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 古代被皇帝赐死的人,为什么不敢装死或者逃跑?
国家人文历史 2021-05-05 11:00

在古装剧中,我们常听到一句台词:“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当代人不好理解,为什么臣非死不可呢?于是在这句话的基础上改编出了几句体现个性的句子——

君要臣死,臣不想死;

君要臣死,臣就是不死;

君要臣死,臣溜之大吉。

君要臣死,臣不在服务区……

那么问题来了,是古人愚忠还是不敢反抗?

不肯死,我可到你家哭丧去了

皇帝为什么要赐死?为什么不直接杀呢?一般情况下,赐死是一种体面,甚至是一种恩情。至少你死了,家人还能保全,子孙还有机会。所以,你要不是和皇帝沾亲带故的还享受不了赐死这个待遇!

汉朝初年,汉文帝刘恒要赐死亲舅舅薄昭。

薄昭对汉文帝来说,不能不算是至亲的人。早在文帝小时候,因为妈妈薄姬不得宠,刘邦就把刘恒赶到了代地(山西大同)。刘邦死后,薄姬因素不得宠,免于一死,被吕后赶去儿子刘恒的封国代地,薄昭作为薄姬的弟弟,也跟随而去。当时的代地,虽说属于汉朝,但处在汉匈边界,不仅天气奇葩——冬天雪厚得能淹没成年男子,还要经常受匈奴巡山骚扰。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薄昭一直跟在文帝身边,这位亲舅舅在他的成长环境里可以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后来,西汉在吕氏家族、汉朝宗室和功臣集团的博弈下,突然把皇位给空出来了。丞相陈平、太尉周勃、琅琊王刘泽都表示要去代地找刘恒来当皇帝。刘恒不敢相信,代王宫里的大臣们也分成了两派意见,吵成一锅粥。皇位或陷阱近在眼前,怎么办?刘恒决定派舅舅薄昭亲自去长安看看。

薄昭去了后,受到周勃等人的热情接待,并恳切希望代王来当皇帝。薄昭回来如实禀告,文帝这才把悬着的心缓缓放下,收拾东西回到了长安。

文帝在位期间,薄昭的地位几乎是一人之下。太尉周勃被人诬告谋反的时候,就贿赂薄昭让他去说情,才逃过了一劫。可以说,薄昭在当时的影响力是足以改变朝廷决策的。

但就是这样一个亲舅舅,文帝要杀了他。史书没有细说原因,只有一句“将军薄昭杀汉使者”。大抵是因为日常过得太顺遂,薄昭有些飘了,竟然膨胀到杀了汉朝使者。这可触动文帝的底线,但因为太后在,文帝也不太想背负杀舅舅的罪名,于是他想了个折中的办法,让大家去他家里吃饭,劝他自杀。

公卿大臣领了个新鲜的差事——劝人死亡。大家跑到薄昭家里喝酒,一边喝一边开劝。从早晨劝到天黑,不管大家怎么说,薄昭就是不肯自杀。这就是典型的“君要臣死,臣就是不死”。

大家没办法,一天之间把“啤酒肚”都喝出来了,还是没能劝杀薄昭。

这求生欲,文帝也是服气,但并没有放弃。接着,文帝又出了新的一招,让大家换衣服重新去薄昭家里——“使群臣丧服往哭之”。群臣无奈,集体换上丧服,从家门口一直哭到薄昭家门口,嘴里念念有词的都是:薄将军,你一路走好;来生再见。

事到这个份上,无奈,薄昭选择了自杀。

你敢违抗父王的命令?

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创立皇帝制度前,赐死也是有的,那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后一句——“父让子亡,子不得不亡”。历史上记载的第一个享此待遇的是春秋时期卫宣公的儿子——公子汲。

公子汲的故事很荒唐,他是卫宣公的大儿子,一直是父亲的大宝贝,是被当成继承人来培养的。他成年后,卫宣公广发相亲贴,为他在诸侯国里选媳妇。这次择偶很成功,娶来的是齐国公主姜氏。当姜氏坐着马车从齐国临淄一路颠簸到了卫国朝歌,出问题了。卫宣公替儿子把关检验的时候,见姜氏这么漂亮,动了歪心思,要把姜氏据为己有。就这样,姜氏在自己不可违拗的命运下成了卫宣公的夫人——宣姜。

宣姜一连生了两个儿子:公子寿和公子朔。有了孩子以后,宣姜也不管自己原本要嫁的是公子汲,开始一心为儿子谋划如何取代公子汲成为储君。或许,宣姜也是怨恨命运的不公,想给卫国捣捣乱。在宣姜和小儿子公子朔的催眠下,老年卫宣公摇摆不定了,竟然安排了一出杀子行动——让公子汲出使齐国,路上埋伏刺客刺杀。

父母和弟弟的馊主意被宣姜的大儿子公子寿偷听到了,公子寿从小接受的教育都是兄友弟恭,对兄长很尊敬。听到这个消息,他马上去找公子汲,把消息告诉他:“大哥不好了,爸爸要杀你,你赶紧跑吧!”

