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保定市中级人民法院不公开开庭审理了保定市人民检察院诉被告张某东等65人利用互联网侵害隐私权公益诉讼案,当庭判决被告张某东等人卸载并终止使用涉案侵权软件;停止售卖涉案侵权软件的行为,并消除售卖行为造成的影响;清除、删除利用涉案侵权软件获取的视频、图片等信息、数据,停止一切使用上述信息、数据的行为,并消除保存、使用行为造成的影响;在国家级媒体公开赔礼道歉。该案系全国首例利用互联网侵害隐私权民事公益诉讼案。
法院经审理查明,2016年9、10月份,被告廖某星利用E语言程序编写制成“天巡”软件,该软件具有破解、侵入监控设备进行偷窥等功能,通过网络扫描端口、登录监控设备并调用监控设备图片。廖某星使用该软件破解、侵入他人摄像头并将软件挂在网上供他人下载使用。2017年4、5月份,廖某星将“天巡”软件出售给被告陈某进,并将软件源代码提供给陈某进。陈某进使用该软件破解、侵入他人摄像头,后将软件更名为“scavengers这么简单”(Scavengers英文翻译为“拾荒者”)。2018年陈某进将软件出售给被告张某东,并将软件源代码提供给张某东使用。张某东取得软件后,主动联系被告刘某为软件加装收费系统,以便出售软件使用时长(使用卡密)获取利益。刘某将“拾荒者”软件源代码复制到其收费系统代码里,并把张某东QQ号写在软件界面右下角,对软件进行包装升级。2018年8月,张某东组建“云视通有看头交流群”QQ群售卖经刘某包装升级的“拾荒者”软件使用权,并组建“拾荒者售后”QQ群为购买者提供售后服务。张某东在群内指导、帮助购买者使用该软件,刘某在群内负责维护该软件的正常运行。张某东制作并交付给他人使用的软件卡密共计235个,其自行使用软件扫描破解IP摄像头、猜解云视通ID共计342个。刘某也使用软件破解、侵入过他人摄像头。经鉴定,“拾荒者”软件具有扫描IP摄像头并利用漏洞获取IP摄像头用户名和密码并登陆预览摄像头画面的功能;具有对“安格华”、“云视通”、“有看头”三款摄像头进行弱口令猜解,并调用对应程序进行画面预览的功能。被告林某等61人先后购买“拾荒者”软件卡密并使用软件对他人摄像头进行破解、侵入、偷窥。
后保定市人民检察院发现被告张某东的违法行为后,经依法履行诉前公告程序,该院作为公益诉讼起诉人依法提起本案公益诉讼。
保定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不得实施拍摄、窥视他人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部位等行为,不得处理他人私密信息。本案各被告明知软件具备破解、侵入他人监控设备并进行偷窥等功能而制作、买卖并使用该软件,侵入他人私密空间、偷窥他人私密活动、获取他人私密信息,其行为已经侵害他人隐私权,并损害了社会公益,均构成对隐私权的侵犯。公益诉讼起诉人的起诉,具有事实和法律依据,被告张某东等65人依法应承担相应民事责任。保定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作出上述判决。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北京青年报独家所有,授权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独家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铁柱
编辑/倪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