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ng听丨这些特殊的跑者 在黑暗中有了明亮的眼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10-14 17:59

1984年,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德召开的世界盲人联盟成立大会上,确定每年的10月15日为“国际盲人节(White Cane Safety Day)”,这使盲人在国际上第一次有了统一的组织和自己的节日。2020年的10月15日是第37届盲人节。

据统计,中国视障人口约1 700多万,科技的发展和各方的努力让更多盲人像普通人一样参与社会生活,而盲人与普通人之间沟通平台的不断建立,令他们不仅能够“看”到电影,还能参加马拉松。为了满足这项需求,盲人陪跑团应运而生,陪跑志愿者成了他们“黑暗中的眼睛”。

image.png

困扰

饱受失眠困扰 视障的他想出门跑步

32岁的视障跑友申伯林参加跑团已有两个月的时间,他说,“这两个月的跑步经历,对于我生活上的改变,可以说是天翻地覆。”疫情后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例行跑步活动逐步恢复,他参加过的每次活动,包括志愿者和盲人跑友加起来有80人左右,但他还是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参加到活动中来,也希望更多的盲人朋友能注意到身体健康问题,多参加户外运动。

家住北京市西城区白纸坊大街的申伯林,因从小喜欢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在盲校学习和自学,在右安门经营一家小店,同时也在网上经营相关淘宝店铺。申伯林表示,多亏了现在的智能科技,自己无论是浏览网页购物,还是经营店铺,甚至出行乘坐公交地铁都感到与正常人无异。唯一自己感到不便的,就是没有通过户外运动的方式,维持身体健康。

而盲人陪跑团的出现,正好解决了他目前生活上唯一的困难,申伯林解释说,自己近些年身体变弱,也一直饱受失眠的困扰,一年来各种求医问药,都收获甚微。“自己因为眼睛不好,平时活动量很小,经常在家一连几天不出门工作,仅有的运动就是和妻子孩子下楼溜达溜达,根本无法满足日常生活所需的运动量。”

当意识到自己的失眠问题也许是和缺乏运动有关后,申伯林曾试图通过居家运动的方式改变失眠的状况。于是,他在去年购置了家庭跑步机。可是真正开始使用跑步机后,申伯林发现在家通过跑步机运动,十分无趣无聊,并不能真正让他体会到运动的乐趣,也很难以坚持下去。

机缘巧合下,听朋友讲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有一个跑团在帮助视障人群跑步,申伯林决定去试一试。

在没去之前,申伯林因为长期缺乏锻炼,忐忑自己能否坚持下来。到达活动现场实地参与了第一次活动后,跑团志愿者的专业性,以及他们耐心的引导,使得申伯林立即放宽了心,现场组织分工明确有序,管理细致。

他介绍,不仅有志愿者负责接送盲友,还有志愿者负责看包、补给食物和水,甚至还配置了专门处置应急突发情况的人员。在这样周到细致的活动安排下,申伯林第一次参与活动便跑完了全程五公里的路程。

收获

坚持两个月健康得到提升 想参加明年的马拉松

申伯林说,“跑团的志愿者都是跑过马拉松的人,在我看来全是‘大神’级别的选手,能在他们的指导下跑步,我真的放心很多。”

参与跑团两个月以来,申伯林觉得自己收获巨大:首先,困扰自己一年多的失眠问题被彻底治好了。其次,自己的心情变得更好,家庭氛围也有改善。申伯林说,自己的妻子最近也开始参与跑团的志愿活动,并且投身于助盲公益活动。“这项活动真的改变了我的生活方式和家庭氛围,我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得到了提升,生活也有了新方向。”

申伯林透露,虽然自己目前仅可以一次跑完10公里的路程,但新的目标已经“发芽”,那就是完成一次全程马拉松。“我想参加明年的马拉松赛事,跑团帮助我开启了一条新的旅程,让我离完成马拉松的梦想,逐渐变近。”

