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疫苗接种率超8成,“十四五”建64家互联网医院,5个新城8家市级医院
上观新闻 2021-07-15 17:14

上海卫生健康行业还将迎来怎样的新发展?本市市民还将得到哪些可及、可感的便捷、实惠就医体验与服务?上海的卫生健康还将如何助力城市提升软实力?今天(7月15日)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副市长宗明介绍了《上海市卫生健康发展“十四五”规划》主要内容,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分别从大众关心的疫情常态化防控、五个新城医疗资源配置、医疗数字化转型等方面作出解答。

上海8成以上成年人已完成全程接种

去年以来,面对百年未遇之大疫情,大家共同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的抗疫斗争。在上海,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交出了抗疫斗争不一般的“上海答卷”。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上海不断完善各项“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措施,落实“人、物、环境同防”要求,紧盯“入城口、落脚点、流动中、就业岗、学校门、监测哨”等关键点关节点,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取得了疫情防控重要阶段性成果。截至7月14日,全市累计接种新冠疫苗3688.54万剂次,接种覆盖人群1995.57万人、占18岁以上人群的90.3%;1809.15万人完成全程接种,占18岁以上人群的81.9%,上海新冠病毒免疫屏障正在逐步形成。

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本市围绕“建设全球公共卫生最安全城市之一”的目标,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十四五”时期,上海还将从6方面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一是完善应急指挥体系,建设上海市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健全应急制度和预案;二是强化监测预警与快速响应,建立智慧化风险预警多点触发机制,构建区域协同、联防联控的风险预警系统,完善公共卫生病原检测实验室网络;三是强化应急医疗救治,优化传染病救治资源布局,建立后备定点医院整体转换机制和应急救治“预备役”制度;四是完善应急社会治理,重点是加强基层防控能力建设,强化公共卫生应急演练,推动专业防控和群众参与有机结合;五是强化应急物资保障,主要是建设市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完善物资储备预案、机制和信息共享;六是强化应急医疗保障,在突发重大疫情等紧急情况下,确保医疗机构先救治、后收费,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

上海批准设立64家互联网医院

“一部手机走医院”如今已是大众熟悉的就医模式,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是上海主动服务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本市聚焦“就医难、排队时间长、缺少人性化”等痛点堵点,推出“便捷就医服务”数字化转型7大应用场景建设,如通过精准预约,“挂号难”得到有效缓解,试点单位平均候诊等待在30分钟以内;通过智能预问诊,已有3.5万次患者利用候诊间隙提前录入主诉,方便医生第一时间掌握病情;互联互通互认方面,市、区、社区医院接入率达100%,市级医院互认率达94.2%、区级92%,努力让患者体验到“检查不重复、省钱又省心”。医疗付费方面,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医保电子凭证交易达742.75万人次、金额8.24亿元,信用就医交易总笔数为12.63万人次、交易总额为1053.26万元。电子病例卡和电子出院小结方案已实施, 6月底在试点单位已实现“随身带、随时查”,实现“脱册就医”。而在核酸检测和新冠疫苗接种方面,市民可以通过互联网医院线上申请和查询核酸检测,通过随申办、健康云等实现接种预约和结果查询,缓解现场人流压力。智慧急救建设方案完成试点网络调试和技术对接,努力实现“上车即入院”。今年年内,力争实现七大应用场景全市全覆盖,全面提升市民便捷就医体验。

邬惊雷介绍,市卫健委已批准设立64家互联网医院,为患者在线提供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服务,以及随访管理和远程指导,并不断深化“互联网+社区”服务,开展面向居民的家庭医生签约、健康管理、健康照护、药品配送等智能化服务。特别是青浦区在中山医院等的大力支持下,依托长三角(上海)智慧互联网医院,搭建了长三角三级专科互联网总医院,会同嘉善、吴江两地共同推动医疗行业治理及服务模式创新,打造互联网医疗、数字赋能健康城区的“长三角数字干线品牌”。

五个新城推进8个市级医院项目

邬惊雷提到,加强新城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是“十四五”卫生健康资源规划配置的重点。目前,五个新城已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但与全市平均水平相比,新城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存在不足,对加强优质医疗资源配置的呼声很高。今年3月,市卫健委印发了《关于加强新城医疗卫生资源规划配置的方案》,明确了资源配置标准和要求。“十四五”期间,我们将根据新城居民健康需求,推进“一下沉、三提升”——

一是推进市级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重点推进8个市级医院建设项目,其中,嘉定新城,市中医医院迁建项目明年竣工,瑞金医院北部院区二期扩建工程年内开工;奉贤新城,国妇婴奉贤院区项目今年年底竣工,新华医院奉贤院区年内开工,儿科医院奉贤院区正在积极推进中;松江新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部二期扩建工程今年年内开工;南汇新城,第六人民医院临港院区二期扩建工程年内开工;青浦新城,中山医院青浦新城院区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

二是提升区域性医疗中心服务能力。主要是加强区域性医疗中心标准化建设,为居民们打造“家门口的好医院”。对缺乏二级医疗机构的南汇新城,我们也已考虑相关布局建设。三是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根据新城人口导入进程,推进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迁建项目。四是提升新城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推进新城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弥补公共卫生资源短板。

30家社区康复中心服务老龄化社会

随着我市人口老龄化加剧,社区康复的需求越来越高,为全面提升我市社区康复服务能力,更好满足居民“家门口”获得病房、门诊、站点、居家等多种形式康复服务的需求,市卫生健康委会同市财政局制定了《本市社区康复中心建设指导标准》。

邬惊雷介绍,今年,还将建设30家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被列为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以建设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为起步,整合以智能康复设备等为标志的现代康复技术与中西医康复治疗技术,打造一批以康复为特色的示范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力争“十四五”期间基本实现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康复中心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夯实社区康复服务网络,促进康复功能全面融入社区卫生基本服务。

目前,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建设已全面启动,进展顺利。其中,1家(黄浦打浦桥社区)已完成建设,已面向居民开放;12家已完成硬件建设,待设备招标采购后,预计7月底可面向居民开放;其余处于硬件建设阶段,预计8月将完成建设,9月可全面完成,投入使用。

作者:黄杨子

编辑/马晓晴

相关阅读
北京:152家医院检验报告可线上查询 建成互联网医院73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7
今年北京市将新建10所社区医院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5
北京已有242家医院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07
房山区将加快“互联网+”医院建设 提高重症救治能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1-03
互联网医院分流轻症挤兑 人手、运力需支援
第一财经 2022-12-25
天坛互联网医院“新冠门诊”上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2-16
北京44家互联网医院、167家医疗服务机构可提供线上诊疗服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2-15
北京儿童医院互联网接诊患儿66000余名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2-09-1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