现在,公子汲得知父亲要杀自己的消息,也有溜之大吉的条件,他却说:“弃父之命,恶用子矣!有无父之国则可也。”意思是,没人能违抗父亲的命令,世界上存在没有父亲的国家吗?如果有,我可以去那里。因为人都是父母生的,也不存在没有父母的国度,所以,他逃不了了。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后一句是——“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和公子汲面临同样问题的,是始皇帝的儿子公子扶苏。

《史记》版本的故事家喻户晓,秦始皇东游一去不复返,死在了路上,死前写信让大儿子公子扶苏回来主持丧仪。信还没发出去,中车府令赵高就有了想法。在赵高的撺掇下,跟随始皇出游的小儿子胡亥被说动,一向意志坚定、擅长忽悠别人的丞相李斯也被拉拢,三方一拍即合,以始皇的名义给扶苏另换了一封信,让他自杀。

这封信很快送到了扶苏手里,扶苏看完信什么反应?“扶苏泣,入内舍,欲自杀。”

哭了一阵,啥也不说了,死去吧。

身边的蒙恬将军觉得事有蹊跷,忙劝退扶苏,结果,扶苏还是表示:“父而赐子死,尚安复请!”是爸爸要杀儿子,还有啥好写信质疑的?于是坚决自杀了。

如果说以上两则都属于既是君要臣死,也是父要子亡,在古代实在不好反抗,那么,不是父子关系而被赐死的情况,大家是怎么办的?

反抗无效vs为什么放弃反抗?

作为臣子,究竟有没有可能拒绝赐死呢?

肯定是不能。一来,死扛也不会改变结局,皇帝给了他体面的死法,如果他再不接受,接下来的招数,可能就是暴风雨来袭了。二来,大部分情况下,皇帝如果要赐死一个人,什么毒酒、白绫或者其他强制的配合手段,那是缺一不可的。比如,北魏孝文帝要赐死皇后冯氏,就是经过其他人帮忙才“赐死”成功的。

这位冯后也是个狠人,出轨、逼公主出嫁、诅咒皇帝赶快死,所有别人需要借胆子干的事,她都干了。等拒绝出嫁的公主把她的丑事捅出去后,孝文帝很伤心,但还是舍不得以死报复她,只是废除了后位。为怕大家背后说闲话,孝文帝还此地无银三百两地说:我是感念祖母冯太后的恩情,你们不要以为我是舍不得她啊。

一直到孝文帝行将就木,这才下令赐死冯后,并给予足够的体面,让她以皇后的礼仪与自己合葬。生前无法相爱,死后拥抱长眠吧!

这一次,冯后终于逃不开被赐死的命运了。但是,当奉诏赐死冯后的王爷来到她废弃的住所时,冯后还是不肯就死,一边跑一边大喊:“他不会杀我的,一定是你们要杀我。”于是,大家“整执持强之,乃饮药而卒”,亲自上手结果了冯后。

这类强制执行的例子,还有不少。比如南朝名将沈庆之喜欢在皇帝刘子业面前当老师,经常说他这也不行,那也不好,搞得刘子业很烦。加上沈庆之功勋卓着,很有废立皇帝的资本,于是,皇帝动了杀他的心思。刘子业派沈庆之的侄子沈攸之端了一碗药给80岁的大伯,沈庆之当然不肯喝,可事到如今,谁还能反抗呢?受命来了结叔父的沈攸之只好举起被子,捂死了沈庆之。

所以说,古人并非不想反抗,而是反抗无效呀。他们也不想死,可更多的时候,那句箴言的后一句“臣不得不死”完全限制了他们的自由意志。

影视剧中的桑皮纸赐死。来源/网络

东晋名臣王导的五世孙、琅琊王氏的王彧在被赐死时,就体现了“不得不死”的必要性。

王彧和皇帝宋明帝刘彧其实很有渊源。当初,宋明帝的爸爸宋文帝刘义隆很欣赏王彧,就给自己的第十一子取名为彧。后来,刘义隆还让刘彧娶了王彧的妹妹王贞风。两个彧不仅名字相同,还成了妻兄和大舅哥的关系。随着刘彧即位为帝,王彧又变成了国舅。

但不巧的是,后来刘彧病重,而他儿子还小,为了给孩子铺路,刘彧开始大开杀戒。刘彧想到了王彧,虽说他没表现出什么反心,可他有这个能力,作为外戚的王彧肯定要大展权威,将来会不会有异心,谁能保证?为了防范未然,刘彧决定走之前再强行带走王彧。

刘彧也不隐瞒,派人去跟王彧说:“朕不谓卿有罪,然吾不能独死,请子先之。”我说不出你有啥罪,但我一个人死我也不放心,请你先去探路。

接着,使者拿出手诏,里面说得清清楚楚:“与卿周旋,欲全卿门户,故有此处分。”我之所以还给你解释,是为了不连累你家族。没说出来的那句话是,如果你不听劝,不肯乖乖就死,到时候死的就不只是你,还有你全家了。

