整场比赛的节奏。本届奥运会女排小组赛中,俄罗斯奥运队教练就在赛点时暂停用尽的情况下,申请了一次没有胜算的鹰眼挑战,打断中国队进攻追分的气势。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奥运会射箭比赛首次通过生物识别数据系统进行捕捉分析,在电视转播屏幕上显示参赛运动员的实时心率。屏幕另一头的观众能够更真实地感受到赛场紧张刺激的气氛。田径百米赛从俯视角度示意分段速度、游泳项目标注参赛运动员每秒游速等方式,同样是通过数据可视化的画面呈现效果,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当然,要保证体育比赛的可观赏性,光有技术不够,高水平的体育解说同样不可或缺。本届奥运会,运动场上高光时刻不断,体育解说同样金句频出。重剑比赛的“一剑光寒定九州”,十米跳台比赛的“雏凤清于老凤声”,侠气十足。“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是尊重;“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是期待。冠军卫冕,“一个时代的开启,不会轻易落幕”;遗憾落败,“也请回头望望,这一路走过来都是风景”……种种表达,满怀激情且不失浪漫诗意。

体育解说的水平,不像数据一样可以直观展示,其重要程度时常被低估。事实上,在互联网还不发达、体育赛事多靠电视转播的年代,解说就已经是连接观众与比赛的重要桥梁。尤其在以裁判打分为主的项目比赛里,现场解说是否能够快速交代比赛规则,概述参赛运动员的历史成绩、技术特点,是否能够及时科普每一套动作的加减分细则和难度,在讲解过程中是否表现出明显的个人偏向,都关系到观看者对参赛运动员甚至是整场比赛的印象。

今天,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观看比赛时也可以相对自由地选择不同平台和解说。从本届奥运会转播解说看,跳水、游泳、体操等技巧性较强的项目解说尤其好,真正让观众欣赏了比赛,但也有一些项目的解说欠了火候,既不交代比赛规则,也不解开比赛门道,而是说些字幕上也显示的成绩。这说明,解说的专业知识储备是否过硬、文化底蕴是否丰厚、语言表达能力是否优秀,观众心里很清楚。比赛好看,离不开各种技术的探索运用,也需要解说水平的整体提升。毕竟无论硬件如何调整,承担情感交流和情绪调动作用的,始终都是真实的人。

文/孙晓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追光 | 听说爬椰树也算体育比赛了?
新华社 2024-11-25
为体育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光明日报 2024-08-28
中国小玩家让奥运不一样
光明日报 2024-08-06
8K超高清转播、智能赛事解说……新技术解锁观赛新体验
科技日报 2024-08-05
AI转播时代已来 解密巴黎奥运背后的科技力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7-27
“操纵体育比赛”为何亟待“入刑”
中国青年报 2024-03-19
巴黎奥运会马拉松比赛线路公布 历史与挑战并存
新华网 2022-10-06
要“出圈”不要“饭圈”,警惕“饭圈文化”侵袭体育
半月谈 2022-02-2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