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奈雪的茶正式于港交所挂牌上市,成为“新式茶饮第一股”。
奈雪的茶港股上市首日低开4.75%,报18.86港元,发行价19.8港元/股,最新总市值达320亿港元。截止至记者发稿,跌幅扩大至11.31%。
不过,因标的稀缺性,机构对奈雪的茶短期估值较为乐观。中信证券(600030,股吧)表示,考虑到公司所处快速开店周期,叠加公司作为目前唯一一家上市的现制茶饮头部企业所具备的稀缺性,预计2023年市值可达377亿港元。
根据奈雪的茶此前公布发售公告,公司拟发行2.57亿股,香港发售占比10%,国际发售占比90%,股票代码2150,一手500股。
其中,公司一手中签率8%,认购40手稳获1手,乙组头获配6-7手,前25大股东持股高达91.3%,股权高度集中,货源集中,容易推升股价,公司在发售公告中更是提醒股价波动风险。
全球发售完成后,倒推公司总股本17.1384亿股,以此计算,公司市值约350亿港元,彭心夫妇控制公司64.1%的投票权,持股9.77亿股(持股占比57%),彭心夫妇身家为206亿港元。
公司员工持股计划为9173万股,持股市值近20亿,即使按员工持股100人计算,每人也能分得200万港元。
天图资本持股11.18%,持股市值41.47亿港元,公司参投3轮,共计投资才3.81亿元(折合4.58亿港元),如果以首轮投资单价0.63元计算,天图首轮投资已经浮盈27倍。此外,天图资本用了4年半时间浮盈了大约8倍。
从打工人到百亿富豪
对于这个茶饮品牌,相信大家就算没喝过也有所耳闻,它背后是一个普通女孩逆袭的故事。曾经也是“打工人”的彭心,从打工人做到全球茶饮第一股,仅用了6年时间。
彭心毕业于江西财经大学,原本是一家IT公司的品牌经理。和很多年轻人一样,她一直幻想自己可以拥有一家属于自己的小店,做一做自己喜欢的烘焙和饮品。2012年12月,彭心果断辞去工作,开始了漫漫创业路。
不过,创业小白的彭心并不懂得做生意,更不熟悉茶饮行业,想找个熟悉餐饮行业的人咨询一下。
机缘巧合,在朋友的引荐下,生于1988年彭心认识了在深圳餐饮界摸爬滚打的大龄青年赵林(1980年),年纪较大赵林急于终身大事,除了相亲,其他社交活动一律不参与。
面对这个餐饮界的前辈,彭心带着商业计划书赴约还慷慨激昂的讲了3个小时自己的创意。搞笑的是,大龄青年赵林听完彭心的商业计划说了一句:“你没有相关项目的经验,想做好店,只有一个办法,做我女朋友。”
没想到的是,彭心居然答应了,两人3个月后就闪婚了。用自己的幸福去赌一次可能成功的机会,可见彭心的果断。
2015年12月份,彭心成功的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店铺,而且一开就是三家,店铺面积都在200平以上,当时彭心夫妇一口气签下了7家门店,抵押了房产、投入了全部身家。
可以说,赵林帮助彭心实现了她的愿望,可奈雪的茶能走到上市,离不开彭心自己有着独特的茶饮理念,她将奈雪的茶定位为“传承茶文化 关注美好生活”,“一杯奶茶 一口软欧包”的口号一下子俘获了很多年轻女性的心。
要知道,几年前的茶饮市场上都是利用碎茶、香精制作的奶茶,彭心却坚持用新鲜的水果、牛奶和高品质的茶叶制作,这样高品质的茶饮毫无疑问会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此外,在面包上,奈雪的茶也进行了创新。当时,深圳某面包品牌一家独大,彭心结合欧式面包的健康和日式面包的口感,做出了符合中国人口味的软欧包。
凭借创新的“茶+软欧包”双产品线模式,奈雪的茶走上了火速扩张之路。
虽然2015年才成立,但扩张步伐非常凶猛。
2019年,奈雪的茶从155家直营门店扩展到327家;2020年随处于疫情期间,却逆势增长了100多家;截至目前,奈雪的茶已布局全国70个城市,开设500多家直营门店。
2020年11月,奈雪的茶还在深圳开出了全新店型“奈雪PRO”,这是继奈雪的茶、奈雪酒屋、奈雪梦工厂之后的第4类店型。
最新估值600亿!喜茶也要来了
新茶饮赛道,喜茶无论是估值还是门店数量或市占率,都超过奈雪的茶(简称“奈雪”)。“行业老二”奈雪却实现超车,成为“新式茶饮第一股”。
但喜茶也非按兵不动。
据媒体报道,在最新一轮融资中,喜茶估值高达600亿!这一估值创造了中国新茶饮史上的新记录。
在此轮融资中,跟投的全都是国内著名的资本大佬,包括IDG资本、美团龙珠资本、高瓴资本、红杉资本以及腾讯等大财团。相比于一年前,喜茶的估值暴涨400多亿。
面对网络上关于喜茶上市的传言,喜茶创始人聂云宸称:" 短期内,喜茶没有上市的打算。"
只是和奈雪不同的是,喜茶很可能谋求的不是在内地或者香港上市,而是赴美上市。
从瑞幸咖啡赴美上市的过程来看,瑞幸咖啡市值巅峰时,110亿美元。如果不是因为财务造假的丑闻曝光,瑞幸咖啡的市值很可能继续创造新高。
和瑞幸咖啡相比,喜茶的盈利模式更加清晰。而且,早在 2019 年,喜茶就已经实现了盈利,验证了自己盈利模式的规模可行性。因此,在业绩表现上,喜茶是很可能超越瑞幸咖啡的。
聂云宸所称的"短期内不打算上市",很可能是在为赴美上市,做更周全的准备。
