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剧组同吃同住148天 武汉4名战疫医护助力《中国医生》
武汉晚报 2021-07-05 10:31

7月4日,《中国医生》在汉举办全国首映礼。4位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的特殊嘉宾,收到首映礼邀请函。

去年7月,《中国医生》剧组开始专业培训,为保证医学专业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希望同济医院能够推荐几位曾坚守抗疫一线、熟悉各种抢救技术、善于交流、有教学能力的医学顾问,全程协助影片拍摄。

去年8月1日起,同济医院急诊与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冉晓、中法新城院区急诊科护士长刘雪晴和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技师熊薇、护士长徐敏受邀入组,与剧组同吃同住148天,为《中国医生》提供剧本创作、演员培训、技术指导和专业支持。

两个月封闭式训练  形成专属培训教材

“拍摄《中国医生》的目的,就是要真实记录武汉战疫过程,为世界抗疫拿出中国经验。”冉晓回忆,入组第一天,导演就告诉大家拍摄初衷,之所以选择同济医院作为医学专业指导单位,也是基于我们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

从去年8月1日起,剧组开始为期2个月的演员封闭式培训。100名跟组演员分为AB班,开展从理论知识到技能操作的集中培训。培训结束后,根据考核结果确定哪些出演医护人员,哪些出演病人。

为了帮助演员们尽快掌握医学知识,专家组制作了适合演员内部培训的《医疗专业教程指引》,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各种基本医学操作,供演员们反复揣摩练习,这也成为《中国医生》的专属培训教材。

记者看到,这本专属教材涵盖了胸外按压、除颤、心电监护等23种拍摄中需要熟练掌握的医学操作。如今,教材封面上密密麻麻签满了剧组演员的名字,被小心翼翼珍藏起来。

分享真实战疫经历  为影片创作提供灵感

影片中,由袁泉饰演的重症医学科主任文婷,在初期的混乱中,不卑不亢地维持秩序:“我可以救你,我也可以找你算账!”

鲜为人知的是,这句掷地有声的台词,采纳了四位医学顾问的意见。

疫情初期,一度出现“一床难求”的局面,蜂拥而至的病人与医护人员爆发冲突。作为重症医学科主任,一方面要义无反顾挽救生命,一方面要保护好团队成员,她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四位抗疫医护结合切身经验给出建议,一句话体现出医生职业担当和保护团队的双重职责。

“影片讲述的是我们的故事,因此剧组非常尊重我们的意见。”刘雪晴回忆,编剧经常找大家交流,希望了解更多我们与病人相处的细节,不断地完善剧本,让故事更加有血有肉。

“你们穿着防护服是怎么坚持下来的?什么情况下会感到崩溃?怎样宣泄负面情绪?”刘雪晴说,演员们经常会追问我们在疫情期间的真实故事、真实反应,试图最大程度地还原当时的“我们”,呈现给观众一个无限接近真实的抗疫现场。

为最大程度还原真实  不惜跟导演组起冲突

尽管剧组为确保严谨,不惜死磕每一个细节,但真实情况与艺术化加工之间,还是难免会出现矛盾。

刘雪晴说,比如,导演希望通过病人的语言和情绪,表现出更大的艺术张力,但我们以一名一线医务工作者的实际经验判断,这种情况下患者很可能已经无法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了。

“前期剧本经过反复打磨,已经最大程度还原真实,但为了电影表达的需要,导演组会加入一些新的剧情,此时就需要我们从医学的角度进行考量。”冉晓说,有一次,他们甚至跟导演起了冲突,但大家从专业角度耐心做了解释,最后导演组还是虚心接受了大家的意见。

不仅如此,医学专业指导小组还形成一个习惯,每天拍摄结束后,都要讨论一下今天拍摄过程中是否还有遗漏的问题。为了让电影在后期制作过程中减少硬伤,4个多月的跟组中,他们每半个月都会形成一份书面的医学指导报告发给制片方,提出专业建议。

粉丝与偶像面对面  拍摄经历既新奇又有意义

“我从小看刘伟强导演的电影长大,没想到有一天可以和他面对面。”刘雪晴说,在杀青宴上,她特地向刘伟强导演表达仰慕之情,“谢谢您在年轻的时候教会我们什么是义气,长大后教会我们什么是责任”。

“如果不是机缘巧合,两个职业平时很少有交集。”冉晓说,起初他担心演员会不会不好相处,对方也觉得医生应该都很高冷,但话匣子一打开,大家就很快熟络起来。4个多月的拍摄经历,至今想来既新奇又意义非凡。

“在剧组工作期间,袁泉老师的敬业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冉晓说,为了演好重症医学科医生,袁泉老师用真人模型学习气管插管、血管穿刺以及正确操作纤支镜,常常坚持练习到深夜。

既要确保操作精准娴熟,又要兼顾情绪的变化,这些在冉晓看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仅仅一个多月后,他看到的就不再是“演员袁泉”,而是“医生袁泉”。

当医生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出病房,收到了邻居去世的消息,袁泉将夜幕下医生的痛苦、无奈、无助表现得淋漓尽致。冉晓说,这也是影片中最催人泪下的一幕。

“我们是帮助他们来演我们自己,因此我们也要做到精益求精。”几位医学专业指导纷纷表示,很荣幸全程参与《中国医生》拍摄,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协助并见证了一部抗疫史诗大作的诞生,希望以这种健康传播的方式,让医学回归大众。    

文/武叶 常宇

编辑/倪家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