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楼财经 | 尚福林:审慎对待期权、期货等高风险、专业化投资工具的创新运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04-27 13:37

4月25日,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CWM50)举办“资管新规两周年:新挑战与新机遇”线上专题会议。CWM50理事长、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原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出席会议,并以“抢抓机遇迎击挑战推动资管行业健康转型发展”为题做了讲话。尚福林强调,机构与投资者间的很多问题的核心是把金融产品卖给了错误的对象,既要强化投资者适当性和销售合规性管理,也要审慎对待期权、期货等一些高风险、专业化投资工具的创新运用。业内人士认为,在中行“原油宝”事件引发广泛关注的当下,尚福林的阐述值得从业人员反省和深思。

资管行业整体规模已达百万亿级别

尚福林在发言中指出,资管行业是近年来快速发展,银行、信托、证券、基金、期货、保险资管、金融资产投资等各类金融机构广泛参与的金融服务细分领域。据市场测算,整体规模已达百万亿级。剔除交叉重复计算的部分,相当于我国GDP的90%,占金融业总资产的四分之一。但是,前期规模快速扩张过程中,暴露出了一些嵌套投资、期限错配、监管套利等违规问题甚至是市场乱象,严重影响了行业健康发展。2018年《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资管新规”)出台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监管部门加大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领域乱象整治力度,资管行业治理取得显著成效。以往试图规避宏观调控、着眼监管套利、拉长融资链条、抬高融资成本甚至自我循环的扭曲发展方式已基本丧失了生存空间。制度框架不断巩固,行业发展势头良好,行业健康度不断提升。

个人投资者“隐性刚兑”和“固定收益”预期引导仍待破题

尚福林同时指出,资管行业各类参与主体因背景不同,发展进程不一,产品各有特点,在转型中面临的挑战各不相同。

资金端主要面临三类资金的募集和匹配挑战。一是中长期资金募集难度加大。由于资管新规对非标资产禁止资金期限错配,需要为中长期债权资产募集更多长期资金。从实际情况看,个人投资者投资期限偏短的特点短期难以改变;机构投资者在当前复杂形势下,对资金流动性和现金流的需求提升,投资行为偏好有所改变。从上市公司披露的今年一季度投资数据看,机构投资理财产品的热情和持有理财产品规模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二是个人投资者预期引导仍待破题。突出表现在理财、信托产品方面。理财产品余额中85%属于个人投资者。不同于私募基金等高风险投资预期和更高的合格投资者门槛,现有理财产品以普通投资者居多,并且形成了“隐性刚兑”和“固定收益”的预期。培育这类资金长期投资、风险投资理念任务艰巨,不仅关系行业的发展,更可能影响社会稳定。三是通道业务压缩后,券商资管缺少合格资金来源替代。信托、券商等承担通道角色的业务需要重塑,原有的通过层层包装在不同主体间流转的资金会随着通道的压缩逐步被挤出,且受新规约束也难以填补。

普通金融消费者也有资产保值增值等方面需求

尚福林认为,在资管新规发布两周年之际,资管行业处在既往开来的转型关口,应当重点处理好五大关系。

一是处理好服务实体经济与防范金融风险的关系。资管业务应当以服务实体经济投融资需求为定位和根本目标。资产管理不应仅局限于高净值人群和机构投资者,普通金融消费者也有资产保值增值等方面需求。关键是提供匹配不同群体风险偏好、价格合理、方便快捷、成本可担的适当产品。随着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趋势逐渐加深,应当加快探索资管行业参与养老保险第三支柱,扩展养老金投资渠道,提高投资回报,共享经济社会改革的红利。

与此同时,防范化解风险也是资管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重要关口。近年来,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风险经过专项整治虽已有明显好转,仍不能放松警惕

二是要处理好融资结构整体优化与行业细分发展的关系。要进一步优化金融体系融资结构。转变以银行信贷为主的间接融资模式,需要大力发展多层次金融市场。推动资管行业的差异化发展。

强化投资者适当性和销售合规性管理

三是要处理好机构转型与投资者教育的关系。尚福林强调,资管业务的核心竞争力最终体现在对风险的主动管理能力。过去,刚性兑付和同业无序竞争使得产品定价无法反映出机构真实的管理能力和产品的市场风险。打破刚性兑付预期后,收益率不再是“大锅饭”,投资者会以用脚投票的方式做出市场选择。从目前数据看,无论是银行理财还是券商资管,资金和资源都呈现向头部机构整合聚集的趋势。大中型银行发行了近8成的理财产品,规模前10名的银行理财占总量的62%,资源不断向头部集中。资管新规的过渡期是各类市场参与者找准自身定位、提升投研能力、提高风控水平、丰富产品体系的宝贵机遇期。

