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见,武汉》导演竹内亮:想做能赚钱的纪录片导演
东方网 2020-07-30 09:42

“我的日本朋友对武汉有很多偏见,作为住在中国的外国人,作为纪录片的导演,特别想去拍武汉,想给全世界介绍真实的武汉。”因为拍摄《南京抗疫现场》《好久不见,武汉》等抗疫纪录片,日本导演竹内亮在国内真的火了。这位在南京已经生活了7年的日本导演日前来到上海,参加第2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金爵纪录片主题论坛。

导演竹内亮

说起上海,竹内亮回忆起自己2010年还在担任日本NHK纪录片《长江天地大纪行》的导演时,他和拍摄团队花了一年时间,拍摄长江沿岸人们的生活。当时他们从长江源头到最后一站上海,行走6300公里,这次经历也成为他今后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最终他选择来中国发展,在南京定居。

7年时间里他不断地行走、拍摄、记录,纪录片《我住在这里的理由》循着“通过居住在日本的中国人和在中国的日本人,实现两地间互相加深认识”这样的创作初衷,至今拍摄集数超过200集,网络播放量超过2亿,也为自己积累了数十万的“粉丝”。

而在这个特殊的年份,他所记录下的抗疫影像《南京抗疫现场》在日本雅虎网站发布后迅速登上头条。他将自己在南京亲身经历的抗击疫情的经过展示给日本国内,当时日本疫情越来越严重而防护力度却远远不够,他希望通过纪录片唤起政府和民众的重视。

武汉“解禁”后,他又第一时间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下这座曾处于疫情风暴中心的城市,向全世界展现真实的武汉现状。《好久不见,武汉》被中国外交部点赞“以普通人的视角展现了武汉这座城市经历疫情创伤之后的实景,以及武汉人民坚韧、豁达的精神”,也被广大中国网友评价为“客观”“真实”。

喜欢“出镜”的导演

与一般印象中躲在摄像机背后的导演不同,竹内亮是个喜欢出镜的导演。看过他纪录片的人都知道,他几乎出现在每一集、每一部影像中,以第一视角拍摄,记录拍摄对象的生活百态。

竹内亮说,这是他拍纪录片20年来,自己琢磨出来的一条经验:“站在镜头前与被拍摄者交流更能体现影片的真实感。”有时候导演站在镜头背后与被拍摄者对话,会让被拍摄对象有“被安排”的感觉,越“安排”越假,为了拉近与被拍摄者之间的距离感,他选择走进镜头里和对方交流。

《好久不见,武汉》记录了武汉“解禁”之后,10个当地人的10段故事,因为成片长短的问题,他与制作团队再三“纠结”。此前他们拍摄的成片时长都在15分钟左右,甚至有人觉得15分钟也太长了。“现在这个时代,大家都只看短视频15秒、30秒,一个小时的视频,给谁看?”但是竹内亮这一次却坚持要做长视频, “当时我想,哪怕只有100个人看、10个人看也可以,这次我就是想做长视频,要不然这些素材无法完整展现,也无法满足自己表达的愿望。”

到现在为止,《好久不见,武汉》在所有平台的点击量超过了3000万,外语字幕被翻译成了12种语言。竹内亮说:“真的完全没有想到,所以我们不要总是吐槽观众,小看观众,说什么观众只爱看美女和快餐视频。对于观众来说,他们真正想看的是有质量、有内容的视频,时间长短并没有关系。”

然而当记者问到他对大银幕有没有“野心”的时候,他反而表示无所谓:“抖音、快手上也有很优秀的内容,电影院里也有烂片。拍电影的人很牛逼,拍网络节目的人很low?我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播放渠道、平台不应成为束缚纪录片拍摄的理由。

想做能赚钱的纪录片导演

拍纪录片=不赚钱,几乎是电影行业里的一条定论,不仅在中国、日本,全世界都是如此。虽然近年来国内纪录片创作与视频网站的合作似乎打开了新的商业窗口,《舌尖》《我在故宫修文物》相继爆红,让不少人看到了纪录片更多的可能性。但是在竹内亮看来,真的要靠纪录片赚钱,依然很难。仅靠播放平台流量变现,很难支撑节目的制作开销、人员成本。

“今天来参加电影节的论坛,大家都聊得非常正经,但其实我最想问几个中国同行,你们是怎么赚钱的?”

“你现在是网红了,是不是能赚到钱了?”竹内亮经常会被身边的朋友这么问。“虽然和以前相比已经在推广上稍微有了点优势,但是光靠拍纪录片还是很难。其实,我也想尝试做一些‘卖票’的纪录片,到时候会不会有人愿意出钱看呢?尤其是现在这个大家都习惯了免费看视频的时代。”他同样表达了自己的忧虑。

竹内亮告诉记者,现在采取的策略是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做别的,他所经营的团队已经开启了全新的创作平台,“专攻”日本娱乐情报,并通过他的知名度来接广告和赞助商。为了经营自己的公司,他甚至还做过直播带货、演讲和粉丝互动,还经常在自己的微博上“哭穷”,博取粉丝“同情”,久而久之粉丝们也默认了他是个“很穷”的导演。

把中国好玩、有意思的东西分享给全世界

来上海之前,竹内亮刚刚完成了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拍摄,最近他想记录后疫情时代的中国。

“外国人通常只关注中国的大城市,但没有人关注少数民族、农村、西部偏远地区。我本身就喜欢少数民族的文化历史和生活,我的员工也告诉我,他曾在那里支教,很值得把那里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分享给大家,他强烈的愿望也打动了我。”

竹内亮是个随性的人,一直以来都采用无台本拍摄方式,除了地点是事先确定的,一路上能拍到什么,需要导演和拍摄团队随时发现。在凉山他过上了早上5点起床,去农田里干活,去农民家里“蹭饭”的日子,还晒黑了不少。

“去了之后,我发现那里跟我之前的想象完全不一样。”竹内亮说。

他和拍摄团队来到了“悬崖村”,那是凉山彝族自治州的贫困地区之一,也是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典型例子。当地村民告诉他,以前他们进出村子需手脚并用,攀爬800多米高的藤梯,现在他亲眼看着他们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大房子。

“房子里有免费的洗衣机、电、网络,什么都有。我问山里的人现在生活好还是以前的生活好,所有人都说现在的生活好,中国的速度和执行力太让我惊讶了。”

竹内亮说,这部片子制作完成后,主要还是面向国外的观众。“大凉山有很多好吃的,风景特别漂亮,我想把我所看到的分享给日本和全世界的人。现在还是有很多人不了解、不喜欢中国,所以我想把中国好玩、有意思的东西介绍给大家,这是我们的最想做的事情。”

文/东方网记者 解敏 刘昊

编辑/崔巍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