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开赴朝鲜战场,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70年光阴似箭,意气风发的少年,都成了耄耋老人。
现年95岁的姚景芳老人就曾是志愿军第一批战士。今年春天,老人突发老年综合征,身体每况愈下,就连家人也经常认不出。但每当他看到、听到电视中报道的战争往事,参军八年、抗美援朝的回忆便会涌上心头。
11月26日,子女们特意为姚景芳穿上了当年的军装,胸前还挂着一枚枚军功章。老人目前已经很难进行完整清晰的表述,老伴马奶奶、老人的两个儿子以及孙女通过回忆,为我们还原了那段充满着血与火的峥嵘岁月。
“受检阅后直接上了战场”
1925年,姚景芳出生于河北蓟县的普通农村家庭。
初中毕业后,在河北省义务征兵的号召下,姚景芳参军入伍,成为了一名步机枪手战士。在经过了严格的训练后,1950年10月1日,在天安门阅兵式中接受了毛泽东和朱德的检阅,随后姚景芳跟随部队,作为第一批中国人民志愿军,直接奔赴朝鲜。老人曾说自己和战友们,“检阅后家都没回,直接就上战场了。”
据姚景芳的孙女姚佳岐回忆,直到现在,每当有阅兵仪式,老人都会守在电视机前准时观看,也只有在这时,平日里低调内敛的爷爷才会激动得回忆起往事。
据家人回忆,1952年的鱼隐山战役是老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场战事。当时陆军部队每个人都要身上背一箱迫击炮炮弹,一箱子炮弹有十几个,百十来斤,但姚景芳说,沉也要背着上山。
一路上,敌方的炮弹不断落在他不远处的地方,枪林弹雨中,炮弹贴着耳朵呼啸而过,姚景芳的左耳也因此落下后遗症:听力下降,无法接受高音。激战正酣时,地上全是被炸过后的零落松土,整个山头被削下数米,炮弹像雨点一样砸下。
那次战役中,敌人试图攻占我军地堡,为了守住阵地,姚景芳和战友冲出地堡,一波接一波压倒敌人的枪口。敌人进来一波,我军就堵上去一波。战斗中,姚景芳英勇负伤,其右臂和大腿处现在仍然留有被炮弹打伤的疤痕。
家人也曾问过老人,当时冲上前线时害怕么?老人坚定地说,不会害怕,怕也没用,大家一起并肩作战,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为了守住鱼隐山的阵地,中国人民志愿军都必须全力以赴。
1952年,姚景芳在鱼隐山战役中荣立三等功,也在队伍重组后成为一名班长。
“不给国家添麻烦”
1956年,老人复员回家。按照国家分配,姚景芳前往北京大学担任保安。但是没过多久,他便自请调往光明牛奶厂担任送奶工。
姚景芳妻子马奶奶向北青-北京头条记者回忆道,姚景芳平时为人非常低调,从不张扬自己是抗美援朝战士,复员回家后,身边的同时邻居很少有人了解老人的过往。当时家里困难,她曾经多次向老伴提出能不能向国家申请一些补助,但爷爷总拒绝她道“国家也困难,我们不能给国家添麻烦。”
说起姚景芳老人,子女们提起的两个重要特征便是“爱看新闻”和“要求严格”。据老人的二儿子回忆,父亲生病前最爱看的节目是《海峡两岸》,每天都要看新闻,“中央十三台都给他包了”。在生活中,他把军人的生活习惯一以贯之:被子要叠成豆腐块,即使是睡觉也会一动不动地保持姿势,防止翻身把被褥弄乱。
老人淡泊名利,也珍惜荣誉。
在向记者展示军功章的时候,老人的孙女姚佳岐笑言:“因为现在(老人)生病了,我们才敢拿出来看,以前都不让你碰。你看这个纪念抗美援朝的搪瓷杯子,他修修补补还自己动手焊接,就这样用了几十年。”
从小和老人生活在一起的孙女姚佳岐告诉记者,爷爷退休后每天的生活都非常规律:早上三点半起床,出门跑步两小时,回家吃完早点后观看六点的早间新闻。无论是冬天下雪还是刮风下大暴雨,对于他的晨跑他始终坚持不懈,从未有一天放弃过。
“有一次下大雨,爷爷回家的时候雨水顺着中山装滴滴答答。”姚佳岐说,这是爷爷对她最大的影响,坚定自己的信仰,并且多年来一如既往地坚持。
实习生 汉雨棣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朱健勇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朱健勇
编辑/白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