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news|医护回忆绥芬河市人民医院开诊首夜:接诊98名患者 连续工作20多小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04-14 20:19

-00微信图片_20190125154503副本.png

据中国驻符拉迪沃斯托克总领馆官网4月14日消息,截至目前,通过莫斯科-符拉迪沃斯托克-绥芬河路线输入黑龙江省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经累计达322例,均为中国籍。

随着绥芬河口岸入境人员增多,绥芬河市人民医院急需援助。4月5日绥芬河市人民医院全部腾空,移交给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接管医疗救治工作。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红旗医院目前有38名医护人员在绥芬河市人民医院抗疫一线工作。

 开诊首夜接诊98名患者 连续工作20多小时

为了更好地救治患者,绥芬河市人民医院将全院患者按病情轻重程度分层管理,将病区重新科学地划分为5个,3层病区收治疑似病例;4至6层病区,收治无症状感染者;7层最大病区,收治确诊病例。

WechatIMG7733.jpeg

张晓东是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省级重症集中救治区域中心医疗队队员。4月5日,刚刚解除隔离一周就和其他同事再次踏上援助征程,来到绥芬河市人民医院开展援助,担任绥芬河市人民医院医疗队7病区医疗组长。

张晓东介绍,刚到绥芬河市人民医院的4月5日当天,医院只有20多名医生,但是那天晚上却接诊了98名无症状感染者和确诊新冠肺炎的患者。“一下子累‘蒙’了,20多个小时一直在工作。不过我辛苦点儿不是什么太大问题,所有来绥的医护人员,都没有正常休息,熬夜是常事儿。脱下防护服大家的脸上道道勒痕、红肿,看了让人心疼和心酸。为了守住国门,为了救助更多的患者,每个人都拼尽全力。”

WechatIMG7734.jpeg

宋静是红旗医院援助绥芬河医疗队的总护士长,对4月5日晚的开诊她也记忆犹新。4月5日23时许,绥芬河市人民医院开始接诊新冠肺炎患者。“因为之前听说患者很多,31名医护人员全都穿上了尿不湿,但98名患者陆续送到时,大家还是惊呆了。” 宋静说。

治疗方案因人制宜 危重症患者及时转诊

面对病人,护理小组开始迅速将病人运送回病区,进行各项检查,按医嘱进行治疗处置。而宋静拿着的对讲机,响声此起彼伏:“护士长,我们病房缺物资;护士长,我们病房病人需要CT检查,我们没有人运送;护士长,患者没有电话卡,想给家人打电话报平安,怎么办?护士长某病房患者要订饭、订水……”

4月5日当晚,宋静面对护理人员短缺,其他医院护士不熟悉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业务、不了解流程,各种现行检查不能及时、有序运行的复杂情况。“这么多的病人,各种状况随时发生,但别人乱,我不能乱。我只能拿着对讲机,守着电话。能现场解决的就解决,不能解决的,联系指挥部帮忙解决。”

WechatIMG77315.jpeg

知道疫情当前,在制订治疗方案时,张晓东对每一名患者都要详细询问病史和特殊病情,以便后期因人制宜制订治疗方案。7病区患者较多,都是有症状感染者,经过筛查、评估,医护人员需要第一时间将危重症患者转诊到红旗医院省级重症集中救治区域中心进入治疗。

一线护士常常一天工作12小时

在绥芬河市人民医院,王晴是7病区的护士长,负责40多名病情比较重的患者。“本来护士们每次进污染区的工作时间是5小时,但许多护士自动放弃休息,坚持八个小时换岗。每次进去,穿防护服一个小时+工作8个小时+脱防护服一个小时+洗澡,常常是一天工作12个小时。”

4月6日晚,绥芬河市人民医院突然通知搬运一批物资,需要多个医疗队协助搬运,但当时所有的队员都在病房内。最终,王晴、宋静和杨宁三名护士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将整整一车的物资顶着雪全部搬运进病房。 

WechatIMG7736.jpeg

除了病人的治疗和护理,医院内的医疗垃圾处理也是重点工作。北青报记者了解到,负责垃圾处理工作的护士,每日要处理、转运三个楼层400余袋的医疗垃圾,这些医疗垃圾感染性较强,需要严格的密封处理,然后一袋一袋地运输到楼下垃圾处理车,一次垃圾处理工作需要近四小时。

【版权声明】本作品著作权归北京青年报独家所有,授权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独家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卓雅
编辑/董伟
校对/董一凡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