正如申伯林之前提到的,目前科技水平的日新月异,让盲人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可以几乎做到和正常视力的人一样,然而,对于缺乏运动和健康的忧虑,却常常伴随他们。

家住北京市石景山区的郑爱荣今年已经63岁了。退休已15年的她虽然患先天性视障,却酷爱户外运动,此前已经独自爬香山近20年了。现在的她跟申伯林一样参加了“黑暗跑团”的活动。

她说,“黑暗跑团”的活动是以帮助盲友参与户外运动的组织,因年岁较大,郑爱荣也曾担心自己的身体条件有限,跟不上专业领跑员。

然而每次活动前,活动方都会根据盲人跑友的条件,定制陪跑方案,并在跑步过程中随时关注盲友的身体状况。

真正的挑战是在报名后,如何确认参与活动、到站集合、以及跑前准备热身、跑步技巧等,但这些都让没有跑步经验的郑爱荣担忧。

活动开始前,有专门负责的志愿者在群里帮助盲人跑友通过微信报名。报名成功的盲人跑友,将在约定好的时间,于地铁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站集合,由志愿者逐一带领至奥森南园参加活动。

image.png

志愿者

蒙住双眼体验黑暗世界 10多分钟达成默契

“志愿者就是盲人的眼睛,体会盲友对自由的渴望”。今年已经50岁,正值退休年龄的白艳伶,虽自称跑步“小白”,却是黑暗跑团北京分站团员心中的资深跑者,大家口中乐于助人的“白姐”。

据她介绍,黑暗跑团每周日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有固定的活动时间,志愿者、视障跑友均可以报名。

而每一位参加助盲团的志愿者都要参加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跑步时志愿者与盲友的体位,以及在跑步过程中需要用肢体提示盲友跑步路线变化,如拐弯、上坡,注意台阶、井盖等等。

白艳伶强调,在培训中注意事项是一部分,其实最重要的是让志愿者蒙住眼睛,以盲人的身份真正地感受黑暗世界,“只有当我们亲身经历过后,才能更懂得盲友的需求,才能体会盲友对自由和快乐的渴望”。

此外,几乎所有的陪跑都会以陪跑绳作为引导工具。它两端各有一个圆环,跑者们可以通过它来保持彼此之间的距离、绕过前方的障碍。学会使用陪跑绳非常关键,你可以通过陪跑绳来引导并控制方向和跑步速度。切勿生拉硬拽,以免出现不必要的意外事故。

白艳伶解释,每个人对于陪跑绳使用的方法都不尽相同,所以需要第一次参加的组队人员先配对练习,再正式跑步。传达指令基本上是通过拉陪跑绳的力度来实现,如轻拉是避让小障碍、重拉是避让行人等大的障碍;往左侧轻拉,就表示前方障碍,往左侧让一下。

“但陪跑员更多的是进行话语上的提醒,绳子也是辅助。基本上十几分钟的磨合后,每一对盲人跑友和陪跑员之间就会形成很好的默契。”

盲人群体并不“弱” 跑步爱好者热衷马拉松

虽开始跑步仅两年时间,但白艳伶已参加过几十场半程马拉松以及数次全程马拉松。用白艳伶自己的话讲,“从只能跑五公里,到跑了20场半程马拉松,我只用了7个月。”

眼前神采奕奕、乐观开朗的她也曾面对生死的挑战。五年前,她被诊断为肾癌,五个月后,她又被医生诊断罹患甲状腺癌。短短半年时间,白艳伶经历了3次大型手术。在与病魔无数次搏斗中,白艳伶称“绝望过、崩溃过,也从未想象自己能够跑步”。

在顽强的战胜病魔后,白艳伶决心通过跑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她笑着说自己相信“生命不息,得瑟不止”。

后来白艳伶了解到,很多热爱跑步的盲人朋友需要陪跑员来协助完成马拉松。于是,经历病痛后希望能帮助更多人的她,便加入了致力于帮助视障人群跑步的“黑暗跑团”。

“每年各大马拉松赛事都会给盲人参赛者指标,所有经过训练、筛选、备赛的盲人跑友,都可以参加马拉松赛事。”2019年10月13日的日照马拉松比赛以及12月1日举办的三门峡女子马拉松,白艳伶都带盲友参加了其中的半程马拉松。

