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郎平再度出山记
北京青年报 2020-05-08 08:00

书名:《荆棘与荣耀:     新时代女排奋斗记》     作者:马寅     出品:中国青年出版社     2020年1月

郎平为什么出山?朱婷如何成长为世界第一主攻?惠若琪经历了怎样的生死抉择?从38年来的最差战绩到五年三获世界冠军,这个团队如何披荆斩棘,走向光明?著名体育记者马寅长期跟踪采访报道中国女排,见证了这支新时代女排的起步、成长和腾飞。这部纪实文学人物鲜明,细节饱满,情感丰沛,全面记录了新时代中国女排的拼搏历程,生动刻画了中国女排团队群像,大力弘扬女排精神。

2013年,进入里约奥运周期的中国女排,迟迟没有组建。在主帅人选“难产”的背后,是整个中国排球界的迷茫。

伦敦奥运会,中国女排在四分之一决赛中苦战五局,两分惜败于老对手日本队,被挡在四强门外,之后的亚洲杯,中国女排再次败给泰国队。

在亚洲被日本队、韩国队、泰国队压制,在世界排坛沦为二流,对于三年半后里约奥运的竞争,没人敢对成绩抱有奢望。

此时,正在广东恒大女排执教的郎平,随着五年的合同接近尾声,已经开始憧憬美好的退休生活。虽然她仍然想在有生之年为中国排球做点什么,但是她也知道,人到了这个年纪,不适合再拼命了。

经历了伦敦奥运失利的徐云丽、魏秋月等一批老将仍在彷徨,甚至在考虑什么时候、以怎样的方式淡出,只是无数次想毅然决然转身之后,她们又无处安放心中的倔强和不甘。

正值当打之年的惠若琪、曾春蕾重新出发之前,最关心的问题只有一个:接下来的四年,带领她们前行的那个人会是谁?

屏幕快照 2020-05-08 上午7.17.41.png2019年世界女排联赛总决赛,非主力阵容出战的中国女排获得铜牌

面黄肌瘦的朱婷和纠结未来的张常宁一样,正跟随各自的球队备战全运会青年组的比赛。16岁的袁心玥距离她成为世少赛MVP还有将近半年时间,此时的龚翔宇还是一位小二传,“千禧宝宝”李盈莹刚刚小学毕业……没有多少人知道她们的名字。

北京春天的一场沙尘过后,迎春花开了。女排选帅,箭在弦上。

郎平有没有可能出山?

在中国女排再次遭遇困局时,人们又想起了“铁榔头”。18岁入选中国女排的郎平,21岁那年和队友一起为中国赢得第一个三大球的世界冠军。作为中国女排“五连冠”的重要参与者之一,在国人心中,郎平是中国女排的一个符号。

1986年,郎平宣布退役,带着满身伤病赴美学习。27年来,每次中国女排陷入困境,大家都会想起她,希望她能出手相助。

这次也不例外。

一年前的伦敦奥运会,中国女排在四分之一决赛中被老对手日本队淘汰。作为中央电视台解说嘉宾,郎平面对镜头遗憾落泪,“铁榔头”对中国女排的拳拳之心感动国人。

3月27日上午,正在广州带领恒大女排备战亚俱杯的郎平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新来的排管中心领导邀她回京面谈。对于再次出任中国女排主教练的邀请,郎平本能地拒绝了。

4月1日中午,老队友张蓉芳突然来电,带来了她最担心的坏消息:招娣走了。

郎平陷在沙发里,一下午没站起来。往事历历在目,她一边回想,一边流泪。

郎平和陈招娣,相识于1979年。1981年中国女排第一次夺得世界冠军那次,她俩住同屋。夺冠的那天晚上,腰部受伤的陈招娣是被郎平背回来的。

陈招娣是中国女排有名的“拼命三郎”,因为一次左臂受伤缠着绷带上场,人称“独臂将军”。陈招娣的腰伤很重,世界杯决赛因受伤被队友背下球场,是她11年排球生涯中的第5次。