他指出,机构与投资者间的很多问题的核心是把金融产品卖给了错误的对象。一是加强投资者教育,强化投资者适当性和销售合规性管理。宣传树立“代客理财,盈亏自负”观念,讲清资管业务与自营业务的边界和法律关系。严格区分公募和私募资管产品。二是压实金融机构保护消费者权益的义务和主体责任。作为专业的机构,也要切实践行“卖者尽责”。坚决执行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评估、风险匹配原则、信息披露等规定。审慎客观开展资管产品风险评级、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评估,并根据风险收益匹配原则,向投资者销售适当产品。在可供投资的底层资产日益丰富的同时,要审慎对待期权、期货等一些高风险、专业化投资工具的创新运用。重点强化对创新产品和服务的宣传销售、信息披露、服务收费、投诉处理、声誉管理、社会责任等重点环节的规范和管理,形成金融机构和消费者间的良性互动。

防止存续的老产品变相享受监管制度“红利”

四是要处理好新产品发行与存量老产品消化的关系。尚福林称,未来一段时间,新规实施前发行的存量理财产品还会与按新规发行的合规产品并存。由于资管新规对新产品合规性的约束较多,普通投资者也需要逐渐适应对净值型收益波动和期限配置要求。短期内,银行和理财子公司发行合规新产品会遇到一定挑战。

在过渡期内,一方面需要推动理财业务平稳过渡。按资管新规要求,妥善处理好存量产品的压降与转型接续,做好母银行与理财子公司间存量理财产品的划转。特别防范在当前金融业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实体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出现业务规模断崖式下降,进而引发对实体经济正常生产经营的扰动。

同时,在这一特殊时期也更加需要保持转型定力,按照既有目标稳妥推进。从市场反映看,过渡期存量处置的压力确实比较大,疫情对经济活动的冲击也增加了过渡期转型的难度。在这种复杂环境中,部分机构等待观望心理有所抬头,需要特别关注。从行业长远健康发展目标出发,仍需要搭建一个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防止存续的老产品,因保留了期限错配、刚性兑付、滚动发行、净值披露不充分等要素,变相享受监管制度“红利”,在并行期内对合规新产品产生挤出效应,甚至出现“劣币驱除良币”局面。

境外资金配置中国的意愿也在逐渐增强

尚福林提到的第五大关系是处理好国内行业培育与国外市场竞争的关系。他指出,金融业对外开放既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国外主要经济体进入“负利率”时代背景下,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提升,境外资金配置中国的意愿也在逐渐增强。2019年以来资管行业对外开放提速,第一家外方控股理财公司于去年底在上海批准设立。未来估计还会有更多海外资管行业的头部企业谋求进入国内市场,更多市场主体将参与市场竞争。

“引进来”的过程,也是完善资管市场建设,提升资管行业整体水平的过程。国内资管机构也应当抓住机遇,对标国际规则,主动学习吸收国际资管行业先进成熟的投资理念、经营策略、激励机制和合规风控体系。同时,也可以积极探索“走出去”,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实现金融资源更高水平的优化配置,提升资管行业整体水平。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程婕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尚福林谈银行支持科创:可用监管沙箱试点,探索债权融资与股权融资的结合方式
澎湃新闻 2023-09-24
尚福林:增强宏观调控与金融监管协同性 科学把握政策调整的力度、节奏和重点
上海证券报 2023-05-22
尚福林:当前世界经济金融形势更趋复杂严峻 全球金融体系面临挑战
上海证券报 2022-11-26
尚福林:金融要以对外开放为抓手 助力提升国际循环质量
上海证券报 2022-11-26
尚福林:增强资本市场财富效应 引导上市公司通过现金分红等方式增强对投资者的回报
中国证券网 2022-11-22
下半年金融如何助力稳增长?尚福林、肖钢有精彩观点!
券商中国 2022-08-21
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持续拆解高风险影子银行 警惕影子银行新变种
上海证券报 2022-08-01
中小银行新增理财规模或将受限 转向产品代销成为一大出路
华夏时报 2022-05-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