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疫情刹不住车的背后:四大原因“添柴加火”
中国新闻网 2021-04-25 17:22

中新网4月25日电 综合报道,这几天,印度刹不住车的疫情形势,令人有种时间倒退回2020年初的错觉。

3天内近100万人确诊;首都新德里平均每5分钟就有一人死亡;病人被救护车送到医院后却没有床位;无助的民众只能目睹亲人离世……

这个在新冠疫苗问世后,早早发起接种计划的国家,为何在短短几个月内,被疫情折磨得溃不成军?

    资料图:疫情下的印度

——“放松警惕”为疫情添柴

2020年底,印度官员宣布,该国已扭转疫情曲线,形势似乎一片大好。

2021年初,印度新冠感染率更是稳步下降,单日新增病例数一度降至1万例以下。截至2021年2月中旬,印度平均单日新增11000例,7日平均死亡不足100例。

当局和民众开始放松警惕,各种宗教活动和政治选举不断举行,高层官员、宗教领袖纷纷出席大规模人员聚集活动,很多人都不采取包括戴口罩、保持距离等基本防护措施。

当地时间4月12日,超过200万印度教朝圣者聚集在恒河岸边,沐浴河水庆祝“大壶节”,大部分人都没戴口罩。由于人群数量太过庞大,印度警方根本无法采取限制措施。

不出所料,“大壶节”后,印度新增确诊病例数屡创新高。当地时间4月24日,单日新增病例连续3天超过30万例。首都新德里平均每5分钟,就有一人死于新冠肺炎。

    印度民众在阿拉哈巴德的氧气加气站等待加氧气

——缺医少药导致死亡猛增

作为总人口近14亿的国家,印度社会中下层一直存在着缺医少药的问题。新冠疫情使这个问题更加严重。

印度德里甘加拉姆爵士医院的顾问哥吉亚医生表示,由于患者激增,急诊室里没有床位。“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氧气供应。提供氧气供应的地方早已人满为患。患者要自己带氧气瓶进入,但未必有氧气。我们都想帮助他们,但床位不足,甚至也没有氧气可以提供给他们。”

他说:“我们所有的电话线路都用满了。人们一直在拨打求助热线。医院外面也很混乱:有救护车停下,病人想下车,但问题是没有床位了。”

印度东部城市加尔各答的重症监护专家辛哈说,“在重症监护室工作了20年,我从未见过这种情况。”

日与夜充满了无助、焦虑和恐惧,不断传来无情的坏消息。

所有拯救生命的必需品供不应求,或是只能在黑市上找到。古吉拉特邦,北方邦和哈里亚纳邦也面临严重短缺。印度空军正向该国不同地区运送氧气罐和补给品。

印度总理莫迪近日会见了受灾最严重的州的首席部长和制氧商。他要求各州合作制止囤积行为和黑市交易,并说政府还在考虑将工业氧气进一步转换,以便用作医疗救治来缓解危机。

    资料图:疫情下的印度

——疫苗接种任重道远

对于野心勃勃地计划着实施疫苗接种的印度来说,理想与现实之间,距离甚远。

早在2021年1月中旬,印度总理莫迪发起了为13亿多人接种新冠疫苗的计划,他骄傲地向印度人表示,这个疫苗接种计划向全世界展示了印度的能力。

然而,到4月下旬,印度仅接种大约1.3亿剂疫苗,远远不足以形成“群体免疫”的要求。而且,先期接种仅限于医护工作者、一线人员、45岁以上等优先群体。

虽然印度3月下旬已暂缓新冠疫苗出口,但到4月中旬,印度媒体报道数个邦疫苗短缺,数百家接种中心关闭,在继续开放的接种点内,疫苗存量也只够打一两天。

印度政府4月19日表示,从5月1日起,所有18岁以上的成年人都将接受新冠疫苗接种。但是,目前的担忧是,已经存在的疫苗供应缺口,或许会使普及接种速度进一步放缓。

资料图:疫情下的印度

——病毒变异或雪上加霜

更令人忧心的是,不同于2020年疫情暴发之初,印度这一波来势汹汹的新冠病毒,已经出现变异和再次变异。

印度3月25日宣布,从不同邦收集的样本中,检测到一种新冠病毒“双突变”变种。

英国广播公司(BBC)援引病毒学家贾米尔的话解释称,病毒刺突蛋白关键区域的双重突变可能使病毒更具传染性。他说,病毒的变异是确诊病例激增的唯一“合理解释”。

贾米尔还说,印度筛查病毒变异动作“比较晚”,截至2020年12月,仅对5000样本作基因测序,“没有一致行动”。他指出,1月间,印度采取行动、协调各实验室加快速度,2月开始运作,但“不幸的是,第二波(疫情)已经开始了”。大流行中,测序很重要,因为这可以让科学家监视病毒的变化。

目前,英国卫生官员也正在调查印度“双突变”病毒是否更容易传播、是否能避开疫苗提供的免疫保护。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的病毒学家卡米尔博士说,在印度发现的变种病毒的一个突变,与在南非和巴西发现的变种病毒突变相似。而且这种突变可能有助于病毒逃避免疫系统中的抗体,这些抗体可以根据先前感染或疫苗的经验来对抗新冠病毒。

“印度的情况沉痛地提醒我们,病毒可以如此肆虐。”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如是说。科学家已警告,接种疫苗不代表就可以防止感染。即使在接种新冠疫苗后,也应做好防疫措施,不能掉以轻心。

编辑/马晓晴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