然而,即便如此。喜茶600亿的超高估值,仍然是资本的一场豪赌。从奈雪的招股书中就能看到,新中式茶饮赛道虽然火爆,但要想在这个赛道里赚钱,仍然是充满了挑战。
例如过高的门店成本、产品同质化严重、技术含量低、简单易复制、受季节影响较大等,都可能对奶茶行业形成难以预料的冲击。
况且,喜茶并没有构建起一个深厚的护城河。奈雪虽然在招股过程中,遭到 420 倍超额认购,但绝大部分都是一些短期投机客。
待这一波热潮过去,奈雪的股价能否持续走强,将成为一个大大的问号。而且,正因奈雪抢先上市,这就会让喜茶在资本市场中变得十分被动。奈雪若是在资本市场表现得差强人意,很可能拖垮喜茶的高估值。
新式茶饮:竞争与前景并存的行业热土
灼识咨询调研报告显示,按零售消费价值计算,2020年中国茶饮市场总规模约为1136亿元,跻身千亿市场行列。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340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4.5%。
随着新茶饮企业数量激增,市场竞争也更为激烈。2020年成为新式茶饮行业的重要拐点,疫情加速行业洗牌,大量长尾商家停业,头部品牌优势更加凸显。正如奈雪投资方、天图资本管理合伙人潘攀所说,“市场在快速增长,新品牌的机会在变少、变小,而头部品牌还在不断前进。”
由于行业进入门槛较低、产品配方容易模仿等因素,各家新茶饮公司的产品同质化程度偏高,这时常为外界所诟病。但几家头部企业的成功之道还是在于差异化定位。
喜茶、奈雪同为行业中相对高端的新茶饮品牌,主要在一二线市场发展,并坚持自营模式。对比来看,喜茶是坚持自营的新茶饮品牌中,门店数量最多的品牌、投资者阵容最豪华的品牌,奈雪门店数量紧随其后,同时也是上市进程最快的品牌。
再看行业中的后起之秀茶颜悦色,公司最早是2013年成立于长沙,在长达七年的时间里一直聚焦区域市场做深耕。茶颜悦色以差异化的国风定位,建立起根植中国传统文化的品牌形象和内容,传递独特的品牌价值观,但产品定价上又稍低于喜茶、奈雪。由此,迅速获得长沙地区年轻消费群体的喜爱,并在全国范围内树立起极高的品牌知名度。
蜜雪冰城创立于1997年,总部位于郑州,是一家以新鲜冰淇淋-茶饮为主的连锁机构。公司以加盟店模式发展,这让其在低线城市占据大量市场,也是几家头部品牌中门店数量最多的品牌,其门店数量已经达到上万家。同时,相对喜茶、奈雪来说,蜜雪冰城的产品以性价比著称,价格定位更加大众化,高性价比背后也反映出供应链等方面的综合实力。
未来五大行业趋势
新茶饮行业的终局仍难以判断,但通过长时间对新茶饮赛道的跟踪,可以总结出行业发展存在以下几点趋势值得关注。
首先,新茶饮消费场景增多、频率变高,消费人群渗透率不断提高。新茶饮正逐渐变成日常生活中的高频消费品类,原来人们周末逛街的时候可能偶尔买一杯。但现在,很多年轻白领会把新茶饮作为下午茶的选择,它的消费场景正逐步拓宽。同时,新茶饮在年轻消费人群中的渗透率也在不断提升,甚至已经成为年轻人群的一种“社交工具”。
第二,新茶饮产品更追求健康化、环保化。在消费升级的趋势下,年轻消费者追求寻求有更多新鲜食材的新茶饮,同时也更加注重饮品的健康化,倾向于选择低糖低脂的产品。而且,人造肉、植物基、0卡糖等健康概念,也给新茶饮企业推新品带来更多灵感。另外,随着升级版“限塑令”的实施,新茶饮企业也更注重响应政策进行环保化产品设计,陆续推出了可降解纸吸管、可循环手提袋、可降解杯托等。
第三,下沉化与国际化同步推进。目前一二线城市的新式茶饮门店增速放缓,呈现向三四线城市下沉的趋势。蜜雪冰城、古茗、沪上阿姨等面向下沉市场的连锁茶饮品牌,也获得资本和用户更多的关注度。
在下沉化的同时,头部新茶饮企业也在进行国际化布局。例如2020年7月,奈雪的茶首家日本门店正式营业,这是奈雪的茶在新加坡试水东南亚市场后,第二次向国际市场拓展尝试。喜茶也在新加坡等地拓展新门店。
由于国内市场新茶饮渗透率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国际市场仍受疫情影响。所以短期来看,抢占下沉市场将是新茶饮企业竞争追逐的热点。而头部品牌走出去,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品牌,则是长期发展策略。
第四,更加注重数字化转型提升效率。新式茶饮品牌的数字化包括借助数字驱动产品创新优化、依托大数据选址提升效率与精准度、通过数字化渠道进行会员精细化管理等。头部企业正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字化水平,由此带来效率的提升。
比如喜茶借助“喜茶GO”小程序引导消费者灵活安排点单,由此改善消费体验,显著提升门店营运效率。数据显示,2020年,消费者使用“喜茶GO”小程序点单的人均等待时长比2018“喜茶GO”小程序刚上线时缩短了近三分之一。
第五,多元化经营成为发展主流方向,新茶饮企业希望占据消费者更多生活消费场景。比如喜茶陆续推出了饼干、薯条、爆米花等零售产品,并推出无糖气泡水产品喜小瓶。奈雪也在深圳海岸城开设了全国首家梦工厂,梦工厂的商品类型涵盖烘焙、牛排、零售、酒水、茶饮、咖啡等领域1000多种产品。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