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山间的野生动物乐园
中国新闻网 2021-04-09 21:51

2月18日是春节假期后上班的第一天,宁夏固原市六盘山林业局二龙河国有林场职工于继辉巡逻时遇到了四只“狍子”。出于职业敏感,他立马按下了快门键。这几只与他相距不足百米的“狍子”身体壮硕,毛色灰棕,呆萌地打量了一番于继辉后便快速消失在六盘山林海中。

穿梭于六盘山中的华北豹

可于继辉心中依然有许多疑惑。每天的工作让他与许多野生动物擦肩而过,在六盘山间,狍子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物种。“像是四只鹿。”他大胆猜测。

直到4月8日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放再次来到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查时,他的猜测得到了科学验证。“这是马鹿,也是六盘山首次发现并拍摄到的马鹿。”王放说。

调查组成员进行红外相机安装实地培训

马鹿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一般栖息于海拔不高、范围较大的针阔混交林、林间草地。“宁夏境内的马鹿只在贺兰山上发现过,这次能在距离贺兰山几百公里外、海拔相对较高的六盘山发现确实让人感到欣喜。这群马鹿到底是从贺兰山迁徙而来,还是六盘山中本就存在?可以说,每次来到六盘山都让我有意外收获,这次又有‘大事’干了。”在王放心里,六盘山就是野生动物栖息的乐园。

他认为,六盘山连接着秦岭、黄土高原和西北干旱区,很多南北物种在这里汇聚,是重要的生态交错区,这个被称为“西北种质资源基因库”的地区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而他与六盘山结缘,源于2020年年初六盘山林业局、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联合中国猫科动物联盟在阿拉善SEE塞上江南资助中心的资金支持下开展的华北豹专项调查工作,他们在六盘山中追踪、研究、保护一种神秘又珍贵的动物——华北豹,这个2012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珍惜动物。

恶劣天气下,调查组成员“蹚”过山林

“2017年,在六盘山拍到野生华北豹的新闻轰动全国。2019年,红外相机再次拍摄到华北豹的活动踪迹。那时我们就已埋下了扎根六盘山寻找华北豹、了解更多华北豹习性及生活环境的打算。”王放说,“从动物区系来看,这里是古北界物种和东洋界物种的融合地带,研究这里的大型动物,有助于研究助力生态系统恢复。”

自2020年年初成立六盘山区华北豹专项调查组后,王放团队每三个月便来一次六盘山。调查组起初是进行华北豹的专项调查,可过程中,意外惊喜与收获也不小。

“小学书本里‘棒打狍子瓢舀雨,野鸡飞到饭锅里’的画面还真就出现在了眼前。”调查组成员、六盘山林业局工作人员马伯丞回忆起这一年来的点滴,难忘无比,“虽爬过70度的陡坡,有过红外相机安装的失败,但每当拍到华北豹及许多未曾谋面的野生动物照片和视频,总是异常兴奋。

调查组成员现场查看红外相机拍摄记录

截至目前,调查组已完成四次红外相机的安装及回收工作。据初步统计,六盘山上生活着35只华北豹,它们处于六盘山食物链顶端,个个肥硕健壮。同时,红外相机共计拍摄1.4万余张有效照片、4000余段视频,首次记录到毛冠鹿、中华斑羚、鬣羚、豪猪、狗獾等野生动物珍贵的影像资料。

六盘山自然保护区办公室副主任郭志宏告诉记者,1985年,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完成第一次综合科学考察,共计发现220种陆生脊椎动物。今年,数量已更新至273种。“这新增加的53种脊椎动物中哺乳动物数量翻了近一倍。可见生态环境正在不断改善,许多野生动物开始回归。”

如今,调查组还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猫盟志愿者的加入。这支穿梭于六盘山间的调查组,是华北豹最近的“追星天团”,也不断见证着六盘山真正变成野生动物的栖息乐园。

郭志宏表示,今后两年,调查组还将继续利用红外相机调查、环境DNA取样与分析等技术,利用空间标志重捕、布朗桥模型、占域模型等分析方法获取六盘山华北豹及大中型兽类的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探究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对其的影响,并研究大中型兽类在六盘山及周边区域的迁移和扩散模式。“我们的目标是开发一套可向宁夏乃至西北地区推广的大中型兽类监测模型,制定相应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自然资源管理措施,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提供更多科技支撑。”

文/记者 李佩珊

编辑/朱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