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深度 要力度 山东硬核探索科改新路径
科技日报 2021-06-11 09:15

赤霉病被称为小麦“癌症”,可致其减产甚至绝收。耗时整整20年,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孔令让团队终于找到了攻克小麦赤霉病的“特效药”,这一成就也登上了世界权威学术期刊《科学》封面,入选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评选的“202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孔令让团队做对了什么?6月初,科技日报记者深入采访后,发现了三点重要因素:

第一,做小麦杂交,尤其是远缘杂交研究,工作细致而繁重。对孔令让来说,挫折一个接一个,当很多人怀疑时,他却沉下心来,认准方向,一遍遍复盘,埋头苦干了20年。这种“坐得了冷板凳”的心态,自始至终。第二,自2016年以来,这个团队共分析了2.5万株实验小麦,还将重复性的DNA扩增实验做了至少30万次。这其中不仅需要耐住寂寞的心态,更需要每一步必须百分之百准确的严谨性。第三,带头人也不是万能的,需要集智攻关,自主笼络“各路能人”,做生物技术的王宏伟、擅长基因组学的孙思龙,以及团队其他成员,各负其责,不负众望,最终产生“1+1>2”的效果。

孔令让团队在基础研究领域的突破被视为山东科技体制改革的重大成果之一,这其中体现的评价导向、放权赋能等探索让人印象深刻。

如何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近两年来,科技日报记者在山东调研时发现了更多鲜活案例。

“三评”改革探索下,“80后”“90后”硬核出道

不久前,科技日报记者现场体验了一场激动人心的“考试”——山东省农科院“揭榜”现场,来自山东省内58个入围团队同台竞技,激烈角逐。残酷之处在于:只有29个团队可成功揭榜,另外29支团队面临淘汰。

无论从残酷性,还是创新性而言,这都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考试。按照山东省农科院科技管理处处长刘开昌的说法,在国内农科系统,这种“揭榜制”实属首次。

“揭榜制”不是新词,“组阁制”也已遍地开花,但山东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组织管理方式似乎更加大胆、更具特色。在今年初召开的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山东“三评”改革探索也作为地方典型经验发了言。

科技日报记者注意到,去年,有3个涉及作物遗传育种、化工、非金属材料的项目分别直接提名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何解?山东在项目评审中特设“产业突出贡献”奖,效益显著、市场份额高、引领行业发展的科技成果,可直接提名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山东省科技厅有关处室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山东,人才评价重看实绩,不简单把论文、专利、承担项目、获奖情况等作为直接依据,而是关键看创办了多少企业、孵化了多少项目、转化了多少成果。

回到山东省农科院的这场考试。紧张的比拼过后,记者发现,众多“80后”甚至“90后”科研者打动了一众素不相识的评委,最终“硬核出道”。这一结果对应着那句话——把需要的关键核心技术项目张出榜来,英雄不论出处,谁有本事谁就揭榜。

大胆闯、大胆试,探索核心技术攻关的“山东路径”

不看“帽子”看本事,少看论文看成果,在政策导向下,“敢为人先”的大有人在。

以“四不像”为外在特征,肩负“大胆闯、大胆试”改革重任的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山东产研院)再推重磅举措,其看点在于职称评审。“不唯学历、不唯论文、不唯奖励著作、不唯‘帽子’,谁有能力、谁能更好履行岗位职责,谁能更好推动创新发展,就聘任谁为研究员。”山东产研院院长孙殿义的这句话在该院专业技术职务聘任过程中贯穿始终。

“商业成功是检验技术创新的唯一标准。”这句话是山东产研院的核心理念。在此理念下,只要能释放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解放科技生产力,他们就“大胆闯、大胆试”。

正因为此,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山东产研院就凝聚了87个高水平团队,实施了300多项发明专利,孵化了77家高企,带动社会投资超200亿元……中科院院士吴一戎评价,其“运行的机制在国内有很多创新的地方,我们对它寄予很高希望”。

如今,山东正采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结合的方式,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山东路径”。他们每年组织实施100项左右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力争到“十四五”末,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氢能源等领域获得大约150项具有牵引性、支柱性的重大创新产品。

文/科技日报记者 王延斌

编辑/范辉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