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你已经在家酣睡。但是,仍有这样一群顺义人在新国展内践行着使命。人员登记、核实信息……有人22小时没有吃过一口饭,也没有喝过一口水,还有人3天3夜没合眼,这只是其中一天的缩影。从3月10日至今,来自顺义不同单位的机关干部、志愿者已连续15天奋战在境外输入最前线,用生命守护生命,用健康维护健康,严防境外疫情输入第一道关,维护整座北京城的安全。
——《北青社区报》编辑部
燕顺投资公司的刘晓建为返京人员测量体温
为此,北青社区报记者凌晨来到新国展,记录他们时刻保持神经高度集中,一刻都不敢疏忽的工作瞬间。在这里,他们日夜守候,风里雨里迎接同胞回家。而对于他们而言,这只是他们日夜奋战中的一个普通的晚上。
凌晨3点,夜幕已经笼罩整个顺义,安静的仿佛能听到树叶掉落的声音。而此时,位于顺义的新国展却是另一番景象。一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大龙控股的代成、综保区开发公司的高秀芹等人在竭尽全力严防境外疫情输入第一道关,维护整座北京城的安全。
累的时候,顺义疾控中心的李征、空港经济开发公司的桑利松、顺义市场监管局的王军等人只能插空,于凌晨4时坐在地上或躺在折叠床上短暂的休息会儿。看着他们坐在地上睡着的样子,让人又心疼又动容。
境外返京人员到达新国展的时间不集中,24小时都有。3:15,空港经济开发公司的刘军民、王子豪等“战士”直面被感染的风险,严守第一道关卡,站在集散大厅门口,为入境人员进行体温筛查。遇到三次都高于37.3℃的,会第一时间交到医疗点进行处置;体温正常的,就引导其前往各自目的地登记区。
这里,没有白天黑夜之分。新冠病毒看不见,防控不断线。3:20,为方便前来登记的境外返京人员辨认,空港经济开发公司的胡长春等身穿防护服的工作人员在后背胸前,写上了自己的姓名。看到有同胞拉着行李过来,他们就主动打招呼“欢迎回家!”
“你从世界归来,我在祖国守候”“海漂归根,共抗疫情”“隔离病毒,但不隔离爱”,在境外疫情扩散蔓延的形势下,现场张贴的标语让人倍感温暖。3:25,大龙控股的李悦、代成在各自的岗位上坚守着。
“您好,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24小时的不间断转运,随时应对着各种突发情况,3:30,顺义市场监管局的刘冰、顺义城管执法局的田中浩和李亚庆等人确保入境登记、分流接送、集中隔离等每一步骤的环环相扣。
从左到右依次是:张晓明、郭明纲、罗麒麟、崔健中、罗勇、翟宝江、张冰、周占千、王桂成、聂士强、朱少杰
“境外返京人员,到了新国展,就有松了一口气的感觉,特别有安全感。我们要确保万无一失,让回家的路更温馨。”保洁、消杀也不间断的在新国展场内上演。凌晨4时,大龙控股的吕银海、郭明纲、张晓明等人,坚持一批一次不间断实时保洁、消杀,每天坚持到转运完最后一批人员。
“大家好,请跟我走,咱们‘回家’!”凌晨3时44分,又一批入境抵顺人员在转运路上。这已经不知道是多少次凌晨出车了,但工作人员和司机仍然面带微笑,用细致入微的关怀,温暖全国各地抵顺人员。
场馆内一片繁忙的景象,场馆外的保障人员也不分昼夜地指挥交通、维护秩序。凌晨4:30,综保区开发公司的李传军、空港街道的刘丽丽和顺义交通支队的王军还在仔细核查车辆出入证件及人员工作证件,有序引导接送车辆停至指定地点。虽然大家岗位不同,但是工作目标相同,都是朝着疫情防控,拧成一股劲。
记者手记
清晨,新国展南门,第一抹阳光冲破黑夜洒在大地上,也照在了守护国门的所有人身上。在外人看来,工作环境的高风险自不必说,夜以继日的滋味也不好受,长时间闷在防护服里更是难忍,但是一直驻守这里的顺义人,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和担当温暖了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静待春暖花开。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我们相信,正是有了他们的坚守,黑夜过后必是黎明!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文/记者 孔令阳
编辑/崔毅飞