回到房间,招娣只能直挺挺地躺在床上,郎平帮她洗澡,洗衣服,收拾行李……

她们是队友,更是战友。

郎平开始重新审视这一次中国女排的邀约,她意识到这可能是自己把老女排的财富传承下去的最后机会了。

从广州飞回北京参加陈招娣告别仪式,看到现场那么多自发赶来为招娣送行的人,郎平又一次深深体会到全国人民对女排的深厚感情。在人生又一个重大选择面前,她自问:全国人民为什么这么热爱女排,女排精神为什么历久弥新?她甚至对自己说:在中国女排最需要的时候,你为什么不能做些牺牲?郎平,你应该站出来!那时,她甚至忘了自己从颈椎到膝关节,仅清理手术就做了十次。医生早就警告她:最晚明年,她两侧的髋关节也得动手术,都换成金属的!

郎平意识到心里的天平发生倾斜。中国女排主教练的重担,她34岁的时候就挑过一次,压力之大,责任之重,工作之多,让她想起来就头皮发麻。当时她还年轻,两次因为过度劳累晕倒在球场上,她没敢跟父母说。后来父母在报纸上看到了,心疼得直掉眼泪。

“这一次就算我动心,也肯定过不了老妈这一关!”郎平自言自语。周日球队休息,她约妈妈和姐姐出去吃饭,想试探一下她们的态度。没想到刚刚开始“吹风”,妈妈和姐姐就猜了个八九不离十,而且和十多年前一样痛痛快快地表态:你放心去干吧,家里的事有我们呢!郎平又想到女儿。上一次她出山时,女儿白浪只有两岁。收拾行李开车离开时,她根本不敢回头。后来白浪长大一些,最大的愿望是妈妈能在家门口的麦当劳上班。

17年,那个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颁奖仪式上坐在妈妈腿上的小女孩长大了,已经是即将大学毕业的大姑娘了。郎平没想到,不用她讲,女儿也已经深深体会到妈妈对排球的感情,对中国女排的热爱。女儿对她说:妈妈还年轻,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吧。

可她还是很纠结,毕竟开弓没有回头箭,身体行不行,有没有足够的精力,她的心里都打着问号。可只要一想到自己今天的成就离不开中国女排这个集体的培养,她又感觉责无旁贷,再大的困难都能克服。

距离2016年里约奥运会只有三年半的时间了,没有助手,没有团队,运动员老的老,小的小,这些年基础也打得不好,这么短的时间,对于带好一支球队是远远不够的。这一猛子扎下去,不知道要掉几层皮,很可能根本看不到想要的收获。但她转念一想:结果重要吗?是不是我来收获重要吗?只要能帮助女排发展,她甘当铺路石。

1995年,恩师袁伟民“三顾茅庐”,最终推动她下定决心的,是恩师那句沉甸甸的重托:“郎平,祖国真的需要你!”

为不负使命,尚没有太多执教经验的郎平倾尽心力,带领低谷中徘徊的中国女排重返亚洲冠军宝座,又登上奥运会和世锦赛亚军的领奖台。1998年年底,她眼含热泪把象征中国女排帅印的排球交给继任者胡进。

她没有想过15年后,自己会再次站到决定中国女排命运的十字路口。

2013年4月15日,经历了最后一晚的纠结,郎平出现在里约奥运周期中国女排主教练竞聘会现场,她拿出了深思熟虑的四年计划——用一年时间完成选材,确定国家队18人大名单,组合一支以老带新的队伍,同时培养有前途的年轻队员,为下一个奥运周期做准备;到2014年年底在亚洲取得领先优势,2015年力争冲出世界二流集团,争取进入或靠近第一集团,2016年奥运会力争突破。

郎平为这份竞聘报告确定的标题是:传承女排精神,走出低谷,再创辉煌!

编辑/雷若彤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