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南海所公布环评书涉抄袭调查结果 将处理相关责任人
澎湃新闻 2020-03-29 19:25

针对深圳湾航道疏浚工程(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涉嫌抄袭一事,环评单位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3月29日下午发布《说明》,公布调查结果。

上述《说明》称,经初步调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承担深圳湾航道疏浚工程(一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团队,虽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按规定程序开展了现场踏勘,调查和收集了深圳湾的海洋环境、生态现状资料,进行了相关数值模拟计算,但在部分定性分析部分,因采用该所以前完成的报告作为模板,并提交了未完成的报告过程稿作为公示材料,导致存在较多“湛江”字眼等,部分分析内容中还有湛江港及相关规划等内容。 

该所对该项目环评工程师在编制报告过程中出现的严重错误致以诚挚歉意。“我们将对该项目执行情况作进一步深入调查,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并及时公布处理结果。”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称,衷心感谢各界的关心和监督。我们将针对调查发现的问题切实加强整改,坚决杜绝类似情况。 

澎湃新闻此前报道,近日,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官网发布的深圳湾航道疏浚工程(一期)环评报告书被指涉嫌抄袭。正在网上公示的环评显示,深圳湾航道疏浚工程(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多处出现湛江字眼,涉嫌抄袭湛江航道疏浚项目环评,例如,环评中写道“深圳湾航道疏浚工程是落实湛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体现”,“项目建设可实现‘以湛江港为龙头,充分发挥其作为西南沿海地区主枢纽港的辐射功能,在湛江湾、雷州等地布局建设若干港口物流基地’的目标”。在项目生态评价上竟然出现了“项目不会对湛江湾现有红树林造成明显不利影响”等字眼。

3月27日晚,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官微就环评报告书涉嫌抄袭一事回应称,将终止目前正在开展的该项目环评公示,立即责成环评单位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重新组织开展环评,对项目实施可能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包括红树林、鸟类、水质等,重新进行认真、细致、全面的评估。

3月28日,中科院南海所在其官网对环评涉嫌造假一事发布声明称,3月27日获知此事后,研究所领导高度重视,立即成立调查小组对相关情况开展调查。经查,该事件中涉及项目,确系由中科院南海所注册环评工程师承担。将按规定对相关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后续将及时对外发布。(澎湃新闻记者 喻琰 何利权)

编辑/田野

相关阅读
当跨海大工程“偶遇”中华白海豚 实践者介绍海洋工程为中华白海豚“让行”措施
广州日报 2024-07-04
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昨正式开港开航 600余名游客尝鲜
广州日报 2024-06-26
半小时就能编一份?不能让虚假环评报告畅通无阻
光明网 2024-03-27
2023年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拟表彰对象公示
工人日报 2023-04-14
景德镇石油分公司项目环评文件存抄袭等,相关环评单位被罚
生态环境部 2021-09-03
四个月1600份报告:“环评批发”需严惩
北京青年报 2021-03-02
重拳出击!2020年海洋资源环境领域海上执法典型案例公布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1-01-31
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名单
新华社 2020-11-2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