在参赛的过程中,有很多细节让她感受到,虽然盲友在普通人看来是弱势群体,但他们的潜力却是无穷的。“他们的记忆力和感知力超级强,入住酒店时,带他们熟悉一次后,就可以全部记住。参加完日照马拉松赛回到酒店洗完澡后,当时我负责助跑的盲友姐姐已经给我烧好了一壶热水,让我十分感动。”

希望

“让黑暗不再黑暗” 愿更多人加入助盲团

白艳伶认为是盲友帮助她了解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盲人朋友自立自强,并不把自己当作弱势群体的世界。她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助盲团中,深入了解盲人的生活,“当你看到盲友求知欲望特别强的时候,你无法拒绝他,他们渴望了解这个世界的美好,他们渴望常人一样的生活,他们自立自强的精神也鼓舞着一批又一批的志愿者。”

北京燃气集团的员工林京涛,是一名新晋助盲团志愿者。他是在白艳伶的介绍下加入“黑暗跑团”的,目前作为普通陪跑志愿者参与了两次跑团活动。林京涛直言,“能帮助别人就是最大的快乐了。”

林京涛说自己从小听力不好,也曾面对诸多不便,但是正是从小周围同学的耐心帮助,才让他可以走到今天,所以他也很能理解盲人朋友在日常生活中面对的困难与挑战,一直都在寻找合适的机会帮助视障朋友。

林京涛第一次参加跑团的活动是在九月底,因为还没有经过前期培训,所以他仅作为观摩志愿者在盲友旁边一起跑了五公里。虽不是正式陪跑员,但当他看到盲人朋友和志愿者在一根“陪跑绳”的连结下默契跑步时,深受感动,并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穿上“陪跑”的衣服,帮助他人,“让黑暗不再黑暗”。

四年来已参与65场国内外赛事 最多时有90人参赛

据全国总负责人程益介绍,黑暗跑团最初是“黑暗中对话”公司在组织员工团建时,发现很多人都很喜欢跑步形式的集体活动。后因公司致力于帮助盲人等公益活动,便于2016年正式成立“黑暗跑团”,专注于帮助有障碍的人群(视障、听障等等)参加跑步,乃至马拉松活动。

截至目前,已经带领视障人群参加了65场国内外各类马拉松赛事。其中国内赛事涵盖广州、杭州、上海、无锡、西安等多地的马拉松活动;国外的则参加过波士顿、伯林、纽约举办的海外马拉松赛事。“参赛需要经过团队内部和组委会两方考核,少的有两三个人,多的可以达到近90人。2019年上海马拉松比赛参赛人数最多,盲人、聋人跑友加起来近90人参赛;2019年北京马拉松比赛则有二十多人参与。”

他进一步介绍,平时练习和参加马拉松比赛会有一些不同。练习时因为路线简单,人员配备没有正式马拉松比赛规格高。日常训练主要以鼓励盲友参加户外锻炼为主,因此可以有走路、慢跑的形式,都会有志愿者陪伴看护。

正式马拉松比赛,由于参赛人多,很容易发生挤压踩踏情况。因此,会配备三人以上的保障人员陪跑。其中,负责拿陪跑绳的陪跑员要求经验丰富,有成熟的参加马拉松赛事经验,同时有额外的体力照顾盲人跑友。另外领跑员需要注意前方赛路和可能潜在的危险,两侧后方的伴跑员则要注意周围其他参赛者的脚步位置,防止发生踩踏事故。

在跑马拉松过程中,盲人参赛者一般不进入休息站自己领补给,而是通过伴跑员等后勤保障人员提供。所以伴跑员要时刻注意盲人跑友的状态,提供后勤保障。

实习生 刘欣宁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宋霞
编辑/赵加琪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