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部分银行推出的“彩礼贷”“墓地贷”引起舆论关注。
大众对此类“奇葩贷”的批评声不断,认为彩礼贷不仅助长了一些陋俗,还有“协助作弊”和“身份歧视”的问题。其中,认为“协助作弊”是因为彩礼往往是女方用以衡量男方经济实力的依据,但彩礼贷的出现则粉饰了男方的经济实力,且该贷款在婚后需要夫妻双方共同还款;“身份歧视”是因为彩礼贷限定借贷方“需为行政事业单位正式员工”,认为这是对外企、私企、个体户、自由职业者等金融信用的歧视。对“墓地贷”的抨击声则主要集中在殡葬行业暴利严重上。
事实上,无论是“彩礼贷”还是“墓地贷”,之所以会引起人们关注,重要原因是此类金融创新“精准”触碰到了部分人群的焦虑情绪。这样的行为,一方面透露出部分金融机构对金融“创新”的过度追求,以及盲目追求场景,诱导刺激消费;另一方面,则表现出部分金融机构偏离了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
应当看到,并不只是上述“奇葩贷”,去年以来,微众银行、重庆富民银行、四川新网银行等都接连爆出消费贷风险事件。笔者认为,当前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在寻找场景拓展消费贷上用力过猛,一些风险开始积聚,应当引起注意。
一是警惕“博眼球式”金融创新。此次出现的“奇葩贷”,都是以刺激焦虑情绪的方式出现,这样的伪金融创新与多年前在保险领域出现的“雾霾险”“拉肚子险”等“奇葩险”有异曲同工之处,应当吸取当时保险乱象的教训。
二是警惕精准“收割”再度出现。今年3月,银保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指出,严禁小贷公司、非持牌机构向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坚决遏制互联网平台精准“收割”大学生。应当看到,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乱象之所以会发生,与一些互联网公司主动挖掘大学生群体贷款需求直接相关。这样的“主动挖掘”并非只针对大学生群体,从某种程度上说,上述“奇葩贷”的出现,也是“主动挖掘”,引诱过度消费,刺激产生本来没有的贷款需求,继而对其“收割”。
三是警惕中小银行经营困难。过去几年,借助互联网平台等第三方机构,一些中小银行进行了更多金融探索,其中不乏超出其经营能力的行为,受经济下行及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有的中小银行经营压力凸显,在压力作用下,没有将更多精力放在服务实体经济上,转而寻求“捷径”,此次“奇葩贷”的出现就是表象之一。
编辑/范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