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明儿土地越来越少人口越来越多,我们还有的吃吗?
食今不昧 2020-12-08 17:08

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土里长出来的……人类就没有吃不到的。今天,在人口不断增长,资源不断被占有的地球上,我们还能吃什么?如何生存问题严肃地摆在了我们面前,也为食品科学工作者们提出了新的课题。

今后我们将吃什么?怎么吃?前沿科技与未来食品将向何方向发展?这些你想知道吗?食品科学的学者们用自己所研究的食品科学知识,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为人类勾画着描宏伟而具体的蓝图。期盼和展望,是人类永恒追求的话题。

食品合成生物学:

在100平米的车间,生产出5万亩产量的食物;

在植物里找出和母乳最为接近的营养素

食品合成生物学将成为最流行的科学。它最主要的内容有:标准化的原件、基因线路和底盘细胞。原料变为细胞后有不同反应,生产出不同的产品,是合成生物学核心的内容。

在未来15年中国食品科技要进入创新型国家的前列,中国食品产业要成为高技术产业。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名誉副理事长、江南大学粮食发酵工艺与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陈坚教授讲解说。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的青蒿素就是合成生物学典型的例子。青蒿素就是从植物青蒿里提取的。因为青蒿里有合成青蒿素的基因,把这些基因挖掘出来,再把它装在微生物器皿里,在反应器里生产青蒿酸,然后再经过化学反应后生产成青蒿素,而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种植上千亩的青蒿。目前这个食品合成技术已经实现了商业化,就是在100平方的车间,可以生产相当于5万亩的种植产量。这成为了一个颠覆性的技术。

这么做有什么意义?未来食品面临的挑战是随着人口增长等因素,这需要有新的食品资源的诞生来补充。如人造肉、人造食品改变原来的模式。食品合成生物学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变革食品生产方式,开发更多新的食品资源;强化食品生物加工过程,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重构食品制造工艺,提高食品的营养并增加新的功能。

通过利用廉价的植物,合成出高价值的化合物。母乳寡糖的合成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生产婴儿奶粉主要的目标是模仿母乳,但是牛乳中寡糖很少,是0.05%,母乳是10%到15%。母乳寡糖核心最重要的结构是4到5种,采用枯草芽孢杆菌进行研制,加入婴儿奶粉中就使得跟母乳的接近度大大提升。

未来食品的任务是解决食物供给和质量、食品安全和营养、饮食方式和精神享受等诸多问题。

具有健康功能的发酵乳:

更有靶向的针对食道癌、膀胱癌和

结直肠癌等疾病;缓解人们便秘症状

发酵乳制品是益生菌非常优良的载体,发酵乳领域亚太地区是最大的益生菌市场,2019年的销售额达到了170亿美元。目前,四川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分析196万志愿者的数据发现,长期使用益生菌发酵乳可显著降低食道癌、膀胱癌和结直肠癌等一些患病的风险。来自美国、欧洲、亚洲等140多万人数据追踪调查也发现了,使用发酵乳也会降低肺癌的风险。

内蒙古农业大学张和平团队开发的酸奶叫LB益生菌发酵乳,菌株是四个,基础菌株就是保加利亚乳杆菌NB02,分离自青藏高原的自然发酵牦牛奶,而益生菌分离来自内蒙锡林格勒草原的酸马奶样品,他们开发的含有LCZ和双歧杆菌V9的发酵乳,缓解了志愿者的便秘情况,显著降低血液促进因子和增加抗炎因子,增加血液中的肉毒碱等一些活性分子从而促进了排便频次。围绕这个菌株已经授权了16项专利,还有发表了170多篇文章。

张和平团队陈永富教授分析说,每个人获得的第一口食品就是母乳,乳品是营养健康最为全面的一个食品。民以食为天,食以乳为先。人类使用乳制品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一万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在很多历史文献中也已经记载,乳品在古代的时候就是一个非常珍贵的食品。

植物基肉制品:

对全球19亿慢病人,能起到缓解作用;

将成为世界人口的食品主流

未来食品重要方向就是人造肉。有两个类别,植物基肉制品和细胞培养肉。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东北农业大学江连洲教授说,目前世界上19亿人患有慢病,食用人造肉能起到缓解作用。另外,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100亿,在有限的土地提高农产品的产量,植物基的食品正在成为主流。

到2025年全球未来植物基食品的发展市场估计要达到280亿美元。这只是做植物蛋白的肉制品,不包括植物饮料、蔬菜、水果。植物蛋白肉基本以大豆蛋白为基础,和其他的包括豌豆、谷物蛋白,就是大米蛋白、小麦蛋白、玉米蛋白其他的杂粮蛋白,坚果类的葵花子、花生、核桃等。

以大豆蛋白为主做出来的肉感好,未来挑战是加工的方式、特别是整肉的加工;评价方法;未来解决方法包括辅料和过程的优化,植物基肉制品、植物蛋白肉的一些基本的标准,将会对植物基肉制品产业的发展起到推进作用。

文/魏世平

来源:食今不昧

编辑/韩世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