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为何“渐进式”
光明日报 2020-11-26 10:30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如何理解其政策背景和实施意义?这一政策会造成怎样的社会影响,又该如何稳妥推进?

从人口经济学来说,退休政策特别是法定退休年龄的调整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人均预期寿命大幅增长,二是人口受教育水平提高,三是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对养老保险制度造成持续性的威胁。

实施延迟退休是积极应对老龄化、少子化挑战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老龄化和少子化加剧是我国面临的新的国内挑战。2019年年底,我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1.76亿人,2053年将达到4.87亿人的峰值,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同时,我国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690,属于低少子化。可以说,在我国即将开启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不断加剧将是一个最基本的国情,这将直接导致人均负担不断加重。加快制定实施延迟退休政策,有助于应对当前养老保障制度运行中面临的重大挑战。

实施延迟退休有利于塑造“人力资源红利”。人口问题一直是中国发展的首要问题。“十四五”时期不仅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窗口期,更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驱动阶段。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有助于使中国的未来经济增长保持可持续的内生增长动力和创新创业活力。我国将来一段时期的经济、劳动生产率、人均收入增长潜力仍很大。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提高要素质量,特别是人力要素的质量,这就必须改善要素供给条件,提供良好制度支撑。从更为长远的意义来说,实施延迟退休能够激发适龄劳动人口的潜力、活力,有助于加快我国从“人口红利”向“人力资源红利”转变,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

那么,延迟退休对劳动者的意义在哪里呢?虽然理论上说,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会直接增加其工作服务年限,但在实际的制度设计上,劳动者往往可以通过延迟退休,获得更多养老金补偿。例如在发达国家,按照不同年龄领取不同比例养老金的方式,可以有效激励老年人推迟首次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当雇员按照法定的“标准年龄”退休,可以按100%领取养老金,早于“标准年龄”领取比例就会低于100%,如果超过这一年龄,养老金则会有相应幅度的提高,以此缓解延迟退休对个人养老保障的影响。因而整体来说,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并不会对退休群体产生系统性冲击。

此外,从国外经验来看,制定实施延迟退休政策要始终把握科学审慎的原则。美国社会保障局一直在慢慢提高退休年龄,1983年修订《社会保障法案》时提出到2025年将职工的正常退休年龄从65岁提高到67岁,但是这一政策直到20年后的2003年才正式开始实施,并明确提出计划用22年的时间完成从65岁提高到67岁的目标。同时,为了避免让特定时间段的劳动者承担过重的转制成本,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等国都采取了渐进式延长退休年龄的做法,力求将政策调整的冲击降到最低。

可见,实施延迟退休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异常谨慎的过程,更是一个系统性、精细化的政策安排。《建议》中也特别突出“渐进式”的要求,“十四五”期间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将遵循“小步慢走、弹性实施、强化激励”的思路,以小幅调整的方式逐步推进。同时,通过加快推进养老制度结构性改革、统筹推进相关配套政策,如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充实养老保险基金、降低企业缴纳费用和成本等,这将最大程度减少该政策的社会影响,争取最广泛的社会支持。

文/张新,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教授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李强:稳妥有序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
新华社 2024-09-19
正确把握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的重要原则
人民日报 2024-09-15
人民日报:正确把握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的重要原则
人民日报 2024-09-15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稳妥推进延迟退休
新华社 2024-09-14
在法治轨道上稳妥有序推进延迟退休改革
法治日报 2024-09-14
人民日报:深刻认识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的重大意义
人民日报 2024-09-14
“渐进式”是如何体现的?王晓萍回应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13
王晓萍: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在方案设计上有几个特点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1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