信传来的时候,王彧还在跟客人下棋。看完信后啥也没说,而是放在一边,继续安静地下完了那局棋。等手下的人把棋子完整装回棋盘里以后,王彧这才淡定地跟大家说,刚才皇帝派人要赐死我了。手下一听,愤愤不平,当即就要出一个“君要臣死,臣让你先死”的主意,说大丈夫安能坐受死,要奋力一搏,就算失败死了,也算勇敢了一把。

王彧听了差点就哭了,赶紧叫停:“知卿至心,若见念者,为我百口计。”算了吧,你要是可怜我,就为我家一百口人想想,千万别乱来。说完,为了表现自己很乖巧,王彧还写了一封答谢信,然后拿起毒药一饮而尽。

出路在哪里?

那么,被皇帝赐死,真的没有任何出路吗?有没有人在被赐死后,还成功逃脱的呢?还真有。

汉初,刘邦驾崩以后,朝堂几乎由吕后一人把持。吕后对刘邦的其他儿子恨入骨髓。处死赵王刘如意后,其中最让吕后看不顺眼的,就是长子刘肥。

不知道是弥补心理,还是为了让刘肥符合名字,刘邦给刘肥的封地是山东的70多座城,占了全国八分之一的地盘。而且,齐国自古以来就物产丰饶,吕后对此一直心存芥蒂。

在汉惠帝刘盈登基的第二年,吕后终于找到了机会。当时,刘肥按规矩入京朝见皇帝,惠帝举行酒宴,请大哥喝酒。惠帝是个孝顺守礼的人,非要按兄弟间的排行尊奉大哥。这让一旁默默观看的吕后十分生气,命人倒了两杯毒酒,让刘肥为自己祝寿。

刘肥毫不知情,当他端起酒准备喝的时候,惠帝也来了兴致,举起另一杯酒,也要祝妈妈花甲长寿。吕后一看,可不能把自己儿子也给赔上,赶紧亲自起来,三步并作两步,把惠帝的酒杯打翻了。

刘肥觉得奇怪,借了个喝醉的理由出门,一打听,原来刚才那杯酒里有致命毒药,吓得瑟瑟发抖。齐王赶紧召集齐国来的臣子,让大家出主意,怎么才能逃过一劫。最后是一名内史想出了拿钱换命的办法:让齐王让出城阳郡送给吕后的亲女儿鲁元公主做汤沐邑,并尊鲁元公主为城阳王太后。吕后见刘肥如此胆小,又自降辈分,这才没计较,放他安全回了齐国。

有人说,这是吕后没有真心想弄死刘肥。这么想,可大错特错了。刘邦的八个儿子中,除了自己的儿子刘盈,收养的儿子刘长,其他所有孩子不是被吕后弄死,就是动过弄死心思的。对齐王刘肥的暂时让步,只不过是更图后续罢了。不过,刘肥也算是真正从“君要臣死”底下逃脱的人。

唐代有位叫贾道冲的人,也受到了这种幸运的眷顾。贾道冲犯了罪,唐代宗发出死亡告示,派人赐毒酒给贾道冲。怎么办?正在关键时刻,贾道冲的儿子贾直言跑了出来,他很不舍父亲被赐死,但又无法违抗圣旨,只有最后一个办法,以身替死了。

想明白这点后,贾直言故意说,人要死的时候,要拜拜四方神仙。贾道冲听说后,激动自己的生命又延缓了几分钟,放下酒杯朝四个方向拜了拜。正当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拜神的贾道冲身上时,贾直言一个箭步上前,端起毒酒就往自己嘴里灌,喝完倒地不省人事。

也许是药量不够,第二天,喝下去的毒药竟然全部从贾直言脚底跑出来了,接着,贾直言复活。唐代宗听说后,没怎么怀疑,感念贾直言的孝顺,又认为这是天道让他们命不该绝,这才取消了死令,把他们父子流放到广东吃荔枝去了。

虽然史书中也有这类对赐死进行质疑和反抗的成功例子,但正常时候,“君要臣死”,臣就是不得不死的。如前文所说,在赵高等人写矫诏骗杀扶苏和蒙恬时,蒙恬不仅劝扶苏别死,在扶苏死了以后,他还是不肯就死,继续写信质疑。当时,为了不引发动乱,赵高把他关在牢里,没多久,蒙恬和蒙毅二人被一同赐死。尽管他俩死前又一次做了长篇大论,可使者只一句话回复:“我收到的命令是让你死。”于是,俩人最终还是一个被自杀,一个吞毒药自杀。

还有伍子胥,在被吴王夫差赐死时,也只能仰天长叹,骂骂咧咧地退出人间:“夫差你要我死,我要把眼睛抠出来挂在城门上,看看越国是怎么消灭你的!”

你看,无论言语上是多么的反抗,行动上依然老实地赴死,否则,只会招来更差的结果。

